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網
帶孩子讀書學英語的地方
下載App
公眾號
登錄
注冊
首頁
閱讀打卡
英語啟蒙
精華專題
寫日志
回到頂部
黏土小飛俠
花友號207645
發(fā)私信
關注
關注
8
粉絲
10
獲贊和收藏
41
書架
0
讀過
0
書評
0
書單
0
日志
78
想法
TA的收藏
3
黏土小飛俠
日志
草原上跳舞的女孩
津巴布韋,一群女孩正在草原上跳傳統(tǒng)舞。盡管在非洲,津巴布韋的識字率已經算較高的,但這些女孩子的上學機會也仍然少于男孩子。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因為老師們的工資被拖欠,津巴布韋曾一度關閉所有的學校。(...
贊
收藏
評論
黏土小飛俠
日志
石燈籠在日本
昨天見一個網友發(fā)了一些在日本奈良的照片,其中他悄悄拍下的一間奈良民居小院打動了我。如果說把歐式的別墅和日式的小院放在我面前,我可能還是會選擇后者。其實,內心里是覺得后者更加接近中國建筑的理想狀態(tài)。? ...
贊
收藏
2
黏土小飛俠
日志
正在學肚皮舞的埃及小女孩
這個埃及小女孩正在從媽媽那里學習跳肚皮舞。盡管在埃及,很多婦女都十分崇拜那些著名的肚皮舞舞蹈家,但是,很有趣的是,她們卻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肚皮舞舞者。(攝影師?Jochem?Wijnands)...
贊
收藏
評論
黏土小飛俠
日志
一個神奇的瓷壺
看到一個神奇的瓷壺,它的樣子十分古怪,雖然有些殘缺,卻是國家二級文物,十分珍貴。最重要的是,從這把瓷壺上體現出來的古人智慧和生活情趣,讓我十分佩服和神往。? 這個壺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下腹部的兩個孔...
贊
收藏
評論
黏土小飛俠
日志
扇子的有趣歷史(2)
那么手柄居中的扇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魏晉南北朝時期,竹扇的手柄大多已經移到扇面中間。便面開始越來越少。手柄居中的扇子,因為扇面呈圓形,所以被統(tǒng)稱為團扇。團扇的扇面有的是羽毛的,有的是絲絹帛...
贊
收藏
評論
黏土小飛俠
日志
今天還有地方在用這樣的扇子嗎?
昨天又看到一張圖,是一張壁畫,東漢的,上面出現的就是那時的扇子,又叫“便面”,前面提到過的:扇子的有趣歷史(1)http://www.nydsk.cn/view_40728.html? ...
贊
收藏
1
黏土小飛俠
日志
這也是一種親子旅行的方式
昨天深夜,開始看張克群的《八面來風》。張是高曉松的媽媽,梁思成的學生。出生于德國,成長于中國。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就是她在高曉松兄妹很小的時候,就告訴孩子們:“這世界不止眼前的茍且,還...
2
1
2
黏土小飛俠
日志
青銅鼎上的虎噬人紋
上次去國家博物館,正好是青銅器展,認真看了一圈,最后看到這個大鼎。這個大鼎非常有名,在我們小時候的教科書中,它被叫做“司母戊鼎”,現場說明它應該叫“后母戊鼎”。? 先說說它名字的由來和變更的原因(我不...
贊
1
2
黏土小飛俠
日志
扇子的有趣歷史(1)
夏天來了,天氣漸熱,有些公共場所已經打開了涼氣空調——現在用扇子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不禁想起小時候夏夜乘涼時,幾乎人人手持蒲扇的情景。? 早在遠古部落時代,就已經有扇子了,那時的扇子其實就是寬大的植物...
贊
收藏
1
黏土小飛俠
日志
龍華古寺的雀替
這次去上海,應一個朋友的邀請,幫助拍攝了兩座古寺,真如寺和龍華寺。江南的寺院是另一種風格,有很多細節(jié)都非常有趣,當然也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新知識。比如這個龍華寺牌樓上的“雀替”。? 雀替是中國古建筑的特色...
1
收藏
4
黏土小飛俠
日志
來自huanglifree的答案,她太棒了!
昨天,我在專欄里寫道在上海和西塘看到的屋脊頂端小鳥狀的雕刻,因為在北方是沒有看到,所以想請教一下江南的朋友。今天一大早收到@huanglifree?的解答,太幫了,也太感謝了。這是她的詳細回答,分享給...
1
收藏
2
黏土小飛俠
日志
武漢-上海-西塘旅行歸來
這次出行的時間很長,半個月了,一路走,一路拍,積累了很多圖片。拍照片是很好的觀察方式,這個過程會促使我發(fā)現更多有趣的知識。比如,這次在上海和西塘,都看到屋脊頂端有這樣的雕刻,在北方是沒有看到的,它是只...
贊
收藏
1
黏土小飛俠
日志
有趣的中國古建屋頂
離開北京,在路上了。這兩天拍了幾座古寺,不是北京明清風格類型的,是兩湖一帶楚地風格的。很俊俏,圖片還在整理中。? 今天難得上網來,正好看到一直想集納的: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形式。而且圖解得非常清晰。趕緊...
2
1
2
黏土小飛俠
日志
出發(fā)前把電子書分享給大家
要離開北京大半個月,輾轉湖北、上海、浙江和江蘇。真擔心在路上不那么方便更新,我希望能把在路上發(fā)現的新知識和大家分享。? 走之前,我做好了這本電子書。算一個總結。鏈接地址在這里:http://www.x...
1
收藏
4
黏土小飛俠
日志
吊床上的秘魯孩子
在中南美,這樣的吊床十分有用,孩子們睡在這樣的吊床中,可以保護避免受到蛇,螞蟻等雨林毒蟲的傷害,它的透氣性也能防止因為高溫潮濕氣候而帶來的皮膚疾病。(photo?by?Edwen?A.?Franken...
贊
收藏
評論
黏土小飛俠
日志
那些眼花繚亂的酒器(2)
昨天去了一趟國家博物館,很高興拍了好多想要的圖片。又進一步認識了一下美麗的青銅器酒器。? 上次是盛酒的器具,現在該喝酒的器皿了。? 首先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爵,它是古代飲酒器的通名,深腹,前邊有流酒的槽...
贊
收藏
評論
黏土小飛俠
日志
那些眼花繚亂的酒器(1)
常常去博物館看到很多漂亮的青銅器,他們除了有精美的外形和雕飾,還有奇奇怪怪的名字,但又都是一個用途,那就是古代酒器——酒器又分盛酒的大型酒器和飲酒的酒器,相當于今天的酒杯。怎么辨認它們和區(qū)分它們呢??...
贊
收藏
2
黏土小飛俠
日志
瑪雅的女孩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州一帶有近100萬說瑪雅語的土著。政府為學校配備了雙語老師,使這些瑪雅的孩子在學校里還會學習到西班牙語,并鼓勵她們提高西班牙語技能,降低輟學率,將來會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photo?b...
贊
收藏
評論
黏土小飛俠
日志
古人一日兩餐的講究
古人一天吃兩餐,每餐飯都有不同的名字。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陽在天空的位置來判斷時間——太陽在東南角的時刻為隅中,朝食要在隅中之前進行,叫“食時”,相當于現在早上9點左右。? 第二頓飯叫...
贊
收藏
3
黏土小飛俠
日志
古人的餐具和古漢語
那,古代人吃飯的食具是什么樣子的呢?它們都有哪些奇怪的名字呢?? 簡單查了一下,古人的“碗”還真的有很多種呢,和現在差別比較大的就有:簋(念“軌”音)、簠(念“府”音)、豆、簞等。? 簋,形狀很像大碗...
贊
收藏
2
<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作者熱門日志
清明的民俗(1)蕩秋千
贊2 · 收藏3 · 評論6
太和殿上的仙人走獸
贊2 · 評論9
清明的民俗(2):踏青、風箏與戴柳
贊5 · 收藏3 · 評論3
和大家分享:童年的九個秘密
贊2 · 收藏2 · 評論6
向孩子學習旅行
收藏4 · 評論5
九德之鳥——孔雀紋
評論8
關注小花生網公眾號
百萬訂閱、精華推薦
下載小花生App
閱讀打卡、經驗分享
英語學習攻略
英語啟蒙
自然拼讀
分級閱讀
章節(jié)書閱讀
英語水平測試
學科輔導方法
大語文
數學
歷史地理
科學
運動
藝術
教育成長經驗
素質培養(yǎng)
閱讀習慣培養(yǎng)
兒童健康
親子生活
關于小花生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友情鏈接
免責聲明
商務合作
建議反饋
下載小花生APP
關注小花生公眾號
?2022 小花生
滬ICP備09005969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2022101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