發(fā)布于 2024-11-26

青春期以后自愈
就是之前這十幾年可能比較磨家人耐心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10歲
想法
二年級時去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確診為嚴重注意力缺陷障礙,開了專注達,后來去了上海兒科醫(yī)院,變成疑似多動癥,開了補鋅的營養(yǎng)劑和專注達,也去了上海新華醫(yī)院,這時已經(jīng)三年級了 醫(yī)生只是看了眼,說應該不是多動癥。
說說孩子的變化,一年級時,孩子一分鐘都坐不住,我陪她上書法課,坐她旁邊,老師在上面講,她就坐我旁邊,基本上全程沒聽過課,眼睛和收忙忙碌碌永遠不知道在干啥。
二年級去過醫(yī)院后,開始有意識的訓練專注力。也加強了運動量,經(jīng)常跳繩,和去戶外。
現(xiàn)在四年級,專注力比以前好很多,雖然還是...
10歲
想法
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jīng)發(fā)展障礙,表現(xiàn)為注意不集中、多動和沖動行為。關于ADHD患者是否能“自愈”,這里有幾個需要考慮的方面:

### 1. **ADHD的持續(xù)性**
- ADHD的癥狀在不同年齡段可能會有所變化。許多患有ADHD的兒童在進入青春期和成年后會經(jīng)歷癥狀的減輕,但并不意味著完全“自愈”。一些成年人可能會繼續(xù)經(jīng)歷注意力問題或其他相關挑戰(zhàn)。

### 2. **個體差異**
-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獨特的,有些孩子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到更多的應對...
3歲
9歲
想法
并不能。
目前其實沒有藥物能讓原本沒有發(fā)育的前額頁重啟發(fā)育。而且大多數(shù)a都會伴生其他疾病,比如行為違逆,抑郁,艾斯伯格,甚至智力低下……
但是合理的藥物干預和行為干預,以及合作支持型家庭氛圍,可以改善孩子癥狀,縮小孩子跟同齡人差距,減少孩子的交際以及學業(yè)壓力和困擾。而且科學的引導,可以慢慢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生活,交際的模式,慢慢找到用其他腦區(qū)代償自己前額頁功能缺失,從而慢慢回歸到相對"正常"的生活?學業(yè)?事業(yè)?情感模式。
根據(jù)主流醫(yī)學統(tǒng)計,a娃其實很普遍,一個班有兩三個...
10歲
想法
部分多動癥孩子長大后癥狀會減輕或自愈。

多動癥是一種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隨著大腦發(fā)育逐漸成熟,一些孩子的多動、沖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會有所緩解。研究表明,約30% - 50%的多動癥兒童到青春期時,癥狀會明顯減輕,還有部分人在成年后癥狀會消失。

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長大后依舊會受多動癥的影響。比如,在學業(yè)、職業(yè)發(fā)展、社交和情感關系等方面出現(xiàn)問題,像工作時難以集中精力、人際關系緊張等情況。
12歲
想法
我家娃也是 說到這個,一聲嘆息
每天晚上崩潰,早上自愈。和孩子爸爸互相檢討,說自己太嚴厲了,不能以一般孩子的要求,來苛責他。
我家吃藥一年多了,是確實有效,只是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有點時間不等人。沒有辦法,我們盡力,孩子努力吧,長期向好就行。
現(xiàn)在六上了,小學時間不多了。很擔心初中他的學習,一想到明年上初中,就焦慮了。
匿名花友
想法
極為遺憾,據(jù)研究,只有約30%的ADHD患兒,隨著年齡地增長,由于青春期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成熟,癥狀可能會減輕甚至消失,但50-60%在成年后依舊存在癥狀,并且伴有明顯的社會功能損害。
只能說,越早干預對孩子越好。
——來自一名A娃媽媽的回復。
匿名花友
想法
能不能自愈不清楚,不過確診了ADHD的成人也不少。
根據(jù)New York Post報道,為了在SAT等標準化考試中獲得額外的考試時間(在SAT考試中25%或50%),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生開始偽造ADHD或其他精神疾病的診斷證明……
10歲
想法
按照科學家的說法是不會。必須通過干預治療,有的孩子可能效果會好,有的不會。但是按照科學家的說法,也并沒有那么多孩子是真的多動癥,他只是年齡小,比較調皮,坐不住。那些假性多動癥,隨著年齡大,孩子懂事兒當然是會好起來的。
9歲
想法
不會自愈,提前做好梳理
8歲
9歲
想法
我不知道,不要發(fā)信息給我了
大Q愛小芽
大Q愛小芽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