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讀27】今天我看完了《李白的朋友圈》這本書,由西嶺雪寫的。這本書主要講李白的一生,還有他的那些朋友。
他的生平充滿傳奇。出生時,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覺得他是太白金星轉(zhuǎn)世,還有鐵杵磨針典故。他五歲送六甲,十八歲仗劍出游了,此后還三入長安,又經(jīng)幽州之行親眼目睹了朝政的昏聵。后來就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陣營。然后永王李璘又叛變了,所以他就被流放夜郎,最終死得不明不白。最有名的說法就是他醉酒投入江中淹死了。
我覺得他排名第一的朋友不是高適,不是杜甫,而是元元丹丘。當時元丹丘是他的道友,他們一起修煉道法。當時吳指南死了之后,李白和元丹丘一起去悼念了他。李白三入長安,也是一個元旦丘的舉薦,他們感情真的很好。
我覺得李白和高適的感情不是很濃,但是其實也不能算差。但是后來的高適成為渤海侯了,當時李白是階下囚,就很悲傷,他想高適幫他,但是高適也不幫他。也許高適那個地位其實也沒有特別高,或者說他如果去幫李白的話,可能就會被皇帝懷疑之類,或者說高適是通過其他人來幫助李白的,所以李白就有點懷恨的心理吧。
而李白對杜甫其實是沒多大感情的,杜甫為李白寫了差不多30多首詩,完全就是粉絲對偶像的那種狂熱。反之,李白是不對等,對杜甫這個粉絲其實是沒多大在意的,就是回贈杜甫的詩好像不到七八首。后人稱他們?yōu)槔疃?,其實他們才華確實是都是不相上下,但是對方的感情確實是有差別的。
李白是個很傳奇的人。他心高氣傲,總覺得自己是這天下的最厲害的人,那種才華橫溢的才子,就是可以為國家做出很大的貢獻。他對自己其實目標定的太大了,所以他當時沒有實現(xiàn)目標的時候,心里的那種悲傷就很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