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丫講繪本】繪本閱讀指導師第 100期21天心得筆記Day16
繪本養(yǎng)出高情商同理心寶寶
今天人際智能的課程中,毛丫老師對于“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一共提出了四個方法:
1. 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并從自己做起
2. 教孩子發(fā)現(xiàn)并認同他人的優(yōu)點
3. 讓孩子懂得玩游戲就有輸有贏
4. 正確處理孩子社交過程中的爭吵行為
其中后面兩點多適用于三四歲以上的寶寶,暫時沒有實際經(jīng)驗。但對于一歲半的小酒同理心的培養(yǎng)以及引導她去認同和鼓勵他人我們已經(jīng)無意中開始作為了。與我來說這兩點是一脈相承的,只有在有了同理心去理解和發(fā)現(xiàn)他人的閃光點后,才能走到進一步的認同和表達夸贊。而繪本在同理心的建立上也著實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不少的機會和場景。
同理心主要體現(xiàn)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及表達尊重等情商相關方面。心理學家實驗得出:15月齡寶寶還是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別人的需要,但18個月的孩子已經(jīng)可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別人的需要了。毛丫老師的課中也提到8個月的寶寶能感知他人的情緒,15個月的寶寶就更有可能去幫助別人了。所以同理心的培養(yǎng)1歲左右就已經(jīng)可以開始啦。其中有幾點自己認為至關重要:
1. 感知和定義情緒。同理心是換位思考+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和需要。所以先認識情緒是第一步。根據(jù)老師的介紹,小月齡寶寶能夠了解開心、傷心、生氣、害怕等基礎情緒。而繪本和鏡子是很好的工具。幾個月時我們第一本情緒繪本是那本丑萌的《臉臉臉各種各樣的臉》,簡筆畫+薄紙張一開始只是想試試,但是小酒居然也喜歡來回翻看。后來兩本翻看率很高的《Funny Face》是一個場景配一個情緒表述,告訴了小酒什么情況下會產(chǎn)生這種情緒;《Can You Make a Happy Face》是用好多小朋友真人的照片來展現(xiàn)情緒,一目了然。再來就是大火的《我的情緒小怪獸》。除此之外我也會和小酒一起照鏡子,讓她模仿我笑或者哭,當她她做出相應情緒后,表揚并用語言強化它。經(jīng)過一系列情緒繪本和日常強化后,小酒1歲出頭就對很多基礎情緒已經(jīng)明明白白,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能“看懂別人臉色”了。
2. 感受及理解他人情緒。其實這一步就是培養(yǎng)共情了。共情能力強的孩子往往也能更好地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而繪本簡直就是培養(yǎng)寶寶共情的天堂,多樣化的場景+情節(jié)和人物刻畫,任意的一本好繪本,用上毛丫老師說的情感型經(jīng)驗型的提問方式都能引導孩子去體會繪本人物的情緒和感受。在合適的場景讓孩子去“解讀”繪本人物的情緒,并引導她換位思考?!叭绻【颇闶撬銜趺锤杏X呀?你接下去要怎么辦呀?”而且小寶寶有泛靈心理,認為一切東西都有生命和思想。也可以作為“被共情”的對象。比如繪本里亂丟的皮球被踩到了是不是很害怕呀,要把它收起來躲遠遠的。比如《不要不要》里面的撕書,書被整個撕開是不是會非常痛呀,我們要保護它等等。
3. 父母以身作則,先做到聆聽和理解孩子。早期的親子教育對同理心的事培養(yǎng)至關重要,而且由于孩子模仿的天性,父母的同理心行為也會為寶寶所天然習得或者產(chǎn)生巨大影響。所謂的以身作則一方面是咱們對于身邊的事物要有同理心,并且潛移默化的持續(xù)向寶寶輸出,用語言和表情直白的讓她知曉和理解:原來媽媽對于這件事這個人能有這樣的態(tài)度和情緒。另一方面就是我們要接納和理解寶寶的情緒,讓她覺得媽媽懂我,可以站在我的感受出發(fā),理解并且包容我的一些小脾氣。這樣帶來的安全感可能比事情本身更重要。我每次抱著小酒說“媽媽知道你現(xiàn)在是覺得XXX對嗎?媽媽抱抱”的時候,小酒即使在大哭也能相對比較快冷靜下來。
同理心是高情商里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高同理心寶寶在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方面將更得心應手。也希望自己能以身作則將同理心內化成小酒的自帶品質,伴隨她終身。
VV / 小酒媽媽
2022.2.2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