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淪為一場比賽,最起碼的是:你得擁有自己的勝負標準。
從生下來開始,我們便毫不知情的被卷入一場持續(xù)時間很長的比賽怪圈。
比誰最先學(xué)會翻身,誰最先學(xué)會走路,誰最先會說話。進入幼兒園開始,比誰的小紅花多,誰更招幼兒園阿姨喜歡。上學(xué)后比誰的成績好,誰的特長多,誰又考上了更好的大學(xué)。畢業(yè)后,誰找到了年薪多少的工作,找到了一個多么優(yōu)秀的伴侶,在什么樣的國家,住著什么樣的房子,開著什么樣的車,給父母買了幾套房,幾輛車,每年環(huán)游世界多少次。
隔壁老王的孩子真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痛,他怎么可以那么優(yōu)秀,那么讓我們無地自容呢。就連達爾文也無情的說“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法則??墒撬^的優(yōu)劣標準究竟掌握在了誰的手中?是爛大街的普世成功學(xué)嗎?
在一個人還沒有形成自己為穩(wěn)固的價值觀之前,是很容易被普世成功學(xué)任意擺布的,因為沒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與評判標準,自然認為大家都在追求的東西就是值得追求的,大家都說好的東西,那它又能壞到哪里去?如果大家都在追求年薪百萬的光鮮工作,你卻在追求你清貧快活的藝術(shù)人生,那你看起來真的是又傻又二又天真呢。就算你是骨子里的天才藝術(shù)家,但是由于你不穩(wěn)固的價值觀,很輕易的就會隱藏自己內(nèi)心真正所向,朝著別人的標準動搖并靠攏。
活在群居的社會里,就別指望它是真空的,你總是會自覺與不自覺的去和別人比較,以及被別人拿來當(dāng)做坐標比較。所以,你必須建立自己的勝負標準。你認定你追求的生活就是你想要的,并且是于你而言最好的,那你還會拿自己并不是那么想得到的東西去和別人正擁有的東西比較嗎?你還會害怕那些閑雜人等對你的評判嗎?
如果你摯愛寫作,那么你就去拼命的寫作,哪怕寫作讓你每日只能吃上粗茶淡飯,你也義無反顧的愛它,你贏的標準就是又多寫了多少讓自己滿意的文字??膳碌氖牵耗阋贿呄硎苓@寫作帶給你的滿足感,一邊吃著粗茶淡飯,一邊又跟你某個開公司的同學(xué)去比誰掙得多。
如果你決定要嫁給一個有錢人,哪怕沒有感情,只要物質(zhì)生活能夠優(yōu)越就行,那你就堅定的去嫁給有錢人,你贏的標準就是你的物質(zhì)生活又得到了多少程度的提高。可怕的是,你嫁給了有錢人,又不甘心過一輩子沒有愛情的生活,又懷念大學(xué)的純真初戀,羨慕平凡夫妻的柴米油鹽。
如果你決定要做一份高薪的工作,哪怕工作辛苦,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工作內(nèi)容不是你最喜歡的,那你就堅定的去做這份高薪的工作,你贏的標準就是你的工資又打敗了多少同齡人??膳碌氖牵阋贿吥弥咝?,一邊又不甘心把自己的青春就這么的賣錢。
如果你決定要做一個全職媽媽,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時刻,哪怕和社會脫節(jié),哪怕整日孩子衣食住行瑣事不斷,你就堅定的去做你的全職媽媽,你贏的標準就是你的家庭和孩子被你打理的多么緊緊有條。可怕的是,你一邊作著全職媽媽,一邊又羨慕朋友在職場的如魚得水,不甘心自己的才華就這樣埋沒。
我們?yōu)槭裁磿谂c他人的比較中去沮喪,去追逐,去糾結(jié),最后讓自己精疲力盡,心力交瘁,我想也就是因為我們對于自己內(nèi)心的堅持還不夠穩(wěn)固有力。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自己正走在那條路上,哪里還會有那些毫無頭緒的亦步亦趨,盲目追逐與自怨自艾呢?
如果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大家都在一條賽道上從起點跑向終點。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人,其他的都是跑在你前面的或者落在你后面的普通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跑得是不是開心滿意,你和誰有過交集,你是不是穿著自己最喜歡的比賽服,是不是用了自己最擅長的姿勢,是不是踏著最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有沒有路過你想要看一看的風(fēng)景,是不是跑完了對你而言最值得的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