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眼花繚亂的酒器(1)

2013-4-26 15:11 原創(chuàng) · 圖片8

常常去博物館看到很多漂亮的青銅器,他們除了有精美的外形和雕飾,還有奇奇怪怪的名字,但又都是一個用途,那就是古代酒器——酒器又分盛酒的大型酒器和飲酒的酒器,相當于今天的酒杯。怎么辨認它們和區(qū)分它們呢? 

盛酒的酒器,尤其是上古時期,主要用于裝酒獻給家族或人類的祖先,即祭祀,所以,古人對盛酒器十分講究,留存到今天,都成了珍貴的藝術品。 

尊,最早是敞口、高頸、圈足的大型盛酒器,上面常常裝飾有動物的形象,于是有了犧尊、象尊、龍虎尊等。后來,尊漸漸變成酒器的總名,可以說,凡是酒器都可以稱為尊。 

壺,是現(xiàn)在都保留的名稱,但又不是今天的水壺(今天的水壺更像古代的“盉”,后面會講到)。古代作為盛酒器的壺,是長頸、大肚子、圈足(圓座),有的有提梁或蓋。 

卣(yǒu),這個酒器可能只能在博物館里看到了。它是一種橢圓形的大扁壺,有蓋有提梁。(看圖有木有像現(xiàn)在的軍壺或旅行用的水壺?) 

彝,是方形或長方形,有蓋,有的還有耳?!墩f文》中解釋:彝,宗廟常器也。即彝代表宗廟祭祀時所用的各種禮器。 

罍(léi),也是一種大型盛酒器,有圓有方,大肚子,有的口大,有的口小;和壺不同,罍是短頸。 

缶(fǒu),也寫作“缻”,和前面的盛酒器不同,是陶制的。大概是因為這種酒器主要產于秦地,當時那里的采礦與冶煉比內地落后,所以酒器也是燒陶制造。 

說起缶(缻),自然會想起一篇古文《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為什么秦王會生氣拒絕呢?因為第一,缶作為一種樂器,當時在其他國家,主要是平民百姓的娛樂工具;第二,缶作為一種酒器呢,又只有在經濟落后的秦地才使用。所以,藺相如要秦王用缶來演奏,其實是在譏諷秦王。作為一國之君,當然不能答應。 
 

牛角獸面紋尊

春秋晚期:動物紋壺

西周早期的卣(中國國家博物館)

方彝

克罍,銘文上記載了西周天子封“克”于燕地的事件。(首都博物館)

鎏金銅缶(上海博物館)


回應2 舉報
收藏
12年前
這種酒器里面能存放多少呢?又能放置多久呢?
時間長了酒精會和器皿發(fā)生化學反應嗎?
12年前
Huanglifree 這種酒器里面能存放多少呢?又能放置多久呢? 時間長了酒精會和器皿發(fā)生化學反應...
我到博物館里看了實物,這些容器都是相當大的,相當于大花瓶或中型壇子。因為那時酒是純天然糧食發(fā)酵的,所以存放時間長些也沒有問題,就是糧食也未必有那么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黏土小飛俠
黏土小飛俠
作者熱門日志
清明的民俗(1)蕩秋千  贊2 · 收藏3 · 評論6
太和殿上的仙人走獸  贊2 · 評論9
和大家分享:童年的九個秘密  贊2 · 收藏2 · 評論6
向孩子學習旅行  收藏4 · 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