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06-15 · 圖片2
到大腦里面去,那里有感覺、記憶、學習、情緒、鏡像神經(jīng)元、同理心、創(chuàng)造力、審美體驗……

一本想要馬上買來放上家里書架的非虛構(gòu),既為366頁里的豐富關(guān)聯(lián),還為耐琢磨的插畫們。

書后的作家團隊和審校陣容讓我佩服葡萄牙的出版機構(gòu)。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7歲
書評
到里面來! 探索大腦的內(nèi)部世界
[葡] 伊莎貝爾·米尼奧絲·馬丁斯,[葡] 瑪利亞·曼努埃爾·佩德羅薩 著,浪花朵朵 編,[葡] 瑪?shù)律從?#183;瑪多索 譯 / 浙江教育出版社
你的腦袋里面有個大腦。而正是因為你的腦袋里面有大腦,你才知道它的存在。大腦時刻都在與身體對話,身體也在不斷與大腦交談。就像你的經(jīng)歷是獨一無二的一樣,你的大腦也是,你也是。大腦像橡皮泥一樣是可塑的……到底大腦里面都有什么呢?這本書很有趣,很吸引我。
12歲
書評
到里面來! 探索大腦的內(nèi)部世界
[葡] 伊莎貝爾·米尼奧絲·馬丁斯,[葡] 瑪利亞·曼努埃爾·佩德羅薩 著,浪花朵朵 編,[葡] 瑪?shù)律從?#183;瑪多索 譯 / 浙江教育出版社
這其實是一本給小朋友的“大腦使用指南”
什么是大腦要清理的垃圾信息?
什么樣的記憶才能長久?
什么樣的大腦更聰明?
為什么青春期我們會做出“不成熟”的舉動?
還有有關(guān)大腦的哲學思考: 我到底是誰?
雖然是一本給小朋友的書,但是我們這些門外漢家長也可以讀一讀,里面有很多我們所不了解的有關(guān)大腦的知識。

請看我的日志《這本給小朋友的“大腦使用指南”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書評
餓肚子的小男孩
海豚出版社
一個幼兒園小朋友也讀得懂的物物交換故事。餓肚子的小男孩經(jīng)歷一次次交換終于吃上了面包,而他求助并成功交換的每一位(面包店主、磨坊主、農(nóng)夫、馬、大地、小河)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經(jīng)濟學啟蒙、環(huán)境保護的功能以外,這本書里的歡快韻律、重復遞進的故事結(jié)構(gòu),拼貼風格下的微場景搭建隨后攝影而成的圖畫都是吸引小讀者的元素。
書評
1分鐘是長還是短?
[波蘭] 伊莎貝拉·杰恩巴 著,[波蘭] 烏蘇拉·帕魯森斯卡 繪,[波蘭] 鄧鶴翔 譯 / 貴州人民出版社
這本關(guān)于時間的波蘭繪本好讀又給人思考的余韻,繪畫上又相當有創(chuàng)意。

1秒、5分鐘………1小時,3個月、1年……18年,不同時間下不同情景小劇,都是人(包括讀者)的生活片段,同時,對時間的感受,快還是慢也在對比著。
書評
暖房子華人原創(chuàng)繪本: 省略號 [3-6歲]
胡一凡 著 / 云南晨光出版社
和作者的呼吸系列一樣,這本書詮釋著一個概念的多樣,這個概念是省略號。

畫面展示的是一組組相對情形,省略號變換著身形。有時是點本身,有時是蛋、火柴頭,星球……

是橫式上翻的紙板書,意味著也可以拿來給小寶寶們讀圖,飽和度很高的顏色也適合他們。
書評
舉全村之力
(美)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 著;(美)瑪拉·弗雷奇 繪;張弘 譯 /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總統(tǒng)夫人和總統(tǒng)競選人希拉里做了外婆后,用自己的文字詮釋了非洲古諺”養(yǎng)育一個孩子需舉全村之力”。

畫家則展現(xiàn)了一群人為一群孩子建造起兒童樹屋和樂園。希拉里說:“而其實,它也可以是向收容站捐贈食物,清掃公園,或者是大聲的對偏見說“不”—這些我都曾親見孩子們做過”

此前讀過無感的書今天在孩童聲起伏的圖書館讀突然有了新的感覺。

它,適合拿來做服務(wù)孩子和家庭的機構(gòu)與組織做團建和理念建設(shè)?;蛟S也能讓一些孩子意識到,不止家人,還有一群人在給他安全、保護。
書評
綠色的一天
(英) 梅蘭妮·沃爾什 著繪,武小味 譯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一個孩子想要過上綠色的一天,從早到晚,他可以做很多事來節(jié)省能源:

把蛋殼放進堆肥箱
把衣服掛到外面晾曬而不用烘干機
用廢舊材料做禮物和玩具
吃光盤子里的食物
購物時用布袋子
在戶外玩
自制食物
不輕易開暖氣
淋浴少些時間

鏤空、翻頁、模切等設(shè)計讓這本環(huán)保書更有吸引力。

這樣的書不能讀讀而已,而應(yīng)該選定幾件要和孩子一起行動的事,從此做起來。
書評
我爺爺老丘
余麗瓊 文,[美]楊志成 圖 / 少年兒童出版社
有著阿茲海默癥侯的爺爺老丘每天要找虎頭幸運符好多次,他會被花生糖很快安慰,會跟隨一對牽著手的母子接著大哭,他珍藏著一件碎花衣服。這一切都和老丘的媽媽有關(guān)。

楊志成先生90多歲時的創(chuàng)作表達讓這個故事有著霧與影的感覺,一如阿茲海默癥者的腦海,但和媽媽有關(guān)的無比清晰。

余麗瓊的后記很有看頭,很值得和故事同在。
書評
格倫?古爾德 不合拍的一生
桑德妮娜?雷韋爾 / 四川文藝出版社
我想要經(jīng)常重讀的傳記圖像小說。

去年是在一家書店匆匆翻讀的。今年讀得從容,一格格畫細細看,畫中的詩意雖有濃淡,卻總是在,如同音樂本身。也在總是很短的文字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作家用了好幾種視角來展現(xiàn)格倫.古爾德這位加拿大鋼琴怪杰,他自己、他的家人、經(jīng)紀人、愛過的人、合作者。

讀格倫.古爾德,有些時候會讓我想起王昱珩,他們都是天才,對孤獨和寂寞有不同常人的理解,他們都不向往和人的關(guān)系。
書評
我從海島來
朱諾·迪亞斯 著,萊奧·埃斯皮諾薩 繪,何沫潤 譯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
嬰兒時就移民的女孩洛拉為完成一份作業(yè),開始詢問家人和社區(qū)里的鄰居,去了解自己原本的家鄉(xiāng)。

家人、社區(qū)同輩和長輩們的回憶、畫中的元素拼起來,就是多米尼加的一段獨裁歷史。

文字作者曾獲普利策小說獎,雖是繪本的字量,卻有豐富的敘述線條。

書中的作業(yè)也讓人關(guān)注到,美國教育挺注重促成孩子對多元文化和身份歸屬感的思考與建立。

“別擔心。不記得一個地方,不代表它沒有印刻在你的身體里?!?/span>
到里面來! 探索大腦的內(nèi)部世界
作者:[葡] 伊莎貝爾·米尼奧絲·馬丁斯,[葡] 瑪利亞·曼努埃爾·佩德羅薩 著,浪花朵朵 編,[葡] 瑪?shù)律從?#183;瑪多索 譯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9
小乙丁
小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