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曾經(jīng)一度對《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情有獨鐘。這本書取材于美國的真人真事。女圖書館員堅持送書,每兩周一次,不求報酬。無論刮風(fēng)、大霧、下雨或是嚴(yán)寒, 她依舊如期而至,腳步不停。住在高山上的小男孩卡爾原本對書不感興趣,卻被女圖書館員的堅韌意志所打動,在她的影響下開始閱讀,愛上讀書,看到了大山外面的廣闊世界。
讀這本繪本的時候,推動我和娃翻頁的故事線,就是卡爾對書和閱讀這件事情本身所發(fā)生的一點一滴的改變。
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最開始,卡爾每晚把老母牛趕回家的時候,都能看到姐姐在埋頭讀書,他眼睛斜睨充滿不解,而陪伴在卡爾身邊的那頭老母牛的那種空洞呆板的眼神,更是在卡爾和姐姐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烘托了卡爾此時對書的厭惡甚至是仇視的情緒。
我們還注意到拿著扳手修筑圍欄的卡爾,肢體語言上的緊繃和表情的嚴(yán)肅,而在樹上看書的姐姐確是放松和恬適的。
爸爸為了給姐姐換一本心愛的書,愿意交換卡爾辛苦采摘回來要給媽媽制做漿果派的漿果,爸爸一手拿著漿果,一手輕撫著姐姐的背,對姐姐滿眼的寵溺, 我們看到了爸爸對姐姐讀書的無條件支持,那一刻,我的心好暖好暖。當(dāng)女圖書館離開的時候,此時的卡爾,雙手環(huán)抱在胸前,眼神依然冷冽,這說明他此時對讀書這件事情還是持戒備和懷疑的態(tài)度。
溫暖小屋里,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壁爐旁,屋外被雪壓彎了腰的枝條的巨大近景和山腳下不畏風(fēng)雪,騎馬上山送書的女圖書館的剪影,又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 在女圖書館員把書從門縫里遞給爸爸的時候,我們注意到,外面天昏地暗,風(fēng)雪交加,女圖書館的眼睛都幾乎睜不開了,孩子此時驚呼“女圖書館員該有多冷啊”。
當(dāng)卡爾站在窗前,目送女圖書館漸漸消失的背影,我們在窗戶上看到了卡爾表情的轉(zhuǎn)變,漸漸的,他被觸動了。
潛移默化中,卡爾漸漸愛上了閱讀,初春的時候,還書的女人又來了,卡爾躲在屋內(nèi),雙手藏著身后,豎起耳朵,瞪著眼睛,仔細(xì)的聽著媽媽和女圖書館的對話,這說明,他很在乎。
終于,我們看到了卡爾拿著書,大大方方的站在女圖書館員面前,臉上綻放出燦如艷陽的笑容。我們還發(fā)現(xiàn),正文最后一頁的畫面和封底封面的整體畫面遙相呼應(yīng),封面上彼時摸著狗的卡爾和看書的姐姐格格不入,而正文最后一頁,姐弟倆并排坐在閣樓上,卡爾的凳子傾斜,雙腳搭在欄桿上,以一種最舒服的姿勢和姐姐一起享受看書的時光。這使得畫面靜謐而美好,遠(yuǎn)處的霞光也更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