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繪本故事向我們描述了一只孤獨而高傲的貓,盡管他活了100萬次也死了100萬次,但他卻從來不向人獻媚,在他活著的這100萬次生命里頭,盡管他被賦予了各種角色,或貴為國王的愛寵、或平淡至老太太的貓、或悲慘為馬戲團的貓、或可惡至極為小偷同流合污的貓,但他卻始終討厭這些角色,他的生命缺少了投入與愛上,也因此盡管在這個世界上有100萬個人寵愛過他,也有100萬個人為他的死去而哭過,而這只虎斑貓卻沒有掉過一滴眼淚——他活得沒有溫度、沒有感受,并不快樂。而當他從一只有人寵著、有人養(yǎng)著的虎斑貓變成一只名副其實的野貓時,沒有了安逸的生活卻讓他無比快活,因為他做回了自己,他頭一次變成了自己的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與真實感。
面對追求者,他無比傲嬌,直到遇見了那只對他只是噢、噢、噢回應的白貓,他放下了身段,留在她身旁陪伴。期間,他無數(shù)次向白貓強調(diào)自己可是一只活了100萬次的貓,多么與眾不同呀!但,白貓更有智慧,她深諳沒有感受性與投入性的生命,都是浪費生命。再到后來,這只活了100萬次的貓和白貓有了很多小貓,看著孩子們長大、離去,虎斑貓的心被愛、被溫情融化了,在他心里現(xiàn)在小貓們和白貓比自己更重要,他不但愛自己,而且擁有了愛他人的能力。
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在白貓死去時進入了高潮,當白貓離他而去時,他第一次落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哭了100萬次,從早上到晚上……讀完整個故事,讓我們反觀自己的人生,反觀我們育兒的理念。讓孩子長成他原來的模樣,積極參與他的每一個成長時刻,多提供機會讓孩子去感受不同的角色、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之所在,讓他們的生命因為愛上做自己而有溫度有激情;為孩子儲藏足夠多的愛,以使他生發(fā)出愛他人的能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學會與人相處——快樂時與人分享,憂傷時找人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