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2015
2009
2017-9-12 15:02 原創(chuàng) · 圖片10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題引:前兩年,微信朋友中間傳過一篇文章,叫做《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幸?!?,取文中的一個例子來看。

“上學時,一個女同學趁小長假到外地與男朋友小聚。聽說她是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的硬座去的,同學忍不住說了句:我要是她男朋友,一定給她買臥鋪!

沒想到此話傳到該同學耳朵里,讓她很難受。雖然幸福要靠每個人自己心理調(diào)節(jié),但是自己也要學會不去驚擾別人的幸福?!?/p>

作為旁觀者,或許自以為道破真相的一句話到底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這本獲得凱迪克銀獎的繪本《Ben’s Trumpet》(本的小號)。

一、《本的小號》簡介: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作者:Rachel Isadora。

故事梗概:本是個黑人男孩,他喜歡小號,總是在放學后坐在Zig Zag Jazz Club(曲折爵士樂俱樂部)旁邊的逃生通道,聽里面的音樂演奏,他最喜歡的是小號,并常常假裝拿著小號參與到演奏中去。他每天感受著音樂,想象著為家人演奏。在他被小號手稱贊之后,他被一群糖果店出來的孩子嘲笑,并擊中事實——你手里什么都沒有。就在傷心關(guān)頭,又是小號手,將他帶入了俱樂部,并遞給了他一把小號。

看這本書的時候,幾個畫面深深觸動了我。

二、細品故事:

1、一個冷漠的世界

畫面1: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畫面2: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畫面1和畫面2中,本忘情地吹著小號,但此時是否有人欣賞呢?

圖1中,奶奶、媽媽、甚至嬰兒弟弟都是一副愁眉不展,自顧自的架勢;

圖2,應為家中頂梁柱的那個男人,卻表情木然地在和朋友玩著紙牌。

我問兒子:本是否演奏出了聲音?

他答:沒有,因為他手里沒有號。

問:他的父母是否欣賞他的小號呢?

答:他們聽不到,各忙各的。

本在街角聽爵士樂俱樂部演奏,聽到忘情處,以手為號加入演奏時,他遭遇了另外一種聲音: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糖果店門前的一群小孩問本“嘿!小子!你干什么呢?”

本回答“我在吹小號”

那群孩子說“你瘋了嗎?你手里根本沒有小號!”

他們大笑個沒完。

看到這兒的時候,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也許冷漠并不是最厲害的殺手,所謂道破簡單的事實,卻有時候更能夠澆熄心中的火焰。或許本的執(zhí)著在別人眼里有些奇怪,還有些傻傻地看不到真相,那些看起來聰明的孩子道明真相并無情地嘲笑他——對他們而言,嘲笑只是瞬間的消遣,但是如果沒有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或許澆熄的將是本一生的熱情,自此將本推入無情的現(xiàn)實懸崖。

果然……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本把兩只手插進兜里,慢慢地走回了家。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本再一次坐在門廊注視著俱樂部閃爍的燈光時,他坐了很長的時間,但卻只是看著……

我問兒子:這次本為什么只是看著呢?

兒子答:他沒有帶自己的小號?!鋵嵤怯行√柕?,有一把想象的小號,但是因為別人的嘲笑,他把小號弄爛了。

兒子問我,媽媽,本為什么就不買一把小號呢?想象的小號爛了,他可以買一把真正的小號???

我告訴他,你看看小男孩幾天如一日地只有一套衣服,他的家里空空的,嬰兒甚至沒有自己的嬰兒床,本只能用想象的小號,是為什么呢?

兒子恍然說“哦,他們太窮了?!?/p>

親愛的孩子,我想你暫時還不能理解我并沒有說出的原因:一個放學很晚不回家的小孩,一個癡迷音樂以至于在逃生通道睡著的小孩,沒有人在乎,沒有人尋找;在家奶奶、媽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或者發(fā)呆,小嬰兒都沒有人看護照顧;作為家庭頂梁柱的父親只是沉溺于朋友的牌局——他們有誰發(fā)現(xiàn)了男孩的愛好,又有誰會在乎呢?更別提什么為他買把小號了?!@本黑白色調(diào)的繪本,也正是描摹出了這個默然的世界的顏色。

但是這個世界真的就如此冷漠了嗎?

2、黑白世界的溫情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當本坐在門廊的時候,有人說“我喜歡你的號”。

他居然就是那位俱樂部的號手。沒有嘲笑,沒有嫌棄一個不回家的小孩坐在門廊擋路,他只是用他的心,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孩的動作背后的熱愛,看到了那把并不存在的小號。

而本心灰意冷地坐在門廊長久的凝望時,又是他恰好出現(xiàn),問本“為何不吹你的號了呢?”

當本心碎道出“我沒有號”的時候,他又敏銳地嗅到了本夢想的幾近破滅,并在此時,帶他吹起了一把真正的小號。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讓我們看看,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是啊,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是一語將一個脆弱的現(xiàn)實擊破,把人推下懸崖?還是看到一個美好的向往,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把夢想托上云端呢?

三、把愛傳下去

看到過這樣一個公益廣告視頻:“泰國感人廣告,超級催淚實拍”,講述的是一位包子鋪老板,在看到一個偷了藥店藥品的小孩挨打時,伸出援手,送之以藥和食物。在某天他突然病倒時,他的女兒面對高額的醫(yī)藥費一籌莫展,而此時收到了醫(yī)院的“0賬單”,賬單上有主治醫(yī)生的簽字:“所有費用在30年前已支付,以三包止痛藥和一包蔬菜湯”。

一個看似維護事實的言行,有可能會毀掉一個人;一個善舉,一個暖心的幫助,對于自己來說并不是多大的事兒,但或許對于另外一個人卻似暖陽,似一場及時雨,作為一個金色的印記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言語之毒?亦或心靈之藥?在這個似乎人人都有了發(fā)言權(quán)的網(wǎng)絡(luò)時代,你會如何選擇呢?

繪本欣賞: 推下懸崖亦或托上云端?——《本的小號》

后記:做這個公眾號,寫這些文字,似乎從來沒有想過具體什么目的。開始只是想把讀書時一些感動我的東西記錄下來,并從中尋求自己的成長吧。直到有一天,我遇到這個問題“你是否相信文字可以改變世界”。我又想到了我的初衷,我的點滴收獲記錄下來,即使看到的人不多,但我想,或許通過我的記錄,會讓哪怕只有少些人愛上讀書,愛上讀好書,這就是一點改變。如果愿意如此做的人多了,那么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愿意選擇為別人的努力喝彩而非冷眼旁觀甚至投諸以語言之毒。如果是這樣,我想,文字就是在這樣改變著世界。

文/晨光微曉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quán)。


回應 舉報
收藏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