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小涅的書評:28
10歲
書評
魔奇魔奇樹
[日]齊藤隆介 文;[日]瀧平二郎 圖;彭懿 譯 / 新星出版社
齊藤隆介一貫的繪本風格,如《星星久兒》,讀到眼中噙淚,也深得孩子心。用善意和愛貫穿的故事,還有那被愛而激發(fā)的勇氣,都是這人世間,最彌足珍貴的禮物。這本又不同于《星星久兒》,其間還夾雜著讓孩子害怕又著迷的“恐懼”,孩子邊聽邊藏到被窩,時不時又探出頭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也真是讓人焦心,好在結(jié)局是好的,不再如久兒那般讓人沉浸于悲傷的無法自拔,爺爺?shù)牟『昧?,豆太呢,也還是那個依然不敢在夜里一個人去上廁所的男孩,這又不真實的還原了孩子的螺旋式成長足跡么?而yo小朋友呢,也憶起了自己某天夜里一個人走到爺爺家的情形。勇敢自然是值得驕傲的,可是呢,害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10歲
書評
我的幸運一天
【日】慶子·凱薩茲 著;吳小紅 譯 /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這本書給予的最大啟示一定是:世上從來沒有飛不走的幸運,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警惕貪念,也善用智慧。
10歲
書評
貝尼都會干什么
(德) 威爾弗里德·蓋博哈特 著;(德) 威爾弗里德·蓋博哈特 繪;王瑩 譯 /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一本幻想和現(xiàn)實結(jié)合的如此惟妙惟肖的書籍,一個如此懂得兒童心理的作家!孩子都是在幻想中長大的,我也看著自己的女兒每天拿著家里的圍裙批在身上假扮成冰雪公主飛奔的游戲,樂此不疲。珍惜這一切吧,也許有朝一日,變成大人的我們會將帶來無限歡樂的幻想能力隨著生活的磨礪而消磨殆盡。
10歲
書評
中國神話繪本(全10冊)
歪歪兔童書館 / 海豚出版社
放在一堆書下面,意圖等她滿了四歲再開始給小兒童看神話故事。沒想到她自己找了出來要讀。一套十本,按照時間順序,脈絡(luò)很清晰,小小孩可以理解的角度娓娓道來,今天我們看了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小朋友也是興趣濃厚,我自己這方面的書讀的也不多,正好也給自己漲了知識。
10歲
書評
百歲童謠(全五冊)
山曼 /編,陶文杰、李全華、秦建敏、顧域樹、鄭凱軍、諸春根 /繪 / 貴州人民出版社
所謂的經(jīng)典之美,就是這樣的吧。還清晰的記得小朋友蹣跚學步時,就坐在懷中和她共讀著這些傳統(tǒng)的民俗童謠。每一首都有著濃重的地方色彩,配上絕佳的插圖,也不要說小朋友喜歡,連大人都是讀不膩看不膩啊。
10歲
書評
中國年原創(chuàng)圖畫書系列(珍藏版)
烏克麗麗 著;中文 譯 /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從我的角度看,語言有點啰嗦。畫面也談不上美。但小朋友實在是喜歡,特別是《拜年嘍》這一本,對于壓歲錢的由來,祟的故事,既害怕又著迷。很多中華傳統(tǒng)的典故融入進了書里面,對于傳統(tǒng)文化啟蒙還是不錯的一套書目。
10歲
書評
小兔湯姆系列 第一輯:湯姆挨罰
(法) 克斯多夫·勒·馬斯尼 著;(法) 瑪麗-阿利娜·巴文 繪;梅莉 譯 / 海燕出版社
小朋友最近很喜歡湯姆系列。細想下,的確跟她的生活很貼近了。挨罰,住院等都是于孩子來說未知的恐懼。而每次看完小妹妹那本,臉上總是露出向往的表情,來一句“媽媽你給我生個小妹妹吧~”她迷戀于此,今天甚至因我沒有選湯姆系列把我大罵了一頓...
10歲
書評
安徒生童話全集
(丹) 安徒生 著;任溶溶 譯 /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和小朋友正式開啟經(jīng)典童話故事集了。當初斥巨資買下的這本百年珍藏版,實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任溶溶翻譯,和迪士尼的版本比高了不是一個兩個層級。語言優(yōu)美,用辭精準,故事尊重原版,收藏的故事實在是太全面了,甚至很多小時候都沒看過的。
10歲
書評
Usborne My First Reading Library: The Daydreamer
Retold by Kate Davies;Illustrated by Kate Sheppard / Usborne
常在想,學語言如果僅局限于開口說和做題的層面,實在是太捉襟見肘。反思自己的求學過程,就算專八都以挺好的成績通過,我卻越來越發(fā)覺自己依然沒有學好英語。而語言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定是那塊最好的敲門磚。最近一階段小朋友愛上了my first reading library系列,里面的故事經(jīng)典又新奇。今天我們讀到這本daydreamer,看到最后一句“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我遙想到我的孩子就算身處這應(yīng)試教育體制,以后做到這樣一個題目,能回憶起孩提時坐于母親身邊曾讀到的這樣的一個故事,這一句普通句子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遙遠的故事,那是多么寶貴的體驗。
10歲
書評
我們的世界
[瑞典] 伊娃·卡爾森 著;[瑞典] 艾米麗·奧斯特格倫 繪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的書,帶著信任感收入,也是一本越讀越有滋味的書。文字非常簡單。設(shè)計和細節(jié)也入微。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狹義到廣義。甚至讓我想起《天鵝》”里面的那句話:“世界很大,安娜很小”。的確,世界那么大,我們卻很小。煩惱憂愁來臨時,如果可以跳脫出來站在高處去看問題,那就什么都不是事兒了吧。這是童書給予成人的啟示。
10歲
書評
DK兒童百科全書
英國DK出版社 著;吳越 譯 /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曾經(jīng),大約兩歲左右的時候,一度很迷戀這本書。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沒看,如今又被小朋友找出來,變成了近一周幾乎日日要讀的書。 在游戲房時她說:媽媽,書架上那些書我都不喜歡了。我只想看那本可以看一整天的書! 是呀,可以看一整天的書。小朋友目前感興趣的話題為動物類(其實只對恐龍和綿羊感興趣)、藝術(shù)類。讀書從來不帶任何目的,如今的她,也開始自發(fā)看這些知識類的了。
10歲
書評
阿莫的生病日
[美]菲利普·斯蒂德 文,[美]埃琳·斯蒂德 圖,阿甲 譯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小朋友發(fā)燒了。從書架上選了這本。 “你和阿莫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我們都生病了。” 這本書今天打動我們的地方在于“友誼”,讀完和小朋友討論了下朋友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yo說zyc如果沒來上學我也會很想他的,我們一點都不想分開呢!上幼兒園了,人際交往的確是很重要的一課呢,朋友之間怎么的相處方式,沖突了又該怎樣解決,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0歲
書評
一個孩子的詩園
作者: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譯者:漪然 / 湖北美術(shù)出版社
yo大概一歲多的時候收入囊中,實在是被書中插圖迷得神魂顛倒。后來又看了漪然的故事和經(jīng)歷,對這本書更是多生出了幾分好感。除卻yo牙牙學語階段稍微讀過一兩次。今天算是正式給她第一次閱讀。當然,也是小朋友自己從書架上選出來的,說:“媽媽,今天,我要讀這本厚厚的書。” 讀到《海盜的故事》,她問:“媽媽,什么是流浪?” 真是個好難的問題。又問“什么是咆哮?什么是吼叫?” 輪番演繹之后不免心生感激,這個時代讓我們有大把機會接觸優(yōu)質(zhì)資源,這樣的一本高質(zhì)量兒童詩集,對小朋友的語言豐富度,美的感受,想象力引導,都是極其寶貴的學習途徑。
10歲
書評
瞧這一家子
(英) 黛比·葛莉歐利 著;孫沁 譯;趙菁 校 / 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
看哭了的一本繪本。故事線從平淡到驚奇,不同物種之間的關(guān)愛,不管別人冷言冷語卻依然熱心幫助別人,這是龍媽媽用身體力行教給孩子的。 孩子從里面看到了媽媽的溫暖陪伴,小企鵝和龍一家的溫馨氛圍;給予父母的啟示我想一定更大,父母給予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愛心與時間。
10歲
書評
妹妹住院了
[日]筒井賴子 著; [日]林明子 繪; 季穎 譯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
這本書是在我拿出《今天是什么日子》后yo說要看的。又是同一個繪者,孩子的感覺是多么敏銳。林明子的書,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非常喜愛,每一本都是愉快的親子閱讀,簡單的生活場景,卻滿是家庭之愛。這本更是適合家有兩個女兒的去看。姐姐對妹妹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所有的一切,有了愛,就有了光輝。
10歲
書評
親愛的小魚
[法]安德烈·德昂 文圖;余治瑩 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許久未讀的書。拿出來和小朋友敘敘舊。 她欣喜的撫摸著,當我讀起名字時,她說:媽媽,我以為是《月亮,你好嗎?》 我驚訝之極,德昂的作品,畫風相似,連三歲孩童都是有欣賞能力的。 簡單的文字,唯美的片,卻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親子閱讀的意義所在,不正如此,去感受美去激起情感。帶著小朋友領(lǐng)略繪本的世界,是最真實的童年回憶。
10歲
書評
討厭黑夜的席奶奶
[美]凱利·杜蘭·瑞安 文;[美]阿諾德·洛貝爾 圖;林良 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一本值得深思的書。昨天,小朋友跟我說:媽媽,我和席奶奶一樣討厭黑夜。 每次睡覺之前她都會表達出希望我們把廁所的燈開著可以亮一點,每次爸爸都會拒絕她,我其實更多的是回憶起自己兒時也怕黑夜的某段時光,想來很多孩子都會有那樣的一段時光吧,雖然因為不想和爸爸起沖突而跟她反復(fù)說睡覺了就該是黑黑的啊,但其實這樣的害怕近在咫尺,她自己想出了不錯的解決方案,我們是否應(yīng)該去接受她的這個合理的要求呢?而不是一味的去否定她。
10歲
書評
風吹到烏鎮(zhèn)時累了
曹文軒 著;(塞爾維亞) 亞歷山大·佐洛蒂奇 繪 / 天天出版社
小盆友今天翻看了當時去烏鎮(zhèn)拍的照片,于是我拿出這本出來讀。 文字難度感覺已經(jīng)適合小學中低年級,畫面卻細膩生動,也具有震撼的視覺效果,可看性很高。閱讀過程yo對畫面很感興趣,但是不懂的詞匯太多了,所以小朋友一直在提問。 小朋友的提問詞匯:散了架;沮喪;積蓄;桶(圖畫提問);枯死;生命的盡頭
10歲
書評
喂, 小螞蟻
[美]菲利普·胡斯, [美]漢娜·胡斯 文; [美]黛比·蒂莉 圖; 漪然 譯 /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yo昨天踩死了一只西瓜蟲。于是拿出這本好久未看的繪本跟她共讀,關(guān)乎生命教育,也關(guān)乎換位思考。 “如果我是你,你是我,你會希望我怎么做?”這樣一句如歌詞般的臺詞,是觸發(fā)我最多的,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有那么多的想當然,如果多些換位思考,少些抱怨吐槽,生活會輕松不少吧。 而對于生命教育,我總是覺得不論動物或植物,不是迫不得已,我們不該理所應(yīng)當利用高等生物的權(quán)利去欺壓他們。從小也會告知她每一顆小草生命的珍貴,一個懂得了憐憫的孩子才能獲得站在不同角度看世界的能力。她這次的行為引發(fā)我警覺,也跟她深聊數(shù)次,潛移默化的啟發(fā)相信是最好的解決途徑,
10歲
書評
種棵小樹陪著你
(瑞士)南希·艾拉·瓦爾克-屠伊 文;(德)瑪倫·布利斯瓦特 圖;余荃 譯 /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看書名,原以為很平淡的一本書,讀完卻在心中涌出暖流。就如書的封底上寫著:兩棵樹的成長歷程,詮釋堅持和陪伴的意義。 可以理解成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也可以理解為二胎子女關(guān)系,里面的互助,不放棄,都是如此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