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一
2016
發(fā)布于 2018-10-20 · 圖片3
入園第三天時(那時她才23個月),晚上睡覺前講故事,她指定要我講這本《哭了》。讀到:“分別時,哭了”(就像早上說拜拜),“重逢時,哭了”(就像我們下午去接你),她挺認真地點了點頭,但表情輕松,像寫著一臉的“懂了”,翻到到最后一頁:“等我長大了,也不哭了吧”,她抬頭看我,居然靦腆又滿意的笑了。這本書里還有關于死亡、疾病、戰(zhàn)爭、母親的眼淚的含蓄描述,非常東方,非常動人,相信隨著她的成長,將會從中獲得更深刻的體會。另,這本繪本的繪畫感處理得非常好,是值得收藏,花時間感受的。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1歲
書評
哭了
[日]中川宏貴 文;[日]長新太 圖;蒲蒲蘭 譯 / 連環(huán)畫出版社
畫風很有藝術性,油畫的感覺。書中有很多處是背影。要稍大的娃才能懂吧。寶寶鉆進媽媽的被窩這頁,人物沒畫五官,任憑讀者自己去補充。2歲半的娃似乎開始自己思考了,會在某一頁停留很久,不作聲,我很好奇是什么在她腦瓜里快速的轉(zhuǎn)動。等稍等點再問??
10歲
書評
哭了
[日]中川宏貴 文;[日]長新太 圖;蒲蒲蘭 譯 / 連環(huán)畫出版社
這本書是娃的心頭大愛啊,太能引起共鳴了!昨天剛好因為不肯理發(fā)在嚎啕大哭,趕緊把這本書拿出來,看到書立馬不哭了,掛著眼淚吸著鼻涕指著書里說這個哭了那個哭了,居然有止哭療效,真好笑!
蠻貼近生活的繪本!看似簡單的主題,也有發(fā)人深省的無奈與心酸,尤其后半部分開始提問,爸爸怎么不哭,媽媽怎么眼淚沒落下來,娃聽到的時候皺起小眉頭若有所思…… 濃墨重彩的水彩畫風格,顏色大膽跳躍,給情節(jié)不強的故事增加了一些張力!
8歲
書評
媽媽, 買綠豆!
曾陽晴 文;萬華國 圖 / 明天出版社
別小看這本溫情、質(zhì)樸、充滿80年代童年感的臺灣繪本,它在靜靜地傳遞什么是生活的智慧:雜貨店里的分類擺放方式、價簽、記賬黑板、“七折”特價提示、秤盤、日歷;阿寶媽媽看似日常普通實則充滿統(tǒng)籌意識的勞動順序——鼓勵阿寶自己洗綠豆,自己先煲上湯,再收拾魚,之后燒魚、炒菜、調(diào)湯出鍋,這時綠豆也泡好了,于是可以在煮上綠豆湯的同時,開始和阿寶一起吃午飯,注好一池涼水,就可以讓滾燙的綠豆湯迅速冷卻下來,等待的過程里,媽媽則帶著阿寶一起做廚房的打掃。在夏日的微風里吃過綠豆湯并不是故事的結(jié)尾,還...
8歲
書評
臉, 臉, 各種各樣的臉
[日]柳原良平 文·圖; 小林, 小熊 譯 / 少年兒童出版社
如何用最簡單的線條來刻畫一張臉的表情,它不僅僅啟蒙了孩子對表情、情緒、感受的認知,也啟發(fā)了孩子對繪畫這種表達方式的理解。這本書我們從她六七個月開始翻看,到現(xiàn)在兩歲一個月依然是書架上會被高頻取出來看的書,當她閱讀《哭了》時,她會把這本書拿出來看,當她閱讀《The colour monster》時,她也把它翻出來對比…什么是“傷心”?什么是“苦惱”?什么又叫做“一本正經(jīng)”?她在用自己小小的人生慢慢的體會。
哭了
作者:[日]中川宏貴 文;[日]長新太 圖;蒲蒲蘭 譯
出版社:連環(huán)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6
澄一
澄一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