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5-08-24 · 圖片1
                 序

    我退休前在上海市集郵協(xié)會一直是擔任兼管集郵市場的副會長,經(jīng)常要考察郵市、聯(lián)系郵商、為會員推薦郵品、在會刊上撰寫“郵市漫步”專欄文章等。在1994年第三次郵市大潮來臨前夕,我的摯友也是曾經(jīng)的一位郵政同事,朱勇坤的大作《郵票投資技巧》問世,我應邀欣然為此書作序。書中把有關郵品的收集、研究、投資、辨?zhèn)?、保值等一系列既新鮮又實用的各種知識和技巧介紹給大家,這在當年是十分前衛(wèi)的,也曾在集郵界引起轟動效應,同時也使該書印量不斷上升。這么一冊對廣大郵票收集者、研究者、經(jīng)營者投資者都有一定引領意義和操作價值的工具書,事隔24年后的今天重新讀來,依然具有相當?shù)闹笇Ш蛥⒖甲饔?,值得集郵者品味。
    近聞朱勇坤又有力作《上海集郵文獻史(1872-1949)》出版,可喜可賀之際,使我想起在我外公周今覺的集郵生涯中,非常注重郵政史、郵票史、集郵活動史的各種資料。他曾寫道:“為斯道(指集郵)者,不應僅為娛樂之計,亦當以網(wǎng)羅散佚,考訂舊聞為職志。下走不敏,已盡力為其所能為者。尤望資格在先之郵學家,分工合作,本所聞見,巨細不遺,一筆而記之。由今日視為竹頭木屑者,安知將來不為重要之史料乎?!保ㄒ娭芙裼X《所望于老郵學家者》一文)?,F(xiàn)在看來,往日“視為竹頭木屑者”,已成為今日“盛世修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之史料”。朱勇坤就是一個將這些“竹頭木屑者”視為寶貝的識寶者,幾年來孜孜不倦,寫出了這部《上海集郵文獻史(1872-1949)》。
    該書既以“史”為名,這固然占得了“第一部中國集郵文獻史”的先機,但也為作者自己出了一個難題,因為讀者將以通史的標準來衡量它。著者的勇氣先就值得欽佩,《上海集郵文獻史(1872-1949)》能對近百年間上海集郵文獻進行梳理與評述,確已具備了史書的構(gòu)架和高度。在史料的翔實與完備方面,著者的準備最為充分,這當然與近年來中國集郵史學研究已經(jīng)取得的成就分不開,但對于前人和今人成果的抉擇取舍,亦需要有相應的學養(yǎng)和智能才能擔當。
    作者熟諳滬上著名集郵家和郵壇掌故,諸如以周今覺為代表的一批郵學家和集郵前輩,以及為普及郵識宣揚華郵,而著述辦報的郵人、郵事。這些人與事經(jīng)作者拭去歲月的痕跡即已光彩奪目,再經(jīng)作者精心串成“珠鏈”就更加璀璨動人了。誠然,正史是史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材料。當今,中國郵票史、中國集郵史早為人們所重視,且已有宏篇巨著問世,但正史的記載卻遠未能涵括我們中國郵史的全部。中國集郵史學留給后人的文獻遺產(chǎn),大而言之牽涉到民信局、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早年史料;即便是現(xiàn)今的郵市、郵商等史料也有待進一步整理,這就需要一大批“掘礦人”修撰各種集郵專史。
    目前,我們不能說學者們都無意于此,實際上是這類集郵專史因缺乏充分的資料和卓越的學養(yǎng)而難以著手?!渡虾<]文獻史(1872一1949)》的問世,不失為一個好的開端。此書對上海集郵文獻出版和傳播歷程的評述十分系統(tǒng)和全面,鉤稽則尤見功夫。更難能可貴的是,讀了之后,覺得作者并非僅展現(xiàn)了一些鮮見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考角度,如對袁寒云、邵洵美等被忽略和被誤讀的重要郵學家的正名,對一些長期有爭議或真相不明的郵學懸案的澄清,這些是對歷史事實的重新審視,已經(jīng)超乎尋常的書齋學問之上,也是作者建立在書齋中所下的“冷板凳”功夫基礎之上的。
    此書在手,一般讀者足以了解上海乃至中國集郵文獻發(fā)展的全貌和意義,專門研究者也易于在此基礎上,擇定高一級課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故此樂予為序。
            
                              唐無忌
        2018年春節(jié)前夕序于打浦路寓所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6個月
書評
中國郵票全集-郵資片封簡卷
北京燕山出版社
前言

自郵票問世以來,各國(地區(qū))郵政部門為進一步簡化通信手續(xù),發(fā)行印有郵資符志的明信片、信封和郵簡(簡稱郵資片、封、簡),供寄信者使用。這些郵資片、封、簡,統(tǒng)屬郵政用品。因其郵資符志與郵票相仿,有的甚至直接采用郵票圖案,內(nèi)容豐富多采,而引起集郵者的喜愛,成為收集研究的一個門類。1985年,國際集郵聯(lián)合會(FIP)在國際郵展競賽級的類別中又專門設立了“郵政用品”類。
為便于集郵者收集研究我國郵政部門發(fā)行的郵資片、封、簡等郵政用品...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06年總第二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讓大家久等了!總算把這期年刊呈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辦好年刊是我會的重頭戲,即是廣大會友的期望,也是研究會頭頭們和編輯部人員的第一等大事。為此大家骎骎惕惕,車爭險道,馬騁先鞭,我們只求其更好、更好......
從會刊創(chuàng)辦伊始,我會就確定了宗旨,那就是為會友和讀者提供一個學術研究的平臺。在這期年刊中,我們延續(xù)著2005年卷原有的思路和風格,竭盡全力去提升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的文化品味。
去年我會提出辦刊的基礎為堅持四個結(jié)合...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07年總第三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踏著時間飛速的腳步,懷著金秋收獲的喜悅,2007年卷《郵政用品研究》與大家見面了。
從會刊創(chuàng)辦至今,我們努力耕耘、精心策劃、認真撰寫文章,目的就是為會友和讀者提供一個學習和研究的平臺。從反饋信息來看,本會刊得到了全國眾多集郵名家和郵政用品集郵愛好者的高度評價,這是令我們感到欣慰的。
會刊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就是與研究會全體會員的努力,及集郵界師長和同好們的支持分不開的。擬定題目、邀約作者、斟酌文稿、打字上網(wǎng),哪一項都...
6個月
書評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
張永浩 著 / 中國郵史出版社
序言

張永浩先生是一位澳籍華裔中國歷史類郵品研究家,曾在2005年編著出版《中華郵史談》一書,受到國內(nèi)外集郵人士歡迎,至今在不足三年時間內(nèi)又有一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專論巨著問世,再次奉獻給對此有興趣的讀者,雖然前後兩冊撰作都是以封述史,以戳證史,郵資憶史,但這部新作卻集中論述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國際郵路,顯示作者不僅有豐富的郵品收藏,更有熱衷于此的淵博歷史知識。本人應張先生邀請,就此書出版寫一序言,實際上是本人先讀爲快,十分...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21年總第十八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2020甌越寄語的主題是規(guī)劃與計劃,按照五年規(guī)劃和2021年度計劃,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下稱“甌越會”)今年有三件大事:舉辦第五屆全國郵政用品集郵展覽、舉行第五屆理事會換屆、舉辦第十一次全國民間集郵研究會聯(lián)誼會。
第一件大事已于6月4-6日在青山綠水之地浙江省麗水市的麗水學院舉行,共展出86部210 框的郵政用品郵集,200多名會員,展出86部郵集,意味著有三分之一的會員編郵集參展,這也是“甌越會”所提倡的,會員人人都能...
6個月
書評
渝州郵政沿革鑒略(一八九七——二〇〇七)
王萬其 / 陜西人民出版社
以史為鑒 博古通今

讀罷《渝州郵政沿革鑒略》一書,感到非常欣喜。該書由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榮譽會員、重慶市集郵協(xié)會副會長王萬其先生主編,重慶市集郵協(xié)會常務理事、對外工作部部長蔡紹忠任副主編,由重慶市集郵界知名人士鐘傳勝、王其書等同仁襄助。該書經(jīng)參與人員坐而論道,起而篤行,綠春金秋,歷時三年方告完成,洋洋灑灑的數(shù)十萬字,圖文并茂,以充實的內(nèi)容,表達了重慶郵政歷史沿革的方方面面,集重慶郵政歷史之大成,堆珠砌玉,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在中國郵...
6個月
書評
郵史研究第二十一期
海峽兩岸郵史研究會
編後語

幸賴郵壇諸位先進的支持與配合「郵史研究」第二十一期才能如期出刊,限於篇幅,晚到的郵文只得暫時割捨,留待下期再行刊載。
本期共刊出郵文十七篇,一如往昔內(nèi)容涵蓋各個層面,除悼念袁老的紀念文章外,古典類有談慈壽票封二篇;郵政文具類有研究大清簡與大清片二篇;中期類有蓉區(qū)單位票一篇;郵史專文類有論郵遞與貨幣關係、山海關欠資封、臺灣日據(jù)初期郵政、大陳島郵史與僑批封;郵戳部分共四篇含郵資機戳、儲匯戳、海關檢查戳及花蓮局郵務檢查戳;印花...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05年總第一期(翻印本)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為滿足廣大郵政用品集郵愛好者對《郵政用品研究》2005年總第一期的需求,2011年9月20日,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授權(quán)第253號會員宮本慶先生影印《郵政用品研究》2005年總第一期,影印數(shù)量為100本,并由宮本慶先生負責編號發(fā)售。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19年總第十六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郵政用品研究》,一本深受眾多郵政用品集郵愛好者喜愛和期待的郵刊,作為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會刊,自2005年創(chuàng)刊以來,始終秉承著以普及與提高相結(jié)合,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學術與史實相結(jié)合、質(zhì)優(yōu)與精致相結(jié)合為辦刊宗旨,以資料性、郵識性、研究性為辦刊方針,為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會員和各地的郵政用品集郵愛好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郵政用品集郵文獻,并為此構(gòu)筑一個集交流、學習、探討和研究郵政用品集郵的平臺而努力奮斗。
當前,百花齊放的民間集郵研究會...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08年總第四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2008年在喧囂中過去了,奧運圣火的熄滅反而點燃了人們心中渴望已久的自強情結(jié),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嚴重后果更激發(fā)了民眾長期壓抑的沉痛反思。而我們甌越會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完成全年工作目標及各項任務,特別是會刊遲誤,讓會員們長時間等待,以至出現(xiàn)了質(zhì)疑甌越用品研究會苗而不秀的聲音,讓大家很失望。理事會對此向全體會員深表歉意并計過自訟。
2008年的教訓是深刻的,歲不我與、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做的是把握現(xiàn)在、來者可追,努力補救過失,對會刊...
上海集郵文獻史(1872-1949)
作者:朱勇坤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04
打雜兒的圖書館
打雜兒的圖書館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