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我只推薦一本——《我愛幼兒園》。
關于幼兒園的繪本很多,從我的親身經(jīng)歷來看,俏皮而貼近寫實生活的繪本最有助于孩子過渡。孩子需要故事讓他們能夠?qū)π律钪械拿恳惶煊兴A判,而不是浮夸的成人比喻與抽象的情緒概括。
這是她入園吃的的第一頓飯
她是23個月入園的,由于在家時自理能力還不錯,當時可以連抓帶盛的自己吃飯,也能基本做到自主如廁(褲子脫提還需要幫助),性格比較開朗,專注力從年齡看夠用,所以我對她比較有信心。然而入園后的狀態(tài)還是讓我感到擔憂,她一度焦慮到連續(xù)一周每天晚上做夢哭著找媽媽。我開始反省,這是入園的心理建設沒有做充分。(對比是她去醫(yī)院打疫苗、就診抽血從來都很淡定,不哭,而且可以主動與醫(yī)生護士最簡單的溝通,因為她很清楚都會做些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
幼兒園的工作時間
一度手足無措。碰巧看到花友給孩子讀的繪本里有《我愛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于是京東下單,一起買回來的還有一本《幼兒園我來啦》。繪本到手后先自己看了一遍,當時就被《我愛幼兒園》打動了——它的描述對于孩子每一天的生活狀態(tài)來說,真的太貼切了!上學早起,初次入園時的嚎哭,孩子眼里的老師,孩子眼里的同班同學,這個階段里孩子們的友情,幼兒園的規(guī)矩,日常的兒歌與故事,餐飯與午睡,直到被接回家……成長的艱辛與快樂交織在一起,歷歷在目。我給她讀時,她聽著聽著噗嗤就笑了,我指著書里的小孩問:“你看這像你嗎?”她使勁點點頭。很多時候,當你讀的故事照見自己經(jīng)歷,內(nèi)心就不由釋然了很多。沒讀兩回,連書里的兒歌她都能脫口而出,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她,準備好了。
等新的一周開始,入園時她的狀態(tài)一下子改善了很多。再去接她,老師欣喜地跟我說,她放松了許多,開始自己工作,不再粘著老師不放了。她的新世界,也被打開了。
Ps:關于入園準備
我覺得基礎表達能力是最重要的,當然這對三歲的孩子來說也許并是不多大的事情,但這對不到兩歲的孩子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指標,否則我們就很難判斷他每一天的情緒狀態(tài)和來源。
我們選擇的是有一定資歷的蒙臺梭利幼兒園,師資狀態(tài)穩(wěn)定,每一個小孩子入園的時間是岔開的,即使在入園最密集的九月,也是一周一位新生的速度,因此入園的頭1-2周孩子可以得到非常充分的關注以幫助她們順利過渡,所以吃飯、如廁、穿脫衣、獨立午睡都不是入園硬指標,但這些能力都是極其重要的,可以增強孩子面對新環(huán)境的自信心,非常建議2歲半以上入園的孩子提前在家準備。即使是低幼的孩子,也要在平日鼓勵他們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