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芝晴
2019 2015
發(fā)布于 2018-07-24 · 圖片3
兩天時間內(nèi),密集看家教育兒書,發(fā)現(xiàn)書多看了很多點都通了。教育背后的本質(zhì)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看這本書,儼然走了書中孩子的六年,對我自己育兒特別有啟發(fā),雖然我的孩子今年九月才入園,但是當媽的總要未雨綢繆,先走一步,觀大局。

讀完本書,我最大的一點收獲是,孩子所未來最擅長的也好,不擅長的也罷,跟天賦有關(guān),也跟家長的早期引導有莫大的關(guān)系。

所以,趁孩子還小,就多汲取別人的智慧和經(jīng)驗。
回應(yīng)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

14歲
書評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第2版)
劉稱蓮 著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
對書中爸爸媽媽對孩子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很是佩服?。√貏e是講爸爸為了陪女兒參加學?;顒樱詈蠓畔潞苤匾墓ぷ魅⒓恿?!爸爸的陪伴真的非常重要!趁孩子沒長大成人,多陪孩子玩!注意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
6歲
10歲
書評
小金魚逃走了
[日]五味太郎 著; [日]猿渡靜子 譯 / 新星出版社
找找找,躲貓貓是寶寶最愛玩的游戲,每次看得哈哈大笑,百讀不厭。五味太郎的畫風萌且有愛,看得人暖暖的,別說孩子了,大人看了也覺得有趣。所以,這樣一本繪本,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有趣才是孩子閱讀的動力。感謝有這樣的繪本陪伴著孩子。
6歲
10歲
書評
圖畫書應(yīng)該這樣讀
彭懿 著 / 接力出版社
這些年給女兒讀了很多繪本,說實話效果并不是那么好,究其原因是在于,我把繪本當成普通文字書在讀了,每次讀完一本,也就兩分鐘時間,孩子聽完也是似懂非懂的。

讀完了彭老師的這本書,大有收獲,原來圖畫書中藏著這么多的奧秘,有太多作者的情感和心血傾注期中。

彭老師在書中娓娓道來一個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細致展示了"七步讀書法"。

我自身在親子閱讀中,就忽略了圖書的文字與圖畫之間的關(guān)系,通常是按照文字來閱讀,沒有從畫面的細節(jié)加以引導。對于封面和封底也幾乎忽略了。

此次閱讀后,接下來該...
6歲
10歲
書評
阿布卡克斯歷險記2: 在古埃及
莫塞伊克 著 / 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浪花朵朵出版的童書質(zhì)量還是非常不錯的,選材也是多樣化,廣泛全面,畫質(zhì)精美。我這本是自己看得多,因為本身是歷史老師,想從孩子的視角切入中找找靈感,畢竟對學生來說世界歷史有點陌生,空間時間跨度也大,這本當當課外書接觸,培養(yǎng)興趣不錯。家里的娃娃新二年級,多次拿出來給她看,表示看不進去,那等再大點吧。
6歲
10歲
想法
今日溫柔了一點 昨天,因為孩子丟了牙套發(fā)了雷霆之怒,在小花生上反思了原因。今日,到目前為止未發(fā)脾氣,孩子還是那兩個娃,還是那么皮,不那么聽話,作業(yè)還是在磨蹭,還是發(fā)脾氣的時候扔掉了筆和本子。對了,“扔東西”這個行為也是我日常發(fā)脾氣時的行為。所以吧,孩子有樣學樣。今日,我自己做了一日計劃,包括閱讀、運動、工作等,大寶也列了計劃,盡管不是特別完美,在執(zhí)行時還需要督促但也進步了不少。
今年起,我要恢復成為生二寶前的那個自律愛學習的媽媽,那個經(jīng)常在小花生上寫文章記錄的媽媽。也許只有我成了個樂觀溫柔好...
2 1 3
6歲
10歲
想法
開學第一周總結(jié):咱都自律,試試看 本周嘛,短短一周承接寒假尾巴,開啟短暫的兩天新學期課程。
運動
1、完成跑步一次5公里(計劃15公里);
2、爬山1次
3、緩水庫徒步12公里(開學第一課
4、跳繩2次,每次2000下。
5、帕梅拉堅持了4次
基本達標,跑步次數(shù)少是因為南方大雨,還有就是爬山不是計劃內(nèi)的。
閱讀
1、《自驅(qū)型成長》一遍讀完,筆記框架搭到一半,書評爭取下周完成。
2、《綠山墻的安妮》進度一半
工作
備課少許,還未進入狀態(tài)
育兒
1、新學期包書皮,準備女兒開學用具。
2、本學期放棄學校托管,決定...
6歲
10歲
書評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shù)史
Jiang Xun 蔣勛 / 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shù)史》以時間為經(jīng)線,各個流派的代表藝術(shù)家和作品為緯線進行解讀,并挖掘身后的故事,展示出不同文化的美的觀念、材料和技法。老實說,這部書真的“太不專業(yè)”了,語言淺顯易懂不說,又帶有蔣式的柔和抒情,這與很多帶有“史”字的著作,完全不一樣。不過恰恰是這種風格,讓很多站在藝術(shù)邊緣上想要來瞧一瞧的人,不會有太大壓力,隨即進來坐坐,聽聽美術(sh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不錯!

說句不中聽的話,現(xiàn)在我周邊文盲真的不多了,美盲倒是一大片。讀書掃盲,首先就要改變自己,所以我勤勤懇懇地讀了...
6歲
10歲
書評
在美國幼兒園上美術(shù)課
顧菁 著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我本是一個藝術(shù)盲,自從當媽后才如海綿般吸收各類知識。

這本書是旅美畫家顧菁深入美國幼兒園考察學習后,用通俗異懂的語言整理了二十堂美術(shù)課。

我就是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才了解到原來美國幼兒園在美術(shù)課傷還引入了名畫欣賞,要知道這個我當年在高中才接觸啊,可那個時候的我藝術(shù)感早已鈍化,也沒有審美能力。事實是,審美得從小開始,慢慢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另外,與我之前說認識或接觸到的美術(shù)課不同。在美國學校課程,美術(shù)課可以只有表達孩子的意愿,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來展示,比如非洲粗麻布,音...
6歲
10歲
書評
0-3歲幼兒生活情景游戲繪本: 蕩秋千啦!
[瑞典]阿妮卡·托雷 著;[瑞典]瑪利亞·尼爾松·托雷 繪;趙清 譯 /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小時候買的,現(xiàn)在快三周歲了,還是愛得不得了。原來她對蕩秋千很懼怕,現(xiàn)在是越來越喜歡了,可見繪本就有指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很多時候,繪本對于孩子而言,影響力真的會很大,特別對于行為習慣方面,比起大人的說教,管用多了!
6歲
10歲
書評
我的第一本藝術(shù)書
[英] 羅西·迪金斯 著;鄭勤硯 編;[英] 菲利普·霍普曼 繪;高婷婷 譯 / 光明日報出版社
藝術(shù)教育一直是傳統(tǒng)教育忽略的,因為大多數(shù)人不走這條路,把時間花在語數(shù)外才是性價比高的產(chǎn)出。
孩子的一生,能找到一份養(yǎng)家糊口甚至功名成就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生而為人,沒有恰到好處的內(nèi)在精神生活,或者沒有感受美的能力,排遣孤獨的方式,那人生是不是也是一個缺憾。

越長大越明白,有些東西它在某個階段看似不實用,可是越到后來才越體現(xiàn)價值。

現(xiàn)在的孩子,其實還是挺幸福的。在年幼階段能有機會接觸這么優(yōu)秀的美術(shù)創(chuàng)意書,作為孩子她媽,也感受到自己多年的缺憾有了彌補的機會。

這本書,適...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第2版)
作者:劉稱蓮 著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5
愛芝晴
愛芝晴
201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