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蘿卜發(fā)給我鏈接地址好久了,可是我真的好懶。直到今天,才在一個培訓老師群里看到了這篇文章。推手、團購這類事兒,一直都有的吧,人家活著目標明確——掙錢。無可厚非。況且都是高智商的985斯坦福之類的爹媽,不收我這樣低智商的人點兒智商稅,不白讀了那么多年書?
文章看完了,我最感慨的是,怎么過上不焦慮的人生。
一定一定要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這兩天收到小花生發(fā)來的各種花友提問。很多媽媽都很忙,孩子啟蒙顧不上,問有什么捷徑什么方法,哪怕是給點兒信心。
我仿佛就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娃小時候我工作忙的像狗,給娃讀繪本的事都是阿姨和我媽管的。我為了能陪陪娃,把自己未來向上的路斷了回到離家很近的單位,想著不顯山不露水地能晚上6點半準時到家就好,什么升遷之類的隨他去吧。
我們三年級才開始認真學英語,因為這時候我有時間了。我以為這樣的陪伴,娃的英語會突飛猛進。然而,他還是慢慢的慢慢的走。我卻又開始疾步如飛地忙工作了。娃5年級起,我被調了崗,開始了8點能到家就算勝利的日子。
其實我是嘴里喊著雞娃,行動上最沒本事的?!笆篱g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工作和家庭,哪個是如來哪個是卿?我們只有接納現(xiàn)實,改變不了的就用心去對待當下吧。
比陪伴更重要的是同頻
進入40歲以后,心態(tài)平和了更多。小升初時我就希望娃在身邊,高中也一樣,最近的學校,二類校有什么所謂?以后能超過我的水平,在家門口上個大學就很OK了。不過我想簡單了,娃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倒是我經(jīng)常被隊友批評拖后腿。我真的用了小半年的時間去調整,和娃和隊友站到一個戰(zhàn)壕里,而不是以打擊他的夢想為樂。
現(xiàn)在,我相信他可以有更美好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配擁有更好的生活。如果你真正地熱愛生活,生活就會用他的方式擁抱你。學習生活也一樣,根本沒有捷徑可走。娃自己就常常感嘆,小學時對初中生活太低估了。只滿足于課內那點兒東西,和初中完全銜接不起來,現(xiàn)在總要忙著補各種小學時代遺留下來的窟窿。
我此時既不想打擾他補窟窿,也不希望自己白天積攢的各種煩躁來與他對話。所以沒事兒就寫些個絮絮叨叨的網(wǎng)絡留言給娃。他偶爾也會刷刷小花生,特別是這個學期,游戲盤被表哥借走以后,刷網(wǎng)的時間多了。他知道,我雖然沒有那么多陪他的時間,但我們之間始終同頻。
我曾經(jīng)很嫉妒隊友,因為娃每次寫作文都在寫他。娃抱了抱我,說,“我知道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媽媽,我一直沒寫您,是因為未來要留著寫一篇最長的?!?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
隊友比我對孩子的期望值高多了,可能因為我們自己不夠優(yōu)秀,都多少會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轉送給子女。有人說,對孩子期待越多失望越大。不是失望,應該是絕望。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強,就像紀伯倫的詩里說的飛馳的箭一般。把自己的期望交付給不可控的箭,不等著絕望嗎?
所以關照自己比關照孩子更重要。陪伴好自己的成長,陪伴好自己的情緒。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鼓勵自己做一些自己以前不敢想象的事。心思回到自己身上時,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踏實的。
我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努力,我經(jīng)常一年也看不了10本書。感謝花友的讀書群,我現(xiàn)在也有了挑戰(zhàn)一年80本書的愿望了。甚至為了多讀一點書,連娃讓幫忙檢查道法背誦都被我拒絕了。我們都可以好好的,好好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在做夢的過程中,我們還能偶爾互相照拂,彼此支持,相互影響,就是萬幸。
放松是最好的狀態(tài)
有時候放松是被迫的。因為你無論多聰明,也還會碰到智商秒殺你的;你無論多么努力,都有比你還努力的;無論你多么有錢,也還是有人比你更有錢。我前幾天貼出來的一個帖子里那個被雞的一代娃不就是如此?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最終——佛了。
那為什么不能從一開始就佛呢?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自信別人做到的我也一定行。當你接受了自己的智商低情商差工作不理想永無出頭之日時,想不佛都不行了。
還有一種狀態(tài),叫主動放松。
想不比較很難。如果能夠全然接納自己,也同樣可以全然接納孩子。能接納,自然就放松了,不是放松過程,是放松結果。
娃到初中,很多人停下雞娃腳步改做后勤工作。這是好事。倘家長有能力繼續(xù)雞,那就繼續(xù)。憑什么斯坦福清北父母家的娃要和咱家娃水平一樣呢?或者說憑什么咱家娃要和人家高知家的娃一樣呢?我們有一個什么樣的娃是歷史的必然而不是偶然,是幾代人的人生狀態(tài)、付出程度下的必然軌跡。
承認差別,肯定分層,放松心情,在自己的軌道上全然付出,做到最好。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