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國文化繪本。先說說封頁,充滿創(chuàng)意,不同顏色的大米組成一幅山水畫盛于碗中,用手摸上去可以感受到粒粒的觸感。你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筆者其中的意境,似乎在訴說:山水播種的米粒經(jīng)過怎樣的歷程來到我們面前碗中。繪本中的插畫特別精美和逼真,里面很多的場景讓我似乎回到與父母一起勞作的熱火朝天農(nóng)作場景,那么熟悉和真實。但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農(nóng)田耕地越來越少,而這些記憶也成了我們這一輩永恒、不可再現(xiàn)的回憶。我想作者也是在把這種從我們的眼前逐漸消失的文化記錄和保存下來。
第二個與筆者共情點是梯田及少數(shù)民族的豐收節(jié)。今年 國慶期間正好去了貴州月亮山的梯田,那里是山林中的山林,還未真正的開發(fā),房屋都是木房,山峭壁而建。他們的稻谷收割更原始:把稻穗抽出,扎成一困一困,掛起來晾曬。所以佩服于當?shù)厝说那趧谂c智慧,也更加明白一粒米的不易。特別感同于他們十月賀豐收節(jié)的喜悅。
筆者不僅僅停留于一個繪本故事,同時對水稻及相關農(nóng)事做了詳細的科普講解,特別用心。 娃竟然還很認真的跟我一起讀完谷種生長的過程。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插畫的文字太多,太繁雜,低齡兒童估計會讀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