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要帶好娃,全家該如何分工
家里老人提供了哪些幫助?
我來說說
寫日志
10歲
想法
家里和爺爺奶奶同住。爺爺奶奶包攬了全部家務(wù),買菜做飯打掃房間。疫情之前還會在我們都沒空的時候幫忙接送幼兒園與興趣班。
認字是爺爺奶奶教的,整套四五快讀,在小班期間教完了。具體什么時候教的,我還真說不清楚。??因為只要我和爸爸在家,小孩都是跟著我們玩。也許是早上起床后,也許是幼兒園放學后我們還沒下班那個時間。
突然想起來,乘法表和背唐詩好像也是爺爺教的。
之前幼兒園是三點半放學,放學后一般爺爺會帶小朋友體育場運動,保證戶外時間。大概到六點左右回家。
24 16 23
10歲
想法
去年的時候家里老人在,負責挺多的,做飯,洗衣,拖地,給她安排接完孩子帶去運動,我回去就會先陪孩子玩一下,然后吃飯,婆婆會做很多好吃的,想吃的她不會還去學,有一次想吃姥姥做的蘿卜丸子了,發(fā)視頻我媽說步驟,我婆婆聽著,第二天回去,婆婆就做好了。有人幫忙也是幸福。
晚上我陪孩子讀書的時候,婆婆就自己看電視,只要不干涉我教育孩子,相處的很好。
9歲
想法
我工作最忙的那幾個月娃不在身邊,家里四位老人帶他。那段時間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娃還完成了識字、識數(shù)等基礎(chǔ)積累。英語也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了很大的興趣。比如娃的識字主要得益于姥姥指讀、爺爺逛街讀廣告牌;識數(shù)是奶奶教的,數(shù)手指、樓梯,念車牌什么的;還有就是姥爺用小黑板指著漢字和數(shù)字讓娃念。英語基本都抓瞎,姥姥稍微會一點,但也不敢給娃教,所以就交給點讀筆了。帶娃真的很累,特別感謝四位老人的付出!
8 4 4
11歲
想法
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會把孩子送去老人家,但是他們只負責吃飽,其他一概不管。
養(yǎng)成的好習慣全部作廢,早上睡懶覺老人也不叫起來因為這樣自己落得清閑。晚上10點老人自己睡去放孩子在旁邊干什么都不知道,幾點睡著也不確定。
學習目標我列成表格,交代好完成一個畫一項,一周以后回來表格完全空白說看不懂。孩子看ipad的時間明顯增加,相冊里一堆自拍照,我說起來老人就推卸責任說他們管不了。
而且說吃飽吧,暴飲暴食,經(jīng)常生病,每次去必發(fā)燒。我要不是趕工每天兩點都不睡,根本不會把孩子放給老人,太無奈...
2 3 10
13歲
想法
我們家里是分工合作:爺爺奶奶一個禮拜,主要負責接送孩子,還有負責一頓晚餐。外公外婆一個禮拜,從鄉(xiāng)下過來住我們家,所以要負責孩子的接送工作,還會為我們打掃衛(wèi)生,準備一日三餐!真得非常感謝爸爸媽媽們,讓我們更加輕松!
10 4 1
10歲
想法
在婆婆眼中孩子讀書太多就容易不聽父母的話,所以婆婆在育兒上毫無用處,時不時的把我們讀完的書自說自話送給她的親戚,送鄰居。打聽我們上了什么課出去吹牛,公公更是把家里當旅館,呵呵呵。婆婆燒飯洗衣如此而已,當初為了不買婚房說家務(wù)全包也是忽悠了,這個算盤真的是打的太好了!
5 3 2
15歲
想法
我懷孕的那年,我和老公同時考上了博,然后在我斷奶之后,把寶寶留在老家爸媽帶,我和老公才能按時順利完成了學業(yè)。之后,寶寶三周歲時,回到上海讀幼兒園,我爸媽便一路跟來幫忙帶娃?,F(xiàn)在娃讀小學,也是上午老公送娃,放學爸媽去接娃。我爸會開車,學校離家有半小時車程,所以有個會開車的老爸真的太重要了!疫情期間娃在家,也全靠爸媽開著她,否則上網(wǎng)時間完全是不可控的。

真心在上海這樣節(jié)奏緊張的大城市,家里沒有老人帶孩子,我們雙職工完全是沒轍的,真的對爸媽非常的感激!

...
我未離職前,家里只要妞在,便有老人在,雙方父母都對帶娃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除開家務(wù)活不用我們操心以外,外公外婆自動擔起了智力開發(fā)的重任并樂在其中,充當人肉百科全書、玩具修理師??妞不到一歲便開始親子閱讀、看書認字??而回家先寫完作業(yè)再玩則來自奶奶的教導。
7 1 1
14歲
想法
家里有姥姥,主要負責后勤,買菜煮飯。
自從生娃,有意識的減少了工作上投入,職業(yè)前半生高峰已過,后半生但求無過不求有功,娃的成長只有一次,陪著娃長大就好。所以工作上也盡量選擇時間自由的。
小的時候更注重對娃習慣的培養(yǎng),家長以身作則,不玩游戲不看肥皂劇,留心積累更適合娃的養(yǎng)育經(jīng)驗。當娃習慣建立后,其實即使你在外上班,娃也會自我管理。
4 1 3
7歲
12歲
想法
我們是三代同堂,爺爺奶奶沒什么文化!在家主要包攬孩子的吃喝玩!家有倆娃,大的上小一,多少獨立些,學習上的事情他自己也能知道要怎樣學,但也要爺爺奶奶監(jiān)督!主要是白天的網(wǎng)課!小的,快2歲了,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總愛往外跑,出去了就不回來的那種!有了爺爺奶奶的照顧,我們才能安心上班!
10歲
想法
姥姥除了一日三餐,上午陪娃做數(shù)學題,下午陪娃讀《我會自己讀》,玩耍時間給娃播放傾聽者音頻。傍晚開電腦給娃接視頻上英語課。中午和傍晚還要分別溜娃兩小時。
姥姥學會用傾聽者,點讀筆,翻譯筆了,簡單的香蕉蘋果蝴蝶單詞也會了,自然拼讀會了,能指出娃的拼讀錯誤。上網(wǎng)課開電腦進騰訊會議沒問題。陪娃游泳姥姥先會游了。雞娃的路上姥姥進步最大
11歲
想法
娃上幼兒園之前,家里一直有老人同住,外公外婆打主力,累了就回去休息一陣,換爺爺奶奶輪值。
娃1歲以前,外公外婆在家主要就是白天陪娃、一日三餐和家庭衛(wèi)生。等到娃1歲,30+年基礎(chǔ)教育教齡的外公外婆就開始啟蒙,識字數(shù)數(shù),娃樂在其中,識字無數(shù);2歲開始古詩啟蒙,4個月背了近40首古詩,愛好保持至今,大大降低了后來跟詩經(jīng)宋詞和聲律啟蒙的難度。
3歲以后,娃爸娃媽可以獨立接送幼兒園,家中老人也就解放了,盡情享受屬于他們的自在時光。
11歲
想法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非常感謝他們。我和隊友以及孩子的生活起居都是他們在照顧。回家就有熱飯吃,衣服也會幫我們洗掉,打掃衛(wèi)生,照顧娃什么的。

這樣我和隊友才可以安心工作,也有了雞娃和休息的時間。我家老人從不會多話說我們什么,所以我覺得還是幸福的
想法
自己上班的那段時間,先是外婆和奶奶一起帶娃。目的是為了在外婆的陪同下讓奶奶熟悉周邊的環(huán)境和帶娃的生活,也就是過渡一下。后來外婆就回老家了,我們農(nóng)村的觀念是要奶奶帶孫子,外婆是沒有義務(wù)帶外孫子的。
娃奶奶沒上過學,不識字,出門很怕,何況是離家千公里之外的異鄉(xiāng)。我也很怕只有她和娃兩個人在家。有一次下班回家早,在小區(qū)樓下看見娃和奶奶,只見娃奶奶一臉的落寞,兩眼無神地看著遠處,娃則被奶奶緊緊地抱在懷里……我猛然醒悟娃奶奶一個人在家里帶娃的日子很難挨,而娃也會被緊張不安的奶奶保護地沒有...
16歲
想法
目前是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外婆承擔了買菜做飯以及所有的家務(wù),家務(wù)方面不需要費心,為我們上班族和小家分擔了很多!很感激父母的辛勞付出!
但是和老人住一起的話其實也會派生很多問題,比如老人的過多干涉會在孩子的教育效果上有折扣,老人過于在乎孩子的吃飯問題等等,反而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
個人覺得最好是和父母同住一個小區(qū),有時上班忙碌可以解決吃飯問題,以及孩子的托管,其他的盡量自己來處理,雖然會很忙很累,但也就是這十幾年的時間。目前的目標是為此而奮斗!
9歲
想法
家里老人沒有提供任何幫助,唯一的幫助是娃出生前十來天和娃出生后三個月,這期間請保姆,把孩子爺爺接過來給我做伴,隊友不放心我和孩子單獨與保姆相處。

就那,當時老人還時常鬧著要回去,后面想都不用想,帶娃就我一個人,自己一手帶大。
11歲
想法
婆婆爺爺都是老師,婆婆現(xiàn)在退休帶娃,爺爺放假會從老家過來。
平時婆婆負責做飯和洗衣服。疫情期間每天按我提前寫好的學習清單監(jiān)督娃讀書,娃英語可以自己讀,語文繪本和數(shù)學題婆婆陪著做。
爺爺過來的話會帶著做題學拼音這些。
4歲
12歲
想法
爸爸看不到人影,幾乎各學科課內(nèi)外都落到我頭上。周末的接送也是我。家里的老人主要負責吃喝,偶爾幫忙接送一下。爺爺奶奶是中學退休老師,心理上強悍慣了,喜歡自己做主,讓人聽他們的。但是思想上又比較落伍,也不愿意學習了解各種最新動態(tài)。在一起確實壓抑。沒辦法,又想享受老人提供的便利,又不得不忍受他們的情感壓制。
9歲
想法
自從我生了娃,我爸媽直接全面結(jié)束工作。
在家?guī)臀規(guī)?。目?周9個月,前面4周8個月都是我爸媽幫我們帶,晚上一個人睡小床也和我爸媽一起。一個月見幾次概率,我們只負責付各種興趣班錢。因為買的樓上樓下,所以照顧較為方便。燒飯我媽,接送我爸。報了9門興趣班。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輸出,也沒看過一本繪本,上了200多節(jié)線上,英語還是很差。可能我們之前除了帶他各種出去玩,和金錢方便,其他都沒什么幫助
這個月才開始接力。晚上開始和我們睡樓上。早上起來彈了鋼琴,下樓吃早飯,我爸媽送娃去上學。晚上...
6歲
9歲
想法
家里是奶奶過來幫忙帶娃,因為兩個娃,又給我媽在我們小區(qū)租了個房子,白天兩個老人帶兩個娃,姐姐是外婆接送幼兒園,妹妹是奶奶帶,外婆白天會來搭把手。
兩個人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讓我心無旁騖的上班,畢竟家里人,帶的也放心。
平時她們也會想著法子陪玩,陪下棋,陪讀繪本,陪數(shù)數(shù)。。。
感謝她們的辛勤付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