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06-27
母語最重要,我們不出國,還是以母語為主。就算將來他自己有這個意愿,他自己會努力的。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15歲
想法
OPOL,one parent one language。適應于一方父母的母語不同的家庭進行實施。

兩個例子。

我家都是說普通話,但是----我會一地方言!小時候給小朋友唱歌謠的時候,摻雜了方言童謠---月亮粑粑。老大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不長的時間,兩三個月),對我說方言特別感興趣,要求我講,于是我在家里經(jīng)常講長沙方言,小朋友當笑話聽。然后也?;乩霞???赡苓€是有一點作用,小朋友能相對容易地理解長沙方言。

另一個例子,老二的同學,雖然父母都是南非來的,可是爸爸家里的強勢語言...
15歲
想法
OPOL是什么?其實我不是特明白,沒接觸
?
面向優(yōu)化的語言(Optimization-oriented Language)?
?
比如媽媽跟孩子只講英文,是嚴格地一句中文都不講嗎?

?沒必要,我家沒有這樣。

眾所周知,孩子的語言黃金期是3-7歲,所以以母語為主,堅持做英文輸入的方法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
孩子跟媽媽說話也只能講英文,還是中文也可以?

?若孩子在國外,語言大環(huán)境下,孩子貌似都會說英文,說中文的少。

媽媽跟懂英文的爸爸講什么語?

?中文

從孩子多大開...
11歲
想法
有老人幫忙照顧孩子的家里,我和孩子說英語的同時必定需要和老人說中文。即使只有父母兩個人照顧孩子,兩人的時間也不大會對等,中文和英語輸入的量就不一樣。我們現(xiàn)在三歲半,前期不太嚴格olop的結果,也就是中文語音不標準(比如我洗完了會說成“我習晚了”),講中文古詩和成語故事她不愿意聽。好的地方,就是給她姥姥教英語,自由切換和翻譯
9歲
想法
OPOL在家庭中如何運作?家庭各成員如何配合?尷尬事和有趣事講一講?

謝邀,語言就是來運用的,無論中文還是英文,既然用起來,就不要太死板了吧。

我們家之前是我和孩子說英語,現(xiàn)在也是這樣,但是也僅限于日常的簡單溝通,而且不是經(jīng)常說,我和爸爸說中文,爸爸和孩子說中文,早期得想法是營造英文環(huán)境,嚷孩子感受英文是實實在在存在于生活中的,但后期,我的口語有限,隨著孩子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想要深度探討問題,英語是不行的,只能中文 。

其實,再中文大多數(shù)家長都無法超流利的和孩子用英文侃...
16歲
17歲
想法
OPOL在家庭中如何運作?家庭各成員如何配合?尷尬事和有趣事講一講?

??????回答

我不是這樣家庭,娃同學A是。

A和爸爸講英文,媽媽講中文,這個娃自己(父母還是我們的同胞)是美籍。但國內(nèi)長大。

學校搞活動,他爸爸來跟其他家長老師講中文,但扭頭問A立馬切到英文,A不回答,他他爸爸就英文要求他必須回答,他一張嘴,他爸爸就喝止,讓他說英文。。。。總之幾次活動他爸爸都是和孩子說英文的,很自律 ??????

A據(jù)說英文挺好,但是開口講話語音還是中國娃。。。他爸爸口音一聽...
13961413932
13961413932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