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半的時候第一次做測試,已記錄:一分鐘讀懂Star閱讀測試|四歲半GE3.1
六月初,距離上次測試半年之后,我們又做了一次測試。(再不寫這篇帖子就又快要到下次五歲半的測試了)
總共花費:
金錢:8元(淘寶單次)
時間:14分鐘(默讀做題,因此速度比上次的22分鐘顯著提高)。
條件:雪糕一支(物質(zhì)獎勵不可少)
測試結(jié)果
說來慚愧,五歲前的那一周我們其實做了兩次測試。第一次測試結(jié)果3.5,我有點意外:半年前3.1,怎么現(xiàn)在才3.5?這半年也做過不少RAZ K的題啊。于是隔天換賬號重測了一次(心疼Joy一秒鐘)。結(jié)果3.6。大概就是這個水平,就還是以第一次3.5為準吧。
兩次結(jié)果的接近能否說明測試的準確度???
不能。
只能說明:作為家長,我不自覺掉進了“追求分數(shù)”的坑里??
測完第二次我終于反思,是不是過于注重結(jié)果而忘記初心。測評結(jié)果是幫孩子選書的參考,不是水平測試!
另,SR的題庫比我想象的小,我們兩次測試重復的題目大概有15-20%。所以還是以第一次測試結(jié)果來參考。
測試過程
依然選擇了GK階段的賬號來開啟測試。簡單梳理一下14分鐘的測試過程。
娃還不知道要被虐了,十分興致勃勃,甚至要求自己操作電腦來做題。于是讓她使用觸摸板,還挺順手。
一來就是五道詞匯題(我猜是初步根據(jù)詞匯初步定級)。
最簡單的ankle居然做錯,又居然連amending和competent都做對了……
然后判斷故事類型,以及sequence題。
--4分鐘
篇幅開始變長。How is the setting important? 一看就知道她做不對
娃開始扒拉她本就不多的頭發(fā)。
做錯了,回退難度,篇幅又變短。題目果然非常的“自適應”啊!
--6分鐘
又遇到順序題,開始亂選。
--8分鐘
娃開始抱怨:太久了。
詞匯又錯了一題members。這次倒不是簡單的詞匯題,需要結(jié)合上下文的指代和語境。估計G4難度。
--9分鐘
How does the visit to the bookstore change Piper? 嚴重超過認知?;?span style="color:rgb(0,82,255);">整整一分鐘
做這題還做錯了。繼續(xù)撥拉她本就不多的頭發(fā)。--10分鐘
幾個細節(jié)題,找答案,需要耐心就能做對。
--11分鐘
五感題,簡單,但是題干有點長。
娃開始玩掛繩。問我什么時候結(jié)束
--12分鐘
開始吃手,要堅持不住了?。?!
--14分鐘
最后一題又轉(zhuǎn)回詞匯。迅速結(jié)束戰(zhàn)斗。
...娃也終于吃上了想吃的雪糕??
題型和結(jié)果簡單分析
需要看SR測試詳細題型和報告解析的請移步上一篇。
果然強項是Vocabulary 98。
Skill details看小分,Sequence和Structural Analysis 偏低。
拿手的依然是上次總結(jié)過的詞匯題、文學題、修辭題。比如問“文中哪句話是/不是生活中會真實發(fā)生的”,娃每次都能準確判斷出來。修辭題也比較容易,例如“給了一段色彩的描述文字,問這段話在描寫什么感官”,能理解題義就可以做對,
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還有(我稱之為)五感題,歸類屬于understanding author's craft。問文章中哪個詞表現(xiàn)了某事物的五感特征,聽、聞、看、觸等。例如讀完一小段話,問which word tells how the tacos taste? which sentence tells how the buttons sound? 基本上能讀懂文章都比較不會出錯。
受認知限制,需要結(jié)合常識進行推理的sequence題型是我們最弱的,一到“what will probably happen next?”這種,娃只能讀懂“字面意思”無法進一步推理作答,就只能拽頭發(fā)了
這次測試就是這樣啦,半年四個月后再來分享第三次測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