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有啥不一樣
跟孩子如何聊生死?
我來說說
寫日志
10歲
想法
想不起來什么時候,娃已經(jīng)懂生死了。
他比較小的時候,雖然知道那么回事,但感覺并不清晰,所以只是會單純的說所有人都會老都會死。雖然我對這個字很坦然,但周圍的人還是很忌諱的,所以我跟他說,在別人面前不要說這個字。
大些之后,感情豐富了起來。每每聊到以后,都會眼眶變紅,說不想媽媽變老,希望永遠和媽媽在一起?!靶枰谷幻鎸ι馈边@句話他是懂的,但其實連我都做不到坦然。
曾親子共讀《生命不息》。作者傳達給我們的意思是,生命是一代又一代延續(xù)相傳,死不是分離,而是化作了精神的傳遞。雖然有離...
12歲
想法
女兒幼兒園的時候,就用花草樹木跟她聊起了世間萬物都有出生~生長~成熟~消亡的過程,每次一聊起這個話題,她就會哭……
一年年過去,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而失去的也越來越多,植物的死亡,寵物的死亡,加上去年清明節(jié)前,外公去世,她漸漸明白了這個事實。不管人在不在身邊,而愛是不會消亡的……
這是幾天前,她和我的對話:

前言有很多……
妞:媽媽,以后你死了,會變成一個小baby到別人肚子里嗎?
我:也許會,也許不會……我有可能變成一棵樹??,一棵草,一朵花……
妞:我希望你是一朵花,漂...
6 5 1
11歲
想法
孩子6周歲沒有很深入地聊過這個話題。有一段時間孩子經(jīng)常會問家人,大家會不會死,死了會怎么樣。為了撫慰她,我告訴她死掉就跟你沒出生時的感覺是一樣的,不快樂也不痛苦,這沒有什么,不用害怕。
等孩子大了我也許會給她看美劇This is us,昨天剛看到凱文告訴孩子們什么是生死,他給了孩子們一張畫,表示人生,起初是空白的,因為出生成長有了色彩,死亡并不代表滅亡,那些色彩還在這張紙上。雖然這段話沒有根本解決對死亡的恐懼,但的確是一種安慰
9歲
想法
參與默哀,講了講為什么降半旗,一起閱讀了幾本關(guān)于生命、死亡的繪本。

以下內(nèi)容主要轉(zhuǎn)自幼師口袋的一篇公號文,覺得很不錯。 4月4日是清明節(jié),也是全國哀悼日。

1.什么是全國哀悼日?

當(dāng)國家遇到了可怕的災(zāi)難或有重要的人物逝世時,國家會舉行全國性的哀悼活動,來寄托人們的哀思,這個日子就是全國...
10歲
想法
記得,前年大伯去世,女兒看那么多人在哭,各種儀式,第一次見此情景的女兒,有了很多疑問:為什么會哭?為什么要燒紙錢?人死了就永遠見不到了嗎?媽媽會不會死?自己會不會死?及什么時候死?且從此,對死亡有了思考。
作為母親的我,沒有回避,很坦然的告訴她: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每個人都會死亡,雖然人死了,但他會變成天上那顆最亮的星星,時時刻刻陪伴著我們,在黑夜,為我們指引方向,不要迷路……
就像《獅子王》電影里木法沙對兒子辛巴說的:獅子死后化作塵土,滋養(yǎng)著草木,草木被食草動物吃掉,而獅子...
9歲
想法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見機行事,穿插性第回和孩子談一點。
讀書是遇到的生死方面就不說了,
更重要是在生活中,在我們身邊。
目前,感覺孩子只是對生死有個概念,但人具體是怎么死的,死后去了哪里,孩子還不是太清楚。
譬如,給孩子爺爺修建墓地,照片分享在家族群里,我給孩子看,告訴孩子,那叫墳?zāi)?,是你爺爺老了(死了)以后,要去的地方,孩子就好奇,那到時,爺爺怎么進去呢?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并不清楚,人死后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等等,但他知道人是會死的,最近,孩子爺爺病危(癌癥晚期),隊友今天飛回去...
10歲
14歲
想法
你是一個特殊的孩子,與眾不同的孩子,你注定要為世界帶來你的影響力。和你在一起成長的孩子,每一個都會帶著不同的影響力。你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密碼,都有自己的超能力。——渡渡鳥

媽媽,老奶奶躺那里干什么?
她睡著了
我想去看看
別去了,她醒不過來了
老奶奶去世,我給孩子講了《爺爺變成了幽靈》《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獾的禮物》。她喜歡第一本。
爺爺真的變成了幽靈嗎?你會不會變成幽靈?

我們活著的時候,不會變泥土,也不會變幽靈,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珍貴。我們來這個星球的目的是...
6歲
7歲
想法
可以給孩子一起讀讀這本書我的小問題: 生和死
13歲
想法
和孩子第一次聊生死應(yīng)該是我外婆去世的時候,當(dāng)然只是簡單的講述了一下為什么阿太以后都不回來了,畢竟還小!沒過多久,出來一部電影叫《尋夢環(huán)游記》,小朋友很有感觸,后來特意借來了繪本,讀了很多次,聊聊生死問題,也聊到中國的清明節(jié),對已逝的親人的祭典,應(yīng)該是似懂非懂,但我想慢慢他總會明白的!
11歲
想法
之前跟小糯一起讀過《我的小問題》第一輯,里面有本《生和死》,讀完了問他覺得人死后會去哪里?是天堂,輪回,還是什么也沒有了?他說死了就什么也沒有啦。
可能是年紀(jì)小,也可能是情感上比較鈍,貌似他對死亡并不是太擔(dān)心,跟他說過一次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終點,活著的時候好好生活享受當(dāng)下就好,似乎他也就不再糾結(jié),也許只有真正經(jīng)歷過親人的離開,才會更明白這意味著什么。我的小問題(第1輯+第2輯)(共20冊)
11歲
想法
我家小朋友關(guān)于生死的糾結(jié)大概是三四歲之間。當(dāng)時總在問自己是否會死,媽媽是否會死,每日心事重重的樣子。后來找了些繪本給她讀了,跟她解釋了生命的必然,聊了親情不會因為生死而隔斷,即便媽媽不在了,也一定永遠愛著她。也跟她聊了生命的意義,不應(yīng)該在于長短,應(yīng)在于是否快樂,是否活的有意義。感覺嘮叨了好一陣之后,她還是有些釋然了,漸漸就不太糾結(jié)于此了。活了100萬次的貓 爺爺變成了幽靈 蘇菲的杰作
2歲
9歲
想法
去年偶然間借了本.《一片葉子落下來》,讀了四五遍給我家兩個小朋友聽。聽完并沒有太多直接的感觸。

過了很久后,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小姐姐突然跟我說,恐龍雖然滅絕了,但是生命卻是永恒的。

我很驚訝,這種哲理,是怎么有感而發(fā)的呢? 她說《一片葉子落下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對于生死這種話題,對孩子就得坦誠相告,不必遮掩。但不必太過直白。一片葉子落下來
13歲
想法
兒子虛八歲了,最近總是問我:媽媽,人死了會去哪里?到底有沒有一個另外的世界?有一次,他仔細地看著我說:媽媽,你臉上有一顆痣,我要記住你的特點,這樣我到天堂才能找到你。然后又很認(rèn)真地說:媽媽,我們約好天堂門口見啊,你記住了??!我聽完瞬間淚目……我也總想,人死后到底會去哪里?希望有另一個世界,還可以和兒子相遇,生生世世地相遇。
8歲
想法
跟孩子如何聊生死呢?
我家孩子也就三歲吧,他也問什么是生死,我們一般都說的是生理現(xiàn)象,人體是熱乎的,喘氣的就是活著的。人體冰冷,不會呼吸了,那就死去了?,F(xiàn)在孩子可能還理解不了太深刻的道理,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理解吧。
12歲
想法
跟孩子如何談生死?
回答,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在全世界爆發(fā),是人類的災(zāi)難,從這次病毒開始,和孩子一起了解這次病毒,告訴孩子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后,首先攻擊的是人體的肺部,導(dǎo)致人無法呼吸,甚至?xí)ド?,珍惜生命?/span>
14歲
想法
我家還沒有特別和孩子聊過關(guān)于生與死之間的事,不過每次看電影,里面有人離開她都會哭的稀里嘩啦。
孩子可能還小,沒有體會過身邊人離開的那種悲傷。
這些年我經(jīng)歷過很多,大多數(shù)都是年邁的老人去世,對于死亡,還是有敬畏
8歲
想法
如何和孩子聊生死。
今天早上起來,孩子就問起了生死。主要是我們念了一首示兒的古詩,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解釋起來還是非常難得,無法給孩子解釋的清除,只有孩子年紀(jì)大一些,生活閱歷多一些,孩子才能理解,才能真正明白。
8歲
想法
孩子現(xiàn)在還小,他還完全不理解死亡的含義,以為死了就是看不到了,還不能理解失去的痛苦,還不知道什么是生命的最終歸宿。我打算等孩子再大一點,給他講一講相關(guān)的繪本,讓他慢慢對生命有更多體會和敬畏,珍惜生命。
11歲
11歲
想法
聽了關(guān)于死亡的繪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