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花編邀請。
我們家的小姑娘今年不滿兩周歲,可能是家有女兒的原因吧,從小我就特別注重她的安全教育。
首先是繪本的閱讀。不僅僅是讀繪本,還要對繪本進(jìn)行延伸。比如讀洞洞書,媽媽在哪里的時候,我就會對女兒說,有別人幫助你找媽媽首先要謝謝他們,但是,我們不應(yīng)該跟著她們走,要找警察叔叔幫忙。再者,讀歪歪兔的故事時,看到小威威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也會教給孩子說,如果遇到小朋友打人,要大聲的說,不可以打人!然后再迅速跑去告訴老師或者家長,這樣,這個小朋友再次欺負(fù)這個孩子的幾率會變小,因為他會覺得這個孩子很難搞定。如果孩子膽小,爸爸媽媽可以在家里示范一下,一個扮演打人的小朋友,另一個扮演被打者。被打者要大聲的喊,不可以打人。讓孩子看到正確的做法,然后再鼓勵孩子演練出來,這樣孩子在潛意識里就會有這樣的想法,再次遇到時,會不自主的按照爸爸媽媽示范的去做。
其次,在游樂場等真實場景下給孩子灌輸安全意識。有一次,我女兒在游樂場自己玩的好好的,一個同齡的小男孩拿著一個玩具的高爾夫球桿過來不小心碰到了我女兒的眼眶,我女兒立馬就不玩了,要媽媽抱抱。我其實心里特別焦慮,但是還不能表現(xiàn)出來。我抱起女兒,查看了她確實沒有很嚴(yán)重,她的情緒也還可以,就首先和她講,小朋友不是故意的,讓她消除社交恐懼,然后再慢慢的說,以后遇到這種冒冒失失的小朋友還是要遠(yuǎn)離,盡量跟大姐姐一起玩。雖說這樣做也有不妥,但是我覺得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保障好了,才能談發(fā)展人格。其實現(xiàn)在想想,還是挺后怕,萬一打在眼睛上怎么辦,當(dāng)時我就在女兒身邊,眼睜睜看著打過去的,想要阻止根本來不及。現(xiàn)在看到這種小朋友,一般我都遠(yuǎn)離。
最后,我覺得就要和老師溝通,和打人的孩子家長溝通。和老師溝通,是因為老師的經(jīng)驗肯定比咱們多,而且可以讓老師多加留意那個小朋友,防止他再次欺負(fù)別人。和家長溝通,看他的表現(xiàn),如果是蠻橫不講理的,那就遠(yuǎn)離。如果是知書達(dá)理的,那就溝通,沒準(zhǔn)以后兩個孩子還能成為朋友,消除孩子的社交恐懼。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發(fā)展自己的好朋友,一般朋友多了,不容易受欺負(fù),而且小伙伴互相幫助,能在第一時間到第一現(xiàn)場,減少孩子的損傷。
最后,祝好,希望咱們的孩子都能有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q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