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包子爸在廚房里做飯,我在客廳寫稿。
突然聽到姐弟倆起了爭執(zhí)。
然后爭執(zhí)持續(xù)了沒多久,弟弟就哭著來找我告狀了。
原來姐弟倆在搶一個藍色的水杯。
那個水杯是小籠包上幼兒園小班時候用的。
弟弟不知道從哪里翻出來了,便興沖沖地拿著讓奶奶灌滿了水。
可就在他抱著水杯喝得正高興的時候,被姐姐看到了。
在姐姐心里,這可是自己上小班時候用過的?。?/span>
現(xiàn)在竟然被別人拿走了!那是必須搶回來的啊!
于是,戰(zhàn)火便瞬間點燃了!
大致了解了情況后,我把姐弟倆都攬在面前,說,“媽媽看到,這里只有一只藍色的杯子,但是小籠包和小湯圓都想要!”
弟弟含著眼淚,難忍傷心,“這是我先拿的,姐姐搶走了!”
姐姐緊緊抱著水杯,也很委屈:“可是這個杯子是我小班時候用的,是我的。”
“嗯,媽媽覺得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這真是個難題!
這樣吧,我們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先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好不好?”
一聽要玩游戲,姐弟倆頓時都止住了哽咽。
我開始給兩個小家伙說游戲規(guī)則:“我們今天玩的這個游戲,名字叫做復(fù)讀機。
就是由兩個人分別向媽媽說一說剛才發(fā)生的事情。一個人說的時候,另一個人就要做這個人的復(fù)讀機,重復(fù)他說的話。
注意哦,這里要一字不動的重復(fù),不能隨意改動,也不能反駁。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保留下來,最后再討論。聽明白嗎?“
兩人點點頭。
“那誰先來?”
“我大我先來!”姐姐自告奮勇!
姐姐說:“這個藍色的杯子,是我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用的,是我的!”
弟弟開始重復(fù)姐姐的話:“這個藍色的杯子,是我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用的,是我的!”
姐姐繼續(xù)說:“現(xiàn)在我想用,可是弟弟死活不給我,所以我就生氣了?!?/span>
弟弟繼續(xù)重復(fù):“現(xiàn)在我想用,可是弟弟死活不給我,所以我就生氣了?!?/span>
大概是聽到弟弟自己說自己有點搞笑,所以姐姐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
弟弟也想笑,但礙于面子,所以使勁兒憋著,憋得臉都紅了。
接下來,該姐姐當復(fù)讀機了。
弟弟說:“這個杯子是我先拿到的?!?/span>
姐姐重復(fù):“這個杯子是我先拿到的?!?/span>
弟弟說:“所以應(yīng)該我先用!”
姐姐重復(fù):“所以應(yīng)該我先用!”
弟弟又說:“可是我正要喝水呢,就被姐姐搶走了!我就很傷心?!?/span>
姐姐繼續(xù)重復(fù):“可是我正要喝水呢,就被姐姐搶走了!我就很傷心?!?/span>
其實說到這里的時候,兩個孩子顯然氣兒都已經(jīng)消了大半!
但杯子畢竟只有一個,而兩個人都想要!
所以平復(fù)情緒后,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嗯,剛才發(fā)生的事情,通過復(fù)讀機的游戲,媽媽更清楚了。我在想,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現(xiàn)在讓我們頭腦風(fēng)暴一下,好不好?”
因為家庭會議的時候也有“頭腦風(fēng)暴”的環(huán)節(jié),所以兩個小家伙欣然同意。
為了拋磚引玉,我先說了一個:“我們把杯子切開兩半,一人一半!”
弟弟搖搖頭,“那樣杯子就壞了!倒水就漏了,誰都不能用了!我覺得誰先拿上誰先喝吧還是?!?/span>
姐姐說:“可以輪流喝,弟弟喝一杯,姐姐喝一杯”。
弟弟說:“可以今天我用,明天姐姐再用。”
我說:“可以舉行喝水大賽,一分鐘誰喝的水最多,杯子就歸誰!”
姐弟倆聽了捂著嘴哈哈笑。
姐姐說,“如果喝水大賽,我想我的肚皮大概會被撐破吧!我們可以投色子,誰的數(shù)字大,杯子就歸誰!”
弟弟說:”可以比賽放臭屁,誰的屁聲音大,杯子就歸誰!“
弟弟的話,又讓兩人笑成了一團!
那天我們一共想了十條建議!
最后,姐姐主動提出采用“找一個類似的杯子給姐姐用”的辦法,弟弟也欣然同意。
看到姐弟倆又開心地一起去旁邊玩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
2
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人能像你自己的孩子那樣,一遍又一遍地考驗?zāi)闾幚砣穗H關(guān)系的能力和應(yīng)變能力。
尤其作為一個二胎家庭——
自從弟弟會走會跳會蹦,長成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后,家里便經(jīng)常上演搶玩具的戲碼。
搶的結(jié)果往往是兩敗俱傷:搶輸?shù)淖匀皇强薜煤籼鞊尩?,可搶贏的也情緒緊張精疲力盡,高興不到哪兒去。
其實我一直都很奇怪。
家里那么多玩具,怎么偏偏是對方手中的那個才是最好的。
明明這個玩具昨天還窩在角落里坐冷板凳,但今天只要被一個人臨幸,就立刻變成了香餑餑,在兩人之間引發(fā)一場爭奪大戰(zhàn)!
以前,面對姐弟倆的爭奪,我一般都是先靜觀其變,讓他們先打個五塊錢兒的;
看到武力升級,有人要受皮肉傷了,再出手干預(yù)!
每當那個時候,我都會覺得,二胎好累?。?/span>
最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
因為不管你先說誰,總有一個會眼淚汪汪:“你光說我,就不說TA。”
你必須要敏感地關(guān)注著每個人的反應(yīng)。
要見微知著,要講道理,還并不能口無遮攔傷了其中一個的心,得時時刻刻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后來有一次和一個對育兒很有心得的姐姐聊這件事,她告訴我:“其實你不需要琢磨改變孩子們的行為,也不需要為了減少沖突來控制什么,更不需要替他們擔(dān)責(zé)任。
你要做的就是傾聽,把孩子的問題真正還給他們?!?/span>
看我有點懵,然后,她便給我介紹了開頭文中提到的“復(fù)讀機”的游戲。
她說,這個游戲分三步:
第一步,聽“你”說。
復(fù)讀機的模式,會讓孩子們在重復(fù)對方說話的過程中,真正聽到對方在說什么。
第二步,聽“我”說。
我自己說一遍,你再學(xué)我說一遍,孩子們會覺得自己的聲音被聽到、被理解。
第三步,聽“我們”說。
也就聽完后的頭腦風(fēng)暴環(huán)節(jié)。
大家一起想辦法,出主意,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表達的權(quán)利和機會,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感覺到被尊重,有愛和歸屬感。
當孩子感覺好的時候,自然也會做得更好,更愿意和大人合作。
不過在這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即“頭腦風(fēng)暴”中,有三點需要我們要注意:
第一,提出的每一條方法、意見都要記錄,并且不評判,不否定;
第二,方法意見要提6條以上。因為6條以上才更容易找到可執(zhí)行的那一條;
第三,大人提的意見一定要可愛、不正經(jīng)。
3
我是一個行動派!
于是回家后,我便把這個游戲運用在了解決姐弟倆矛盾的過程中。
說來特別神奇,每次使用,真的都能讓姐弟倆化干戈為玉帛。
而且通過幾次實踐后我發(fā)現(xiàn),它除了能解決問題,還會帶來很多其它好處:
比如說,復(fù)讀機的模式其實是屬于一種形式上的延時。
它允許孩子們和自己的情緒待一會兒,給了孩子們一個平復(fù)情緒的時間和機會,并讓孩子知道,“壞情緒”也是合理的、可以被接受的;
比如,在描述剛才事情的場景,以及頭腦風(fēng)暴的過程,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再比如,在重復(fù)對方話語的過程中,會讓孩子們更好地學(xué)會傾聽、學(xué)會理解,學(xué)會自己合作解決問題;
還有,他會告訴孩子們,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或者兩條路,而是有很多條。
這一條走不通,可以試試別的。
我們可以永遠滿懷希望!
而在這當中,還有一點是最最重要的——
它會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家里,是被愛的。
而只有當孩子們自己確信愛的存在,安全感才能在他們心底滿滿蘊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胎家庭,兩個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其實是由父母決定的。
而所的謂“一碗水”端平,是實現(xiàn)于孩子們互相之間的尊重、理解和密切關(guān)照。
爸爸媽媽的話,不過是一種驗證,最根本的,還是要有賴于日常溫暖累積的底氣。
在充滿愛的家里,孩子們從不懷疑自己的重要性。
因為,他們相信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