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牛津閱讀樹” | 一張表看明白怎么從“媽媽讀”到“自己讀”

2020-6-2 13:07 原創(chuàng) · 圖片10

分享最近一個群里媽媽的抱怨,孩子已經(jīng)上一年級了,可還是整天纏著媽媽讀書,孩子最愛的是軍事科普,導彈型號,飛機數(shù)據(jù),老母親讀到“口沫橫飛,舌頭打結(jié)”,真是痛不欲生。再看看其它群,有此抱怨的老母親隨便一拉都能拉一個營。

何時才能從“媽媽讀”到“自己讀”?識字卡?大語文?中文閱讀啟蒙究竟該怎么選?分析了市面上主流的十幾款產(chǎn)品,把我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從“媽媽讀”到“自己讀”,你是哪一派?

在以往的中文閱讀啟蒙中,寶爸寶媽們通常會分為幾派:

識字派:使用識字卡片和各種識字App,幫孩子積累識字量。好處是便宜易上手,操作方便。缺點大家也深有體會,要么機械認字枯燥無味,孩子不感興趣。要么學了就忘,容易反復。也有娃因此上癮電子產(chǎn)品而不得不翻篇兒的。而且先識字,再閱讀,普遍的問題就是閱讀興趣和習慣并沒有很好建立,很長一段時間,閱讀磕磕巴巴,需要家長再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故事投喂派:選擇采用大量親子閱讀的方式來幫孩子進階,好處是孩子喜歡,還能增進情感。但是優(yōu)秀的繪本就像散落在沙灘的貝殼,沒有體系,家長必須要會挑,會選,還得會講,會教,時間精力成本很高。再者時間長了對孩子而言,聽爸媽講就好比坐車,又快又穩(wěn)又安全,自己干嘛還要學走路?

線上大語文派:這兩年也出現(xiàn)了不少學前大語文在線教育平臺,識字造句閱讀表達、兒歌古詩故事成語,內(nèi)容極大豐富,但問題也就出在這了,看似面面俱到但都淺嘗輒止,培養(yǎng)中文素養(yǎng)的確有所幫助,但識字量不足,自主閱讀也不要太指望。

線下培訓班突擊派:對于馬上要幼升小的家長們,孩子的識字閱讀問題尤為重要,畢竟學前800-1000的識字量可是硬杠杠。但是自己不懂又或者沒精力教,于是便有一批家長選擇利用大班或者升學的那個暑假,給孩子報名線下培訓班突擊一下,這類呢因為各地情況不同,不好一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家長普遍反應接送成本高,而且是以適應小學生活為目標,并不保證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

還有一類是熱衷于中文分級閱讀。這類家長大多對英文分級閱讀比較熟悉,知道循著分級閱讀這棵大樹,可以幫孩子從零基礎識字很好地過渡到自主閱讀。但問題又來了,現(xiàn)在市面上很難找到優(yōu)質(zhì)的分級讀物,要么是把識字卡編成了書,號稱分級,枯燥沒營養(yǎng)。要么體量小體系不完整,零基礎孩子沒法讀,而且沒有配套教學,還得家長自己教。

總之,現(xiàn)在市面上英語學習的產(chǎn)品選擇豐富,多如牛毛,數(shù)學啟蒙,最近也有了一些好選擇,可是反而在中文啟蒙上,并沒有一個自主閱讀療效好,孩子不排斥性價比還高的好產(chǎn)品。

自主閱讀難,到底難在哪兒?

首先是閱讀興趣及習慣的養(yǎng)成

孩子早期對閱讀這件事兒的態(tài)度,往往來源于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自己從不閱讀,或從根本上輕視閱讀,那么孩子自然也很難愛上閱讀。

試想,如果一個家庭里書架上沒有幾本書甚至書架都沒有,又或者爸爸媽媽在家整天都抱著手機,孩子何談愛上閱讀?而我們身邊經(jīng)??梢钥吹竭@類的家長,孩子的玩具堆積如山,吃的用的也應有盡有,而且全都要買大牌。但是談到了閱讀,就會覺得買那么多書有什么用,有幾本能給他講講故事就得了,又學不到什么知識,浪費那么多錢干嘛?當然還有一些父母,因為工作忙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閱讀,經(jīng)常出門的時候孩子還沒醒,晚上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在睡夢中,一周能陪孩子看一本書就很不容易了。孩子長時間缺乏圖書的浸染,閱讀興趣和習慣的養(yǎng)成自然也要難一些。

作為走向自主閱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讓孩子長期浸染,并且覺得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好玩的事情,一直幫孩子保持這種感覺,孩子的過渡之路才會走得更加順利。

第二是識字關難過

毋庸置疑,識字是自主閱讀的基礎,但識字又不等于閱讀。

很多家長通常認為,要談自主閱讀必須先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積累識字量,等識字量達到800之后,才能讀書。特別是幼小銜接的強烈剛需,推動了“識字啟蒙”的市場,所以識字卡、識字App、識字視頻,各類識字產(chǎn)品十分豐富。然而,這樣孤立而機械的認字,事實上損害了孩子對文字的真正理解,也失去了在閱讀中體會漢字表意之美的機會。而且這種機械枯燥認字的方式,前面也提到過,很容易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就是:

第一,記得快忘得快;

第二,明明認識的字放到書上就不認識了;

第三,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從此討厭文字、討厭讀書、討厭語文。

因此,“識字啟蒙”無法代替“閱讀啟蒙”,識字不是目的,閱讀才是。在閱讀中積累字詞,依然是中文學習的正途。

最后是沒有“閱讀”成就感

怎么才能激發(fā)孩子主動閱讀?最好的答案莫過于讓孩子在閱讀這件事情上獲得成就感。即便是大人也是一樣的,當你在一件事情、或是一個工作崗位上,能夠獲得持續(xù)的成就感和價值,即便過程有些許艱辛和困難,你都能夠堅持甚至樂在其中。

然而對于剛開始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孩子而言,給予閱讀成就感卻沒有那么簡單。為什么這么說?目前在國內(nèi)百花齊放的童書市場中,主流品類是親子共讀繪本,針對幼兒自主閱讀的早期讀物非常稀少。這點前面也提到了一些,尤其是對于零基礎的孩子來講,家長很難找到合適的自主閱讀啟蒙讀物。當孩子拿到一本書,要么枯燥無味,純屬識字書,要么趣味性有了,但是生字量超出或是主題內(nèi)容不符合孩子的認知,孩子沒法讀下去,自然無法獲得閱讀的成就感。沒有成就感,又如何能讓孩子持續(xù)的投入興趣和精力呢?

如何同時解決識字+閱讀、興趣+成就?答案是分級閱讀

為什么答案是分級閱讀?這點上西方發(fā)達國家給了我們很好的經(jīng)驗。西方繁榮的分級閱讀出版,不僅能夠幫助兒童解決字詞積累、完成閱讀訓練,讓孩子從零基礎輕松過渡到自主閱讀,逐步建立起閱讀的興趣與能力,同時在幫孩子構(gòu)建全面知識架構(gòu)上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分級閱讀,是按照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fā)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的科學的閱讀計劃,綜合考慮了兒童的語言水平、興趣愛好等要素,兼具多學科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最終目的在于幫助兒童擺脫閱讀困難,達成自主閱讀。

分級閱讀的基本教學邏輯之一,就是在閱讀中積累字詞。通過科學的分級設計和充足的出版體量,實現(xiàn)細致的目標分解。兒童可以緩慢地拾級而上,每一級的小進步給孩子建立成就感。兒童卸掉壓力,相信自己,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步的速度最快。

中文界的“牛津閱讀樹”

2015年5月,淘媽離開了奧美,淘爸離開了阿里云,他們舉家從北京遷來杭州。2016年,他們聯(lián)合幾位高知媽媽,創(chuàng)辦了一畝童書館,2019年初,收獲阿里榮譽合伙人三豐的天使注資,2019年11月,一畝童書館推出的「一畝寶盒」,亮相上海國際童書展,填補了中文分級閱讀教育產(chǎn)品的行業(yè)空白,并入選美國《Publisher Weekly》2020年度中國???/strong>。


突破了傳統(tǒng)“識字800才能閱讀”的認知界限,一畝寶盒巧妙地運用“融合出版”的創(chuàng)新形式,結(jié)合書籍和App,讓孩子讀到哪些字就認哪些字,讓文本創(chuàng)作擺脫了常用字表的限制,解決了“識字+閱讀”同步學習的難題,同時,注重增加文本教育性和可讀性,在兒童趣味上秉持“向孩子學習”的原則,同時設計了豐富全面的主題領域,讓兒童從識字的第一天開始就能閱讀,從閱讀第一天開始就開啟全面的通識教育,養(yǎng)成持續(xù)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分級閱讀的本質(zhì)是尊重兒童性,用“快樂 + 贏”的教育,以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ZPD)為依據(jù),拆分閱讀目標,營造閱讀趣味,讓兒童在自信和愉悅中,逐步提升閱讀力,進而成為一名善于高效學習的終身閱讀者。

所以,要想創(chuàng)作一套教材級的分級讀物,保證科學的分級和充分的出版體量是首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將一個大的教學目標進行拆分,讓孩子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快速進步,收獲閱讀成就感。

「一畝寶盒」截至目前的分級設計是全系列240本,三個階段,12個級別。這些級別涵蓋了從零基礎識字到2000字篇幅圖書的自主閱讀的能力進階教學過程,讓零基礎兒童建立閱讀自信的平緩程度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效果。但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們還希望可以繼續(xù)擴充每個級別的寬度,為遷移應用提供更多可能,讓孩子和教育者有更多的選擇。

再回到開篇的那個話題,市面上五花八門的中文閱讀啟蒙產(chǎn)品這么多,到底應該怎么選擇?想來大家心中已經(jīng)有了答案。這張表供大家參考:

總之 ,不管你是想要用識字產(chǎn)品來解決學前識字,還是想用童書繪本來培養(yǎng)閱讀興趣、增進親子情感,又或者想買大語文線上課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與文學素養(yǎng),亦或沒時間沒精力,想把專業(yè)的事兒交給線下培訓班專業(yè)的人,來解決幼升小的識字閱讀難題,一畝寶盒都可以解決,從“媽媽讀”到“自己讀”,這套就夠了。

評論區(qū)互動,說說你在孩子自主閱讀路上踩過的坑,亦或分享孩子的中文啟蒙經(jīng)驗

即有機會獲贈一畝寶盒自主閱讀體驗營課程一期+精美教具禮盒噢~(內(nèi)含3本一畝中文分級閱讀繪本+配套App私教課程+豐富閱讀激勵工具包)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9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