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5-08-29 · 圖片1
                自序

    她是一個舊中國典型傳統(tǒng)女人,出生于清末民初的山東日照,在那個年代算是個高個子,嫁夫來到青島,一住就是近六十年,直到臨終。
    她在那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年代里,與常人一樣的痛苦快樂和無奈。她從小膽大,亂軍土匪經常襲擊她的家鄉(xiāng),幾歲的她隨家人玩命逃竄之時,當聽到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居然高興的呵呵大笑起來,也可能她當時太小還以為過年放鞭炮了吧。
    她上過舊時學堂,算是文化人。她常常念叨的一句話是“做人,要多做好事,莫問前程”。這句話現在成了她對后人的遺訓和后人為人處事的座右銘。
她相貌清秀,身材修長,且知書達理,開明豁達,人品貴重,對人一副熱心腸。新中國成立之初,結束戰(zhàn)亂,當時青島她家中生活尚算好一點,但畢竟還有四個年幼的子女要哺養(yǎng),夫君又剛剛過世了,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部壓在了她的身上。然而她的老家日照農村更窮,老家的窮親戚蜂擁而至來到青島,闖進她家中白吃白喝白住,臨走時要錢要糧食,她都寧可自己甚至自己的孩子們少吃幾頓,盡量滿足這些親戚們的需求。最有意思是她那個調皮搗蛋的二閨女,總是乘她不備,悄悄的讓窮親戚們多拿些糧食走。這樣一下子她的生活就越來越拮據了,最后只好把家里不管值錢的不值錢的物件變賣,好給她那四個子女做幾個窩窩頭配上她自制的咸菜吃。
    在那個連飯也吃不飽的年代,讓孩子讀書都成了一種奢望。但她想方設法,去工廠做工,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讓四個孩子去上學讀書,對四個子女的學習和教育異常重視,要求甚嚴。當然,她這四個子女也都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各自學業(yè)有成,長大后事業(yè)各有所成。
    她雖未入寺信佛,但卻心地善良,菩薩心腸,一生見不得殺生,更見不得別人受苦。文革后期,和她同住的二閨女婚后不久,意外懷孕了。那時的二閨女正被當時文革的大好形勢沖昏頭腦,正準備投身到文革洪流中、到大風大浪中大干一場,以不枉此生。二閨女是個急脾氣加直性子加直腸子的人,她火速跑到青島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去拿掉她肚子里的這個累贅,由于停電未做成流產手術。到家后向老娘一報告流產失敗的過程,老娘便火冒三丈,嚴令二閨女不準再去做這個手術,她全天廿四小時監(jiān)控二閨女。她老人家是個倔脾氣,說得到做得到,每天二閨女上班她就在二閨女單位門口坐著蹲守,下班后更是寸步不離。三個月過去了,二閨女沒轍了,肚子也一天一天越來越大了,最后向她舉白旗了,為她順利生下了一個七斤半白白胖胖的外孫子。最終以她的善良、睿智、倔強改變了她那個當時熱血憤青、在文革中不理智的二閨女。
    她就是我的姥姥。二閨女就是我媽。那個她倔強地堅持留下的新生命就是我。
    她走了十幾年了,墓地在青島近郊的百靈園里。每年親人們都去拜祭她,所有人都以為她去天堂了。可這些年她一直在我腦海里,只有我知道她還在人間。她還在對我說“做人,要多做好事,莫問前程?!?
    適值姥姥崔菊萍大人百歲誕辰之時,外孫趙建撰文紀念并叩首再拜

              2013年9月1日清晨于青島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6個月
書評
中國郵資明信片1912-1931
趙建
推薦序四
李匯祥
全國集郵聯(lián)會士、國際郵展評審員、中國郵政歷史郵品收藏及研究專家

可以毫不諱言的講,趙建先生是我自參加集郵活動以來私交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不僅傳承了山東人豪爽義氣的性情,亦蘊含了江南人細膩的處事風格,從他一篇紀念姥姥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對親人無限的摯愛之情。
相仿的年齡、相同的興趣愛好使我們有著共同語言。在集郵道路上,我們亦有相似的成長經歷。九十年代末期我們都編組反映中華郵政郵資通脹時期的郵...
6個月
書評
中國郵資明信片1912-1931
趙建
推薦序一
李曙光
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副會長、國際郵展評審員、全國集郵聯(lián)會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認識趙建,我是先從郵集開始。2006年,趙建的《清代郵政用品(1877一1911)》第一次參加全國郵展,我任評審委員會主任,沒見到新人,先見到了新作,我為年青人奮發(fā)而取得金獎加特別獎的驕人成績而欣慰。2007年,我在圣彼得堡見習世界郵展評審員,展場上傳出中國的一部清代郵政用品郵集榮獲金獎,我和國際評審員焦曉光在第一...
6個月
書評
中國郵資明信片1912-1931
趙建
推薦序三
林光照
臺灣著名集郵家、中國郵政用品收藏及研究專家

我與趙建兄首次碰面是在2006年北京的一場郵品拍賣會上,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年輕、溫文儒雅,談笑風生,普通話有股山東腔。因我太太也是山東人,所以我們算是小同鄉(xiāng),一見如故,彼此交談感覺特別親切。這時他正積極購入大清郵資片以便參加世界郵展,果然隔年(2007年)他的《清代郵政用品(1877-1911)》五框郵集就以92分的高分得到俄羅斯圣-彼得堡...
6個月
書評
中國郵資明信片1912-1931
趙建
推薦序二
陳啟
著名學者,中山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博士

揚手是春,落手是秋,這一揚一落之間,年輪已為我們臉上涂上了淡淡的歲月印跡,增添了流年的風霜。
如果說少年是夢,青年是歌,那么我說中年是用來回憶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兩個滿懷抱負的少年相識于青島灣畔一所著名學府,從此拉開了兩個家族近半個世紀的百年修好。那兩個懵懂的少年一個是我,一個是如日中天的著名集郵家、收藏家趙建兄。
前些日子趙兄說...
6個月
書評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
張永浩 著 / 中國郵史出版社
自序

2005年本人曾編著一本郵書,名《中華郵史趣談》,書內天南地北般談論本人所藏,包括大清至新中國的趣味郵品,以圓提高集郵人仕對郵史的興趣,但之後又覺得意猶未盡,只因此書是缺乏一個專題,在郵史研究上沒有多大的貢獻,當時已有意再寫第二本書,問題是選取一個適當的題目.
本人素來喜閱近二百年來的中國歷史,當時正値各國侵華時代,故除中國歷史外,更要閱讀英、美、法、德、日、俄在該時代的歷史,明瞭當時各國採取其行動的理由,才能對每一件發(fā)...
6個月
書評
渝州郵政沿革鑒略(一八九七——二〇〇七)
王萬其 / 陜西人民出版社
以史為鑒 博古通今

讀罷《渝州郵政沿革鑒略》一書,感到非常欣喜。該書由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榮譽會員、重慶市集郵協(xié)會副會長王萬其先生主編,重慶市集郵協(xié)會常務理事、對外工作部部長蔡紹忠任副主編,由重慶市集郵界知名人士鐘傳勝、王其書等同仁襄助。該書經參與人員坐而論道,起而篤行,綠春金秋,歷時三年方告完成,洋洋灑灑的數十萬字,圖文并茂,以充實的內容,表達了重慶郵政歷史沿革的方方面面,集重慶郵政歷史之大成,堆珠砌玉,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在中國郵...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24年總第二十一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眾所周知,集郵活動是一項西方傳到中國的舶來品。集郵展覽也是西方首創(chuàng),并逐漸完善規(guī)則,按西方話語體系編排框架。曾記得1983年首次全國郵展獲得高獎的郵集拿出去參展,因為不諳熟那套規(guī)則,結果即便素材珍貴,但結果也是鎩羽而歸。痛定思痛,中國集郵人臥薪嘗膽,勠力同心,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才有多部郵集在國際郵展上榮獲最高獎大金獎。但這些高獎郵集有個特點,就是素材多為清民時期的郵品,反映新中國建設風貌,尤其是反映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巨變的素材一直...
6個月
書評
官民合遞錄
太倉市中國民信局研究會
序言

在中國民營通信機構的發(fā)展歷程當中,不斷編織其服務網絡,到了清末,已然達到“匯通天下,信通天下”之局面。中國的民營通信機構還經常與各種官方通信組織進行合作,特別是近代郵政體系進入中國后,因其服務版圖還未能拓展到更廣大的領域,經常需要利用民營通信行業(yè)現成的服務網,才能將郵件送達。本書旨在收羅那些官方或半官方通信組織與中國民間民營通信機構聯(lián)合寄遞的信件,以利于今后大家對此種信件的收集與研究。
1896年大清國家正式開辦郵政之時...
6個月
書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資票品目錄(1999-2000)
國家郵政局 編 / 北京出版社
編后語

郵資憑證是國家(或地區(qū))郵政主管部門發(fā)行的,作為郵件納付資費的有價票證,包括郵票,印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 郵資郵簡、郵資信卡上的郵票圖案。
為維護郵資憑證的發(fā)行秩序,加強對仿印郵票圖案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2000年10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yè)部發(fā)布了《仿印郵票圖案管理辦法》,對仿印郵票圖案的概念、仿印的基本要求、管理權限、申請和審批程序等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仿印...
6個月
書評
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xù)集(新版)
耿守忠,楊治梅 編著 / 華夏出版社
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xù)集前言

1998年,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歷經作者八年修訂、補充后出版了,并有幸參加了“中國1999世界集郵展覽”,榮獲文獻類大鍍金獎;與此同時,人民郵電出版社買斷了電子版權五年,出版了電子光盤。一部書得到兩家出版社的厚愛,這在集郵著述中,史無前例。
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出版以后,受到廣大集郵者的厚愛,有許多集郵者在讀后來信,提出對這部書新的希望和要求。作者經過認真考慮,為了滿足廣大集郵者的要求,開始著手新版《中國集郵百科...
中國郵資明信片1912-1931
作者:趙建
出版時間:2013-01
打雜兒的圖書館
打雜兒的圖書館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