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星空
2010 2010
發(fā)布于 2020-07-26 · 圖片1
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領悟自信價值的所在
——《天??!錯啦!》有感

作品作者:
《天?。″e啦!》
徐萃/文  姬炤華/圖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  2016年11月版

作品內(nèi)容:
《天啊!錯啦!》到底什么錯了呢?這是關于一只小兔子的故事。
小兔子遇到一條紅褲衩會發(fā)生什么?
哦,這是一頂帽子,小兔子指著戴在頭上的褲衩說。
大象說:這帽子真棒!
狐貍說:這帽子真漂亮!
公雞說:這帽子真迷人!
羚羊說:這帽子真酷!……
驢子拿出一本雜志,指著里面的模特告訴小兔子:喏!看清楚了!這不是帽子,是褲衩!
褲衩?小兔子取下帽子穿在身上,可是尾巴放在哪里呢?
動物朋友們看到都驚呼:天??!錯啦!
錯了?小兔子猶豫了,它到底是帽子還是褲衩?……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本書的靈感來自于《莊子·齊物論》“莊周夢蝶”的故事: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悠游自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原來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分明是莊周,而不是蝴蝶。那么,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莊周夢蝶”原文: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子·齊物論》) 
書中無意要指出誰對誰錯,作者希望這本書給孩子帶來歡樂的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思考,世間沒有一樣東兩是一成不變的,對不同的人來說,只要適合自己就是對的。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啟蒙,就是使每一個人能夠獨立運用自己的理性”,而創(chuàng)造力正是來源于“能夠獨立運用自己的理性”。
把自己的思想依附在別人的大腦上,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力的。然而在當下的社會中,我們從小就被各種各樣的聲音所淹沒,早已忘記了如何傾聽自己的聲音,運用自己的理性。為此,我們在畫面的框線之外安排了一個畫外音,畫外音總是和畫面里的動物們意見相左,那是故事講述者的聲音,在以往任何繪本書里,講述者都是人物命運的主宰,是書中的“權威”。如果孩子比較小,可以先看線框里面的故事,讀第二遍時再加入畫外音也不遲。我們可以問問孩子: “你認為那個聲音是誰?”相信孩子們會給出各種各樣有趣的答案。

作者簡介:
徐萃、姬炤華是一對不斷思考的人,恰好學習了繪畫,可以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的思想。他們從1997年開始為孩子創(chuàng)作童話和插畫,其中童話《青蛙與天鵝》獲2006年冰心文學獎,插畫作品《童話莊子》獲“臺灣讀書人2005年最佳重書”,并代表臺灣參加意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同時,他們還為大人創(chuàng)作漫畫。哲思漫畫多次在中國、比利時、德國、葡萄牙、波黑、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日本、韓國等地展出、獲獎以及被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創(chuàng)作之余,他們也是一對勤奮的圖畫書推廣人。畫家和作家的雙重身份賦予了他們獨特的視角,他們非常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更多的孩子和爸爸媽媽分享圖畫書的美好。 《天啊!錯啦!》是他們的第一本圖畫書,在美國和加拿大首次出版以來,獲得了讀者和專業(yè)人士的好評。

課程開始,老師通過和孩子們的聊天,結合實際生活,引出了一個思考——作為孩子,作為學生,我們在聆聽父母的教導,在聆聽老師的教導......

本節(jié)閱讀課,是結合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三篇文章——《坐井觀天》《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貫穿起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明辨是非的主題。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遇到問題,該聽誰的呢?

老師抓住繪本閱讀特點,從封面頁讀圖觀察畫面開始??鋸埖谋砬?,讓孩子們感受情緒的表達!通過閱讀的語氣,讓孩子們感受情緒的流轉!分角色誦讀,感受不同動物表達的神態(tài)、動作、語音、語氣!

由閱讀引發(fā)思考,我們的身邊,也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以此感受小兔子的心情。通過畫面邊框的變化,預測故事的進展!
對比前后環(huán)襯——勇敢做自己最開心!

回歸單元教材:《坐井觀天》聽從建議,發(fā)現(xiàn)更廣闊天地,可以聽一聽;
《寒號鳥》聽從勸告,判斷對錯,保護自己;
《我要的是葫蘆》尊重科學規(guī)律......

閱讀交流環(huán)節(jié):該聽誰的?
老師通過歸類字詞的方式,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斷、自己的理由,歸類“該聽的”“不該聽的”“可聽可不聽的”事例。
聽:法律、科學、規(guī)則
可聽可不聽:煮著吃、經(jīng)驗、多穿點、不能玩游戲、筆是寫字的
不聽:————

生活中有太多的選擇,在尊重科學、尊重規(guī)律、尊重法律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判斷,做出合適的選擇。打破慣性思維,享受創(chuàng)意無限的樂趣。

幽默的書還隱含著一個道理:“物為何物并不重要, 物為己所用,方有意義?!?
《天啊!錯啦!》希望讓孩子們知道,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并同時學會尊重別人的選 擇。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在和孩子們一起讀這本書的時候也遵循這個原則,就是允許孩子們說出自 己的意見,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不去統(tǒng)一答案。在此之后的游戲其實也是遵循著這個原則 的。這個簡單的小故事,既有趣味性,又發(fā)人深思。小兔子就是那淘氣可愛的孩子,那頭驢則是 大人的代表,孩子在探索這個未知世界的過程中,很多的天性被大人扼殺掉了。中國孩子的創(chuàng)造 力、想象力比較遜色,與我們的教育方式有著很直接的關系。我們給孩子制定了很多的條條框 框,“你不能這么做,應該......”;我們對孩子呵護過度,“你不敢這么做,不然......”噢!孩子 的思想和行為越來越受局限,越來越小心翼翼,一個天才就被毀掉了!作為家長,我們在孩子成 長的過程中能不能選擇性的說一些“不能、不敢、不要、不許......”這樣的話呢?請給孩子無限的 空間吧。 
通過可愛的動物,搞笑的說法,讓孩子們增加自信,驢子像人類中的大人一樣,經(jīng)常強行或 者把死板的東西壓在孩子們身上。而孩子像兔子一樣,在疑惑,思考,和更多同伴的討論中得出 自己的想法,這個繪本用了不一樣的方式讓孩子領悟到自信的價值所在。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4歲
書評
天啊! 錯啦!
徐萃 著;姬炤華 繪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故事簡單但用心良苦的繪本,阿甲老師推薦的,沒記錯的話,文圖作者是夫妻,創(chuàng)作耗時長達幾年!個人建議學齡前兒童親子閱讀,學齡兒童思維已經(jīng)開始被固化,黑白、原則和界限已經(jīng)很分明,共讀的時候也許會讓大人多了一些無奈和反思……
7歲
書評
天啊! 錯啦!
徐萃 著;姬炤華 繪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寶寶還小,忍不住先自己借來看了,果然名不虛傳,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開始的時候,書的畫外音一直是強調(diào)這是褲衩,戴在頭上做帽子錯啦錯啦,可最后兔子還是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穿法,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讀懂其中的深意……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小時候看的七龍珠,烏龍在神龍面前許愿是一條內(nèi)褲,最后頂在了頭上,讓人忍俊不禁。
7歲
10歲
書評
天啊! 錯啦!
徐萃 著;姬炤華 繪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這本書是新版的原創(chuàng)版,和2011年的美版中文引進版還是有不少變化的。這是一個太好玩的故事啦!由內(nèi)褲入手,確實很能吸引人,想想超人的形象吧。這個故事大人小孩都會喜歡,很荒誕的感覺,不同體型的動物們都戴上這“帽子”。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也讓孩子朦朧得感受到什么是合理的存在。有機會想入英文版,能夠知道夸東西好能有多少種詞可以用:)推薦類似繪本《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
13歲
書評
天啊! 錯啦!
徐萃 著;姬炤華 繪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這本書真的是一本最有趣的關于帽子的書。買回來時我先自己看了一遍,書里圖畫多,文字很少,文字就是在重復“錯啦,這不是帽子”但仔細看圖,卻發(fā)現(xiàn)了好多有趣的地方,先是因為大風把一條褲衩刮到了小兔子的腳邊,小兔子說:這是什么?哦,一頂帽子。他還把他撿到的“帽子”和朋友們分享,朋友們都夸贊“這帽子真棒”。但總有個聲音在那說:嘿,錯啦,這不是帽子!原來是驢子,說出了真相,還用一本書去證明他說的對。當兔子穿上褲衩后,動物朋友們又說,錯啦,這是帽子!最后兔子選擇了聽從自己的決定,就當時帽子吧...
5歲
書評
天啊! 錯啦!
徐萃 著;姬炤華 繪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也是我第一次讀完覺得特別震撼又感動的一本書!怎么會有如此強大的腦洞,真的是超級佩服作者!書的開頭一排衣服晾在晾衣繩上,下面放著桌子椅子,非常自然的開頭,卻在最后完美的呈現(xiàn)在每個小動物的頭上,首尾呼應。這部分最后是給孩子讀完,孩子說出來我才看到的,真的非常用心!
故事的內(nèi)容就是晾衣架上的內(nèi)褲被風吹走了,吹到小兔子頭上,小兔子把它戴在頭上發(fā)現(xiàn)正合適,覺得是一頂帽子,于是它去找了很多小動物給它們帶在頭上去驗證下,這時候旁邊一直有個聲音跟它說這不是帽子,直到它碰到...
6歲
書評
天啊! 錯啦!
徐萃 著;姬炤華 繪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作為原創(chuàng)繪本,絲毫不遜色于國外引進的繪本,據(jù)說作者非常喜歡吳冠中的畫,才可以創(chuàng)作出那么風景如畫的江南小鎮(zhèn)。一陣風吹來,晾在外邊的衣服在開始搖擺不定,其中一個紅褲衩隨風飛走,不偏不倚,落在了一只兔子的頭頂。前后環(huán)襯的設計也別具一格,最后給每個出現(xiàn)過的動物都配了一頂可愛的帽子,有意思。
天啊! 錯啦!
徐萃 著;姬炤華 繪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作者是一對北京夫婦徐萃、姬炤華,這本也是原創(chuàng)繪本中出版歷程最特別的:2008年先是英文版在美國出版,2011年才在國內(nèi)出版,2016年再次修訂。
?
相比國外引進繪本,國內(nèi)原創(chuàng)我購買比例真不多,但這本是看介紹就把我看樂的,立馬推薦給了看看。當兔子遇見褲衩,把它當作“新帽子”帶去森林,小動物們紛紛試戴后夸獎帽子好看、舒服、合意。被穿著另類的驢糾正說:錯拉,這不是帽子,這是褲衩。兔子再嘗試當褲衩穿后又被小動物們批評:天啊,錯啦,那是帽子。最終,兔子還是堅持了合適自己的穿法,那就是...
14歲
14歲
書評
城南舊事
林海音 著 /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3-1“長亭外,古道邊......”《送別》是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中文歌曲,歷經(jīng)幾十年傳唱經(jīng)久不衰,成為經(jīng)典名曲,是城南舊事的主題曲和插曲。她的曲調(diào)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在《城南舊事》中,英子所在的學校送別六年級的同學時 每年都要唱一首相同的《送別》歌,用于表達對畢業(yè)同學的留戀,分別的痛苦。課程開始,老師通過這樣一曲悠揚的歌聲,引出導讀書目。
一本書,一段故事,一段人生,一個世界。
這部自傳體小說,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封面賞析中,懷舊的畫面...
14歲
14歲
書評
時代廣場的蟋蟀
[美]喬治·塞爾登 著;[美]蓋斯·威廉姆斯 繪;傅湘雯 譯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3—1《時代廣場的蟋蟀》作者是喬治·塞爾登。講述了一個有關蟋蟀、老鼠、貓之間友誼的故事,一個有關各種生命之間愛和關懷的故事,一個發(fā)自大自然、滌蕩心弦的音樂之聲的故事。
課程開始,老師引出了書籍的主人公“蟋蟀”,蟋蟀的別名為“秋蟲”,結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甲骨文書寫,連接中外文化知識。有趣的人物關系梳理圖,貓和老鼠也可以成為好朋友?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最為精妙的是老師利用時間軸的梳理方式,為孩子們講述了這段奇妙之旅:音樂家的天賦去回報友情,在得到了尊重和榮譽之后的禁錮,到底向往的...
14歲
14歲
書評
麥克米倫世紀大獎小說典藏本: 時代廣場的蟋蟀
[美]喬治·塞爾登 著;[美]蓋斯·威廉姆斯 繪;傅湘雯 譯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3-3本節(jié)課導讀,以討論為主。
借由文中片段,深入感知,出名?自由?究竟柴斯特會有怎樣的——選擇?
從體會柴斯特的心情,到那憂傷的告別,體會音樂的力量。我們知道了柴斯特的“選擇”。
老師引導學生,由閱讀回歸自身經(jīng)驗,聯(lián)系自己,我們的“選擇”經(jīng)驗 進行分享討論,這是閱讀的從輸入到輸出的升華。
人生總是充滿了選擇,我們總是在不斷地選擇中,有舍去有獲得...
課程結束前的閱讀推薦,預示著我們的閱讀,是結束亦是一個新的開始,《塔克的郊外》,又是一個怎樣的奇妙之旅呢?
天啊! 錯啦!
作者:徐萃 著;姬炤華 繪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11
晴朗星空
晴朗星空
2010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