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小拱
2014
發(fā)布于 2021-01-15 · 圖片6
馬背上的圖書館員,每隔兩周就為居住在高山上的家庭送一次書,風(fēng)雨無阻。作者并沒有直接描述,而是借小男孩的視角來講故事。零星的、側(cè)面的片段匯聚在一起,為讀者拼湊出一個勇敢堅忍的送書人形象,小男孩也被這種力量感染,由“坐不住”變成“小書蟲”。
故事中沒有華麗的贊美之詞,只有“潤物細(xì)無聲”。男孩看著送書人一次次過來,偷偷觀察,心里則默默思考:她為什么要來送書?她想要什么?從認(rèn)為送書人的馬很勇敢,到認(rèn)為送書人很勇敢;從不覺得書有什么好,到主動靠近姐姐,想聽她講書中的故事。這樣的轉(zhuǎn)變,我想,就是送書人做這件事的意義吧!
故事的最后,男孩子終于與送書人有了第一次對話:我很想送你一件禮物!送書人則請男孩為她讀一段,并告訴他:這就夠了。很感動。
另外值得稱道的是,圖畫和故事很配。如同故事里大量的側(cè)面描寫,圖畫也是這樣,從頭至尾我們幾乎看不清這位送書人的樣子,只有一個模糊的形象:騎在馬背上,帶著帽子,高高瘦瘦。唯二的特寫鏡頭是風(fēng)雪夜送書人從窗口把書遞進去,和故事末尾她側(cè)身“接受男孩禮物”。似乎也想表達:你不用知道她的具體樣貌,但始終有這樣一群可敬之人在默默做著一件傳承之事。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2歲
書評
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
[美]希瑟·亨森 著,[美]戴維·斯莫爾 繪,王志庚 譯 /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我和孩子曾經(jīng)一度對《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情有獨鐘。這本書取材于美國的真人真事。女圖書館員堅持送書,每兩周一次,不求報酬。無論刮風(fēng)、大霧、下雨或是嚴(yán)寒, 她依舊如期而至,腳步不停。住在高山上的小男孩卡爾原本對書不感興趣,卻被女圖書館員的堅韌意志所打動,在她的影響下開始閱讀,愛上讀書,看到了大山外面的廣闊世界。

讀這本繪本的時候,推動我和娃翻頁的故事線,就是卡爾對書和閱讀這件事情本身所發(fā)生的一點一滴的改變。

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最開始,卡爾每晚把老母牛趕回家的時候,都能看...
10歲
書評
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
[美]希瑟·亨森 著,[美]戴維·斯莫爾 繪,王志庚 譯 /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在女圖書館員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無論多難 請盡可能多的為孩子提供各種可閱讀的書籍 這一本書 被女圖書館員的行為感動很多次
帶著孩子在雅加達 孩子接觸的中文很少 為了接觸更多中文 為了培養(yǎng)閱讀習(xí)慣 每次從中國回來 行李箱里只有書 各種繪本 各種科普 各種歷史故事 各種人物傳記 …
每次差不多托運三個行李箱 60公斤 手提20公斤 偶爾飛機晚點 就是一手推著行李 一手抱著娃 確實很累 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
每次看見孩子自己坐在書架前 安靜的看書 認(rèn)真的模樣 一...
10歲
書評
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
[美]希瑟·亨森 著,[美]戴維·斯莫爾 繪,王志庚 譯 /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看了這本書,我有3點收獲。

第1點,故事內(nèi)容感人,可以和全年齡段的孩子共讀;

第2點,插圖很美,當(dāng)我們一頁一頁翻讀故事時,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同時可以欣賞到四季景色的變化。還有圖中人物的面部神情,特別有趣。值得注意的是,整本書中對女圖書館員基本沒有臉部的正面圖,我覺得一方面作者是想讓我們和卡爾一樣保持對女圖書館員的好奇,另一方面我覺得這一個女圖書館員也代表了當(dāng)時很多參與這個“馬背上圖書館”項目的眾多女性。唯一一次看到女圖書館員的正面臉部也是在一個暴雪天,太冷了,她把自己裹...
11歲
書評
旁帝經(jīng)典圖畫書系列: 樹上的探險家
[法]旁帝 著; 謝逢蓓 譯 / 接力出版社
這是一本講成長的故事書。
在伊波爾開始旅程之前,一株小苗在她腳邊長出來,上面結(jié)出了一串項鏈、一朵花和一片葉子?;ê腿~子是她探險的必要條件:花為她照亮前行的方向,葉子的影子成為她踏上旅程的一道門(或者一個契機?)。經(jīng)歷一番探險后,天使伊西斯送給她一顆大珍珠,于是伊波爾的項鏈就與媽媽的一模一樣了。我想這是成長的標(biāo)志。因為當(dāng)她回到家后,媽媽為她梳了一個少女發(fā)髻,她從孩子變成少女了。
她在天使的宮殿看向那些大樹,明白了:原來我家的那棵大樹不是整個世界。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萬棵這樣的大樹...
11歲
書評
安野光雅"美麗的數(shù)學(xué)"系列 (全5冊)
[日] 安野光雅 著 / 九州出版社
這套書一共五本,《大搬家》和《奇妙的種子》是安野光雅著繪,另三本作者另有其人,安野光雅只配圖。
這套書跨度比較大,大搬家特別簡單,四到六歲的娃來看都沒問題,講十以內(nèi)的數(shù)字拆分;奇妙的種子則適合一二年級,上升到三位數(shù),涉及到加減混算和簡單的乘法(翻倍);其他三本略難,講邏輯推理,排列組合,階乘,需要娃大點才能看。
三只小豬,講排列組合,用樹形圖梳理整個思維過程,很直觀。帽子戲法是從易到難,前面的概念,六七歲的娃其實也能理解,只有最后兩種情況比較燒腦。壺中的故事講階乘,是這五本里...
11歲
書評
快樂的郵遞員
[英]艾倫·阿爾伯格 著, [英]珍妮特·阿爾伯格 繪, 馬愛農(nóng) 譯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內(nèi)容很豐富,每封信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這一本里就有以“三只小熊”、“杰克與魔豆”、“灰姑娘”等為背景的信的內(nèi)容。細(xì)節(jié)自不必說,郵遞員每送一封信,受到的招待各有不同,符合每位收信人的特點。最開始金發(fā)女孩邀請熊寶寶參加她的生日宴會,最后是金發(fā)女孩生日宴會的場景,小熊也確實在場。前面有灰姑娘和王子度蜜月回來的新聞報導(dǎo),后面跟著寫了他們搬到新家的場景。導(dǎo)讀上會介紹一部分這樣的“彩蛋”,更多的則靠家長和孩子的努力了。當(dāng)然,也不用太刻意,搞得像個任務(wù),失了閱讀的樂趣。常常是看著看著,突然...
11歲
書評
蒲公英數(shù)學(xué)圖畫書23:看圖學(xué)算術(shù)
貴州人民出版社
看圖學(xué)算術(shù),娃以為是數(shù)學(xué)作業(yè)中那種看圖列算式,看過后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本書與這個系列的其他書一樣,遵循著由淺入深的原則,從最簡單的數(shù)與圖一一對應(yīng)開始講起,然后引入奇數(shù)與偶數(shù)的概念。這套書中另有一本專門介紹奇數(shù)與偶數(shù),這里強化此概念,并以圖形與數(shù)進行配對,借機引入另一個思考內(nèi)容:奇數(shù)加奇數(shù),偶數(shù)加偶數(shù),奇數(shù)加偶數(shù),其和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
一直到這里,都是小朋友能理解的范疇。當(dāng)引入三角數(shù)、平方數(shù)時,我們只能暫時中斷。超綱的內(nèi)容,以后再看吧。
11歲
書評
山居鳥日記
鈴木守 / 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在深山開辟了一塊地,和家人一起,建造木屋,留了一塊田種時令蔬菜,還可以觀察森林里的鳥兒,真讓人羨慕!
故事的時間線是從冬天開始,跨越四季。同一個視角,同一片地,同一座木屋,同一家人,由于時間不同,天氣不同,光線不同,樹木的狀態(tài)不同,周圍的鳥兒不同,人與鳥兒各自做的事情也不同,像一幅流動的畫面。
作者在每一篇的右側(cè)畫面上標(biāo)注出不同鳥兒在做什么,這些都是特定時間里最真實的活動,難怪被稱之為“日記”。以圖畫的方式表達出來,每一副都是一個小故事。所以這本書的內(nèi)容量其實非常大。
單...
11歲
書評
旁帝經(jīng)典圖畫書系列: 我的山谷
[法]克勞德·旁帝 著繪,魏舒 譯 /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這本書,大愛!我覺得,作者心中一定有一個很愛的地方,這種感情特別強烈,所以才有這樣一個故事。字里行間,滿滿的情緒,我很容易感受到。
撲哧卟嚕出生時的那段特別打動我:爸爸又把我接了過來抱在手上,他向世界、星辰和月亮介紹我——這是我剛剛降生的孩子,他叫撲哧卟嚕。整個世界都看見了我,我也看見了整個世界,它是那么悠遠遼闊。天空在上,山谷在下,我的家就在其中。這是轉(zhuǎn)譯過來的文字,我猜原文一定更美。
看這本書之前,我對作者的印象是“天馬行空”、“想象驚人”。但當(dāng)我看到故事里歐蘇梅-宋的兩...
11歲
書評
誰跟在我后面
(美)凱洛格 著,張喆 譯 / 貴州人民出版社
一個腦洞大開的故事。但要深挖其意義,很難。只能說博孩子一笑。我注意到,這本書雖然歸為史蒂文凱洛格的幻想系列,但他只參與了“圖”的部分,文字內(nèi)容是由瑪格麗特瑪希寫的。幸虧最近在有意識的關(guān)注每個繪本的作者。所以,我覺得這本是比不上這個系列的其他幾本的。即便說能讓孩子高興就好,但這本書僅僅是時效特別短的那類“高興”。個人感覺。
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
作者:[美]希瑟·亨森 著,[美]戴維·斯莫爾 繪,王志庚 譯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07
喬小拱
喬小拱
2014
作者熱門分享
《中國神話繪本》閱讀筆記  贊13 · 收藏59 · 評論19
蟬及拓展  贊24 · 收藏49 · 評論16
我們的身體——新玩法  贊11 · 收藏31 · 評論1
陪玩樂高的一點反思  贊10 · 收藏20 · 評論6
《一座島嶼的100年》讀書記  贊6 · 收藏17 · 評論2
月亮冰激凌  贊7 · 收藏9 · 評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