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職場媽媽,同時我也是一名老師。
作為有著雙重身份的我來說,除了自己的親身體會以外,我恐怕聽過更多的職場媽媽和他們的教育故事。
就我目前聽到看到的來講,職場媽媽主要是分為兩類。
一類職場媽媽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同時兼顧的孩子。這一類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容易把媽媽作為奮斗的偶像。他們從媽媽身上看到了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為家庭而奮斗。
還有一類媽媽只關(guān)注自己的本職工作,把自己的前程金錢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忽略孩子的成長。把孩子扔給老人,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養(yǎng)成很多不良習(xí)慣,對家庭沒有安全感。尤其到了青春期無法與家長溝通。
我見過太多太多的這樣的孩子。在面對面和家長溝通的時候孩子也哭,大人也哭,但是他們并不能做到相擁而泣。
我在學(xué)習(xí)很多先進(jìn)人物事跡的時候總是在想,他們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那么極致,那么他們在家庭里呢,是好爸爸好媽媽嗎?這讓我想起季羨林大師,他是我國公認(rèn)的國學(xué)大師,語言大師。也是我本人崇敬的對象,我買過他的全套書來看。的確獲益匪淺。
但是我也看過一篇他兒子寫的文章,他兒子對他充滿怨恨。所以我覺得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如果把工作做到極致,那勢必不可能特別關(guān)心家庭。反之身邊也有那種十好爸爸十好媽媽,工作自然就很一般甚至懈怠。
所以我現(xiàn)在是把我的精力基本上是四六分??茨沁叡容^重要那邊就六。比如今年我要帶畢業(yè)班的孩子,那自然工作是六,家庭是四。孩子要上小學(xué)一年級的話,那要幫助他適應(yīng)小學(xué)生活,那自然工作是四,孩子是六。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可能沒有辦法把兩邊都做到最好。我只求不管是做老師還是做媽媽都能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