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鯉
2013
發(fā)布于 2020-10-26

一如既往,準備留學(哪個國家?)…

普娃,看現(xiàn)在的中考高考太難了,自己人生經(jīng)歷上不同的學?;煜聛?,覺得國外學校五十以內的相對國內十名以內的好些,也喜歡許多以體育見長的學校氛圍。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16歲
想法
堅持 “內循環(huán)”,走國內路線… 鄰居哥哥家的兒子特別優(yōu)秀,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讀研究生去美國后基本不靠家里,幫導師做做項目足以養(yǎng)活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讀完博士,在讀期間成了很知名的大學副教授。可以說是人人稱羨的學霸娃。但是現(xiàn)在鄰居哥哥也五十多了,兩夫妻也面臨未來的親情和養(yǎng)老問題,經(jīng)濟條件不錯,但是兒子一年也不能保證回來一次,兩夫妻也不懂英語?,F(xiàn)在鄰居哥哥說,還是普通大學讀讀吧。老了還是希望孩子在國內,哪怕是大江南北,至少咱語言相同,還是在咱大中國啊。所以考慮到這些,再看現(xiàn)在祖國的強大,在國內其實挺好的。如...
5 5 5
想法
一如既往,準備留學(哪個國家?)… 這四個選項貌似都不適合我家當下的情況,不過大概率我們還是會出去留學。

先說說我家小朋友的情況,高一去讀的美高,按原計劃讀完升大學。今年本應該12年級,開始考試申請學校的,現(xiàn)在是回國轉入國際高中,下一步怎么走家里有分歧。她的學長有已被錄取的,除了有和國內高校有合作的可以去合作學校上課,其他的基本都在國內上網(wǎng)課,我家孩子自己還是想繼續(xù)出去留學。

孩子爸爸覺得應該留在國內上大學,以后想讀研了再出去;鑒于當前現(xiàn)實,我也傾向于在國內上大學。那么問題來了:一是體制內的學習與考試怎么去...
1 3 10
15歲
想法
一如既往,準備留學(哪個國家?)… 我和先生帶孩子去美國訪學一年,剛回來。疫情的原因,留下很多遺憾……

也許正是因為遺憾吧,就更想能在疫情后,有機會再去美國,住久一點。

這一年,我覺得我們都挺適應在美國的生活,簡單、自然……

所以,如果可能,應該會讓孩子高中去美國留學。我們自己也跟去??
MNW
10歲
12歲
想法
做兩手準備… 雖然身處國外,我還是希望孩子可以大學或者研究生時走出去,嘗試去另外一個國家留學或交換。

在我看來,異國留學是一種人生歷練,開闊視野眼界。嘗試了不同的環(huán)境后,孩子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會更明確與自信。

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老公恨不得把倆娃都摟在身邊。
3 3 5
10歲
想法
堅持 “內循環(huán)”,走國內路線… 首先,從6月開始只有8人簽證,這8人還是簽證處關之前簽的呢。簽證處關了,怎么可以把數(shù)據(jù)和去年比較呢?疫情的原因,應該算是一個不可抗因素,和以往的任何國際關系政策都無法比較的。所以,按照今年的簽證人數(shù)數(shù)據(jù)和去年的數(shù)據(jù)落差來比較,實在是沒什么意義。

不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留學,從來就是一種選擇。

對于一些家庭來說(家庭有錢、有資源,孩子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好),他們可以主動選擇留學,目標藤?;蚴荰op30,也可以選擇留在國內爭取上個好大學。留學政策可能會影響他們的選擇,畢...
10歲
想法
做兩手準備… 我個人對國外談不上多向往,也許在安居樂業(yè)這方面確實更愜意,但大多數(shù)行業(yè)都缺少國內的蒸蒸日上步履匆匆。且從文化上感覺很難融入,總是感覺自己是一個旁觀者。這里想起來一個特別古舊的詞“主人翁意識”,在國內,我對國內很多缺點心存忿忿,但這源于我認可這是我的家。而國外的很多現(xiàn)象,我大多只是笑笑看看熱鬧,所以,就我個人來說應該不會再選擇移民。

至于孩子,英語一直在抓,但沒有必須留學的想法,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是為了讓路越走越寬。作為家長,我不打算為她規(guī)劃太多,走彎路也好,摔倒也好,終歸是...
TTX
13歲
想法
一如既往,準備留學(哪個國家?)… 我自己從小學習優(yōu)秀,高考名列前茅,進了考分最高的最熱門專業(yè),后來去了藤校,再后來回國工作。我們專業(yè)出國人不少,所以有些見聞,有點比較。

我的看法是,國內大學本科教育是還不錯的,能有質量保證。研究生及以上,問題很多且很大。整個學術研究體制要完善,可能要比弄出家華為還要難。家中小兒才三年級,不過我確信十年內沒可能完善的。

小朋友還小,最終還看他大一點什么情況。讀個本科,工作然后混個mba什么的,那么目標國內top大學本科+商學院,并不需要出國。

如果興趣是學術一點或硬核一點...
6歲
6歲
想法
一如既往,準備留學(哪個國家?)… 我自己在法國留學8年,老公在英國留學6年,工作1年。我們倆都覺得在年輕的時候,有在國外長時間生活的經(jīng)歷是很不錯的。這樣可以讓人跳出固有思維,反思自身的文化,能更加包容地去看待很多事情和觀點~所以,我們都覺得,孩子之后留學是肯定的,至于去哪個國家,那就看她自己的了~

我能提供給她的,是從小的中英法三語環(huán)境~
如果時間允許,我自己還是很想再學學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等。
孩子嘛,隨她自己喜歡吧~
11歲
想法
一如既往,準備留學(哪個國家?)… 一如既往,也是大學之后留學。
首選歐洲國家,比如瑞士荷蘭等中歐北歐國家,主要原因是女性地位相對平等。當然只是現(xiàn)在的想法,到時歐洲難民情況如何拭目以待。
次選法國,德國等主流歐洲國家。 英國也行,除非名校。(做夢臉??) 意大利西班牙,旅游定居都可以,除了藝術專業(yè)之外應該不會選擇作為留學地點。
美國,澳大利亞傳統(tǒng)留學路線也會考慮,不考慮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如果留在亞洲會考慮去日本,只上學,別定居。
哎呀,我想得可真遠,10多年后的事情了。
昨天聽一個講座,里面的講師說“我是...
13歲
17歲
想法
堅持 “內循環(huán)”,走國內路線… 我們可能算是在體制外氛圍下堅持體制內之路吧~
其實在限制專業(yè)和疫情之前我的想法就是本科在國內讀,要么中間做交換生出去一年,限制專業(yè)之后更堅定之前的想法了。
說實話早在老大讀小學之前,我發(fā)現(xiàn)她英文不錯之后確實有過美本的念頭,然而研究了兩個月后我清醒了,爬藤可能性近乎零,30之后的學校還不如國內讀呢,罷了罷了,還是走爸媽老路吧??
學外語也不是為了出國學習,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在雙語學校是因為我迷信雙語有利于開發(fā)大腦??????
3 1 2
子鯉
子鯉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