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計劃

瀏覽397.2萬 · 日志975 · 想法626 · 問答80
寫日志
11歲
想法
總結四升五暑假學習之三:執(zhí)行計劃 為啥很多人喜歡報打卡營、陪跑營等各種營吧。知道要做什么,知道要怎么做,就是做不到,呃,我好像最開始執(zhí)行力就還算好,沒有拖延癥,現在在雞娃的過程變得更好了。所以在這里拋磚引玉,分享一些個人的體會吧。 第一,項目制完成任務。 要把一項任務堅持做下去,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成就感。那沒有成就感怎么辦?自己找唄! 我最早制定計劃是喜歡把每個任務從暑假頭攤到暑假尾,后來發(fā)現這個成就感不高,而且萬一中間有事,可能導致很多任務最后留個尾巴,想想就煩人。所以現在能短平快的都采取短期項目制。 比如五哥語基八章,16天完成,完成后就可以扔掉。比如學而思秘籍,不做則已,一做就是一周每天做三章,一周做完一本。這種做完可以讓娃抱著拍個照,發(fā)小花生,娃就會覺得自己棒棒噠,后續(xù)就更容易堅持下去。 當然有些任務就是每天做的,比如背單詞、計算、默寫、背誦,那就放在每天必做,但依然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階段性成果。比如,一本計算練習做完了,背單詞堅持100天了,背誦完七年級古詩文了。 項目制的優(yōu)點是讓娃通過階段性的任務完成,體會到推進任務的快樂。 第二,合理安排媽媽陪雞時間,抓大放小。 有時候堅持不下去,更多是媽媽的問題,媽媽累了,媽媽懶了,怎么辦?任何一件事情要想持續(xù)的干下去,最重要的是不能太累。 所以作為媽媽,我們要抓大放小。比如暑假,我覺得數學是最重要的,但我也沒有時間看完樂讀的視頻課,那就自己掃掃樂讀的課堂筆記,比視頻課高效很多,而且躺床上都能做。看完就可以自信滿滿地給娃答疑了。 再比如我覺得五哥也很好,但我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看視頻看文本了,那就放手,讓娃自己看,我只負責檢查作業(yè)。訂正作業(yè)的時候看娃哪里不懂,一起看看答案。 小粉的英語語法,也是讓娃自己看書,自己做題,自己批改,把錯題標出來。晚上我和她一起過錯題,不懂的語法怎么辦?問chatgpt唄。 挑重要的做,挑能做的做,實在做不了的,那就接受。有多大碗,吃多少飯。 第三,安排的作業(yè)都要檢查,重視錯題。 這個在第二點也提過了,你可以不陪上課,但一定要檢查作業(yè)。檢查作業(yè)的目的是讓娃知道你對作業(yè)的重視,了解娃的學習情況,幫助她查漏補缺,把不懂的搞懂,把不熟的練熟。如果一項任務分給你做,但沒有任何人去檢查你做的效果,你能保證持續(xù)地認真地做下去嗎? 還有就是重視錯題,錯題不復習,相當于沒做。在時間有限只能二選一的情況下,我寧可復習錯題,也不會開始新課。 第四,每天列計劃,打勾完成。 我不喜歡時間表排的滿滿的樣子,都是把要做的任務列出來,娃自己去做。我只會建議,精力旺盛腦子清楚的時候,優(yōu)先做數學,腦子迷糊的時候,做語文英語。 媽媽掌握大方向就好了,不是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多讓娃選擇,多讓娃做主。 第五,每周check進度,調整優(yōu)化。 每周末要看一下這周任務的完成情況,哪些按計劃推進,哪些滯后,為什么?比如我7月份以為五哥可以很快看完,結果發(fā)現,同時上了樂讀數學+英語精度后,五哥根本沒時間做,那就往后放。 到8月份去做樂讀復習的時候,又發(fā)現復習的效率很高,提前完成了,那就把五哥的加進來。 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數,那些高優(yōu)先級的完成怎么樣了? 項目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要根據進度去調整優(yōu)化。如果最終有些事情做不完,也別糾結,畢竟你也沒閑著,該做的都做了,沒做完那就是資源不夠,要么時間不夠,要么娃效率低。如果真的特別想完成,那就和娃聊聊,看能不能加時間。如果覺得暑假還想多休息,那就放一放。 反正凡事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你想要什么,你愿意付出什么,然后接受結果。最忌諱又要馬跑,又不讓馬吃草,最后馬沒吃草跑不動,又反過來叨叨馬。 第六,所有資料都要定制化處理,不要生搬硬套。 娃一年級的時候我有強迫癥,總覺得要做就從頭做到尾,現在想想覺得自己是傻子。不管是練習冊也好,網盤資源也好,課也好,最重要的是根據娃的情況,做定制化處理。比如做一本計算冊子,簡單的部分已經很熟練了,那就直接跳過;比如五哥語基,詩詞欣賞現在還早著,那就先不做;比如市北書和練習冊,有些章節(jié)掌握的很好了,那題目就少做點,不熟悉的部分就多做點。不要太糾結于這本書一定要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做完,那是強迫癥! 自雞為什么效率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定制化,根據娃現在的狀態(tài),查漏補缺,而不是像去學校上學,不管是撐了,還是餓的要死,都給你一份飯菜。 執(zhí)行部分差不多就這些了,也歡迎大家來補充。謝謝!
5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