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中小學都在慶祝,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

2017-3-14 18:52 轉載 · 圖片12


馬丁路德金日、總統(tǒng)日、陣亡將士紀念日、獨立日,這些獨特的節(jié)日和紀念日估計熟悉美國文化的人都知道。我也特別喜歡這些節(jié)日,畢竟聯(lián)邦政府規(guī)定可以放假嘛。

可直到開始在美國學校里工作,我才知道原來還有一個節(jié)日雖然不放假,但卻非常重要:

全美中小學里的老師和學生以各種方式來慶祝這一天;

MIT麻省理工學院特意選在這一天發(fā)放錄取通知;

舊金山科學探索博物館在這一天免費向公眾開放;

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這樣的科研機構也為這一天專門安排活動。

那到底是什么節(jié)日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照片里的老師們都自發(fā)的穿上了同一主題的爆款T恤,上面大大地印著π這個符號。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吧,今天正是這個重要的節(jié)日,3月14日,英文叫做Pi Day,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圓周率日。因為圓周率保留兩位小數(shù)之后是3.14,正好與3月14日相對應,而2015年的3月14日更是恰好契合3.1415六位數(shù)字,成為了超級圓周率日。

你可不要以為這只是數(shù)學書呆子們的民間自嗨行為,3月14日早在2009年時就已經(jīng)被美國政府欽定為全國性節(jié)日了噢。不過說起慶祝的歷史,那還是要追溯到30年前。

舊金山科學探索博物館里有一個物理學家叫蕭來瑞(Larry Shaw),他對π十分著迷:π能讓線變成面,π也能將線與三維的球體連接起來。于是,為了贊美π的神奇力量,為了慶祝人類發(fā)現(xiàn)了π,更為了讓大多數(shù)人了解π,在1988年3月14日這一天,蕭來瑞決定搞點事情。他帶著科學博物館其他員工和當天的游客一起,在下午1:59到達館里一處圓形廣場(匹配圓周率的3.14159),然后繞著圓周率紀念碑游行3又1/7圈(即圓周率的近似值),之后大家在一起熱鬧地吃水果餡餅(英文中餡餅pie和π發(fā)音一樣)。

(這位帶著小紅帽走在游行隊伍最前面的大胡子爺爺就是Pi Day發(fā)起人蕭來瑞Larry Shaw)

從此以后,每年的3月14日舊金山科學探索博物館都會慶祝圓周率日,同時向公眾免費開放(平時成人票$29.95,兒童票$19.95)。這一天,每個進館的游客都會拿到一個按照圓周率順序排下來的數(shù)字。時間接近1點59分,大家就會按照順序舉著數(shù)字牌,跟隨圓周率王子(Prince of Pi)蕭來瑞爺爺,一邊唱著圓周率之歌,一邊繞著紀念碑歡快地游行,接下來就是經(jīng)典環(huán)節(jié)享用美味的派(pie)了。

(舊金山科學探索博物館的Pi Day宣傳主頁)

2009年,意識到借由圓周率日來激發(fā)公眾對數(shù)學乃至科學的興趣是多么的有效,美國眾議院決定公開表示支持,從此圓周率日正式成為全國性的紀念日,甚至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熱愛數(shù)學的粉絲自發(fā)組織起來慶祝這一天。

當然,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一定是最重要的宣傳對象。所以,全美各中小學都會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來慶祝圓周率日,希望孩子能因此愛上數(shù)學愛上科學。

這一天,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演示下按照圓周率來制作一串漂亮的手鏈。

這一天,孩子們可以穿上一樣的圓周率T恤,然后在操場上排成一個大大的π形。

這一天,孩子們可以集體唱一首圓周率之歌。

(這個版本的圓周率之歌是用“兩只老虎”的曲調(diào)填的詞)

這一天,孩子們可以一起讀一本關于圓周率的故事書。

(《周長先生與圓周率龍的故事》)

另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甚至高科技公司,也都用各自的方式來慶祝。

比如,MIT麻省理工學院特意選擇在3月14日這天發(fā)布錄取通知。其實,MIT很早就開始在這一天郵寄錄取通知書,不過只能算大家心知肚明的“潛規(guī)則”,而且并不是每年都是如此。有一年,MIT并沒有按時在3月14日寄信,學生頓時覺得悵然若失,因為他們認為“每年定在圓周率日發(fā)放錄取通知,太浪漫了有沒有”。于是,2012年,MIT正式宣布:以后每年3月14日準時在網(wǎng)上發(fā)放錄取通知。

比如,普林斯頓大學會在慶祝圓周率日的同時舉行愛因斯坦模仿大賽。普林斯頓大學的活動特別豐富多彩,但其中雷打不動且最受歡迎的三項是:吃餡餅大賽,圓周率背誦大賽,愛因斯坦模仿大賽。

前兩個比較好理解,那圓周率日跟愛因斯坦有什么關系呢?巧得很,偉大的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恰好是在1879年3月14日這一天出生的。而且愛因斯坦曾經(jīng)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二十多年,因此普林斯頓大學索性將圓周率日與愛因斯坦生日合并慶祝,反正他們都代表著我們推崇的科學精神嘛。

(參加愛因斯坦模仿大賽的可愛小朋友們)

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慶祝圓周率日的方式很有特色,口號是用π來解決實際航空科學問題,具體方式是在3月14日之前發(fā)布幾道與航天航空有關的實際問題,比如火星撞擊坑,月球陰影,發(fā)射太空飛船,尋找太陽系外宜居星球等,然后等待孩子們?nèi)ソ獯穑鸢笗?月16日揭曉。這項挑戰(zhàn)始于2013年,最開始叫Planet Pi(星球π),后來改名為Pi in the Sky(太空中的π)。

(美國航空航天局2017年的圓周率日挑戰(zhàn)海報)

高科技公司自然也不能落后。2010年,谷歌公司特意在3月14日這天發(fā)布了下面這張涂鴉作品(Google Doodle)。

想想自己當年學圓周率時,老師只是直接告訴我們圓周率=周長/直徑,然后讓我們背各種公式。既沒有有趣的活動,也不知道圓周率除了解題還有什么用,枯燥乏味極了,難怪有些同學會在畢業(yè)多年還痛恨數(shù)學,畢竟只有極少數(shù)天賦異稟之人能自己在數(shù)學中發(fā)現(xiàn)美。

實際上,我們現(xiàn)實中的教育常常走了兩個極端。

唯快樂至上的放養(yǎng)式:對孩子別太嚴格,不用給孩子報課外班,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能學成啥樣是啥樣,孩子解放天性地去玩兒對他的成長是最有益的。這種觀念算得上是舶來品,擁護放養(yǎng)式教育的家長往往以為孩子會因此像美國孩子一樣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樂觀開朗的個性。

唯教育至上的吃苦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千百年來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核心觀念,似乎不吃苦就學不到知識。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推崇吃苦式教育的家長認定不經(jīng)受苦寒梅花絕對香不了。

讓他自由自在地玩和逼他沒玩沒了地學,這樣的教育模式多省事啊,我們根本不需要動腦筋了,只要執(zhí)行就夠了。我們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其實不過是一種懶惰罷了,想想看,是直接讓孩子背公式方便,還是費心思設計活動省勁?

好的教育要復雜得多,應該是兩種方式的合體:放養(yǎng)中要有引導,吃苦中要有樂趣。

為什么孩子打電腦游戲時能廢寢忘食,聊起來更是頭頭是道,而到了正經(jīng)學科時就不行了呢?當然,我們不能奢望學習本身會像游戲一樣令人愉悅,但至少我們?nèi)ハ肟梢杂眯娜ハ胂朐趺床拍茏尶菰锏膬?nèi)容變得稍微有趣一點兒。比如,圓周率日的活動就可以激發(fā)孩子對數(shù)學的興趣,還能引發(fā)他們對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應用圓周率的好奇心。

而想辦法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產(chǎn)生成就感也十分有效。如果孩子只能看到自己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排名靠后,他只能感到挫敗,很難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而假使孩子更關注自己在學習中取得的成就,哪怕一點點也足以讓人感到滿足,那么他會更愿意再進一步學習。比如,目前全球最受歡迎的免費學習網(wǎng)站可汗學院,就是將學習內(nèi)容分解為各種技能和級別,學生每完成一項內(nèi)容都會得到相應的分數(shù),而到了一定分數(shù)或者升級時,既可以贏得徽章,還可以在有趣的頭像中選擇自己喜歡的。

近些年來,gamification(游戲化)成為商業(yè)的主流,很多企業(yè)已經(jīng)看到,只要設計合理得當,游戲化既能吸引客戶,也能激勵員工。目前,教育界也認識到這一點,游戲化學習也因此成為研究和實踐的熱點。

試想有一天,孩子能在學數(shù)學時感受到慶祝圓周率日時的快樂,能像游戲中升級打怪一樣自己主動沉迷于學習,那大概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吧。

來源:美國留學媽媽圈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