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中午,我們第二次出院了。
第二次化療,從8月15日開始到8月17日結束,和第一次一樣歷時三天。劑量卻小了很多,所以Cake的反應也很小。
本想在醫(yī)院里待到骨髓抑制期結束,但兩次血常規(guī)的結果相差不大,醫(yī)生說,出院吧,再住下去只會升上來。
我并不很懂,但明白賴下去也不是辦法,要給需要的病人讓出房間。而且cake精神很好,遂戰(zhàn)戰(zhàn)兢兢出院。
今天,是出院的第三天了。Cake挺開心,要自己吃飯,手上臉上衣服上到處是飯粒;要看電視,拿著遙控器跑來跑去;要看書,一本接一本地拿到沙發(fā)上;,要打掃衛(wèi)生,拖著掃帚與簸箕,踢著垃圾桶。我惟愿他一直這么開心下去。
從七月初得知病情到現在,兩個月了。Cake童鞋從十四個月長到了十六個月,懂得了好多事情,聽懂好多話。牙齒在醫(yī)院里冒出來很多,還是不會自己走路,站不穩(wěn),走路搖搖晃晃,婆婆之前一直擔心這病會對他走路有影響。醫(yī)生說是骨頭里也有的緣故,病好了自然就好了。
同病區(qū)有個看起來七八歲大的男孩子,總是被媽媽抱著去做各種檢查,我起初還不懂為什么總是抱著,后來婆婆和他們混熟了,得知原來男孩子生病后已經不會走路了,現在好多了,能下地走來走去,只是還和正常孩子有些差距。
不要緊,慢慢就會好的,那個媽媽安慰我婆婆。那個從來只有她自己陪伴著兒子的媽媽,他們住在走廊的加床上,兒子睡病床,她自己就睡在病床邊的躺椅上,我很少見到他們身邊有別人,幾乎大部分時間只有媽媽和兒子,這個偉大的媽媽,我要向她致敬。
某天早晨,我乘電梯,同電梯里有兩個媽媽討論孩子的病情。我起初羨慕她們,羨慕她們的孩子生的一般的病,真好。直到她們談起化療,我才明白我們差不多。我很敬佩她們,因為我從她們的言談中聽出擔心與心疼,但沒聽出抱怨與憤怒。
既然生了病,總要治呀,這是我在醫(yī)院里聽到的最多的話。
有一天,我去醫(yī)務部開疾病證明,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年輕的父親。醫(yī)務部的老師問他,病歷上的2天是什么意思。他說,是孩子出生2天就送來醫(yī)院了。現在住了兩個多月了,錢都花了八萬多了(或十八萬多,我沒聽清),但沒辦法,孩子生病了總要治呀。他笑著說,苦笑中帶著疲憊與堅強,一位偉大的父親。
我知道每個笑容的平靜與堅強背后,都有心酸與痛苦的眼淚。但最要緊的,我們一邊流淚,一邊繼續(xù)朝前走。
是啊,既來之,則安之。
順著生命的軌跡,一路向前。條條大路通羅馬,殊途同歸。
真的,回頭看看,我們一直走在美好的路上。
未來也是。
感謝神讓Cake與所有的孩子們健康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