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個月,功課太難要回國? 說說紐約的“天才班”

2017-10-24 22:23 轉載 · 圖片5


本文轉載自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

2017年初,因為爸爸工作的關系,我們全家需要來美國一年。按照美國的學制,小學是從K年級(kindergarten幼稚園)開始的, 5歲的女兒佩佩正好該上小學了。在查閱了紐約市教育局的網站后,我們?yōu)樗暾埩斯⑿W資優(yōu)課程(Gifted & talented program),佩佩順利考入一間口碑很好的“10分學?!薄?/p>

紐約的資優(yōu)課程是報學校前先申請考試,華裔家庭俗稱“天才班”,資優(yōu)測試是一種根據小朋友年齡而進行劃分的標準化測試,類似智商測試,尋找在學習上有天賦的孩子;把通過測試小朋友集合起來,可以讓一些因為擔憂同學良莠不齊而選擇私立學校的家長回流公立體系,提高整體的教育水平。

從九月份入學開始,佩佩已經按部就班地上學一個多月,學校里的一日作息、After School、Field Trip也都進入了常規(guī)化的流程。

說是“天才班”也沒有什么特別,除了老師更有經驗、接受了教“天才班”的專門培訓外,在我看來,最大的優(yōu)勢應該是有機會與更優(yōu)秀的同學在一起學習。

K年級每日的必修課是數學、閱讀、寫作和自由看書,還有每天不同的拓展課程,包括舞蹈、藝術、自然、實驗、體育、戲劇等等。放學后有近40門興趣班可以選,從游泳擊劍芭蕾舞到俄文編程國際象棋,雖然有的質量平平,但價格便宜,而且每天可以6點去接,在我看來是對雙職工家庭最大的支持了。

佩佩因為自己英文不好,一直在自我暗示,我只是來讀大班的,將來我是要回上海讀小學的。可是這周回來卻說:我要回上海,我現在就要回去,我一天都呆不下去了!但是她想到即將來臨的萬圣節(jié)派對,決定過了萬圣節(jié)再回去。

佩佩不要去上學的原因非常簡單,她覺得課堂作業(yè)太多,永遠做不完!

對于沒有作業(yè)的美國小學生,這個理由真是讓我匪夷所思。而且佩佩學校的特色就是沒有家庭作業(yè),放學后有大量的課外活動可以參加,說白了就是“快樂教育”,成績又好!

下面說說佩佩主要的幾門功課,大家就會發(fā)現,佩佩所謂的作業(yè)多背后,更多的就是文化的不適應所引起的心理不適感,并不是單單只是做功課這么簡單。

/ 英語學習生 /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佩佩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會英文的外國人,來紐約前,她在上海讀了一年的全英文幼兒園,所以日常的交流還能應付,但是很多具體的小詞是沒機會接觸到的。

比如在咖啡店永遠不會買cake,而是要吃muffin、cookie、cupcake等等,很多這些零碎場景累積起來,很影響她的自信。

入學前我們?yōu)榕迮迳暾埩思~約州的“英語學習生”課程 ,根據測試級別,由學校安排專門的老師每周教她三小時的英文,主要是針對英語作為學術語言的一種訓練。她們年級有3位小朋友參加這個課程,都是三級Intermedium水平,平時主要是通過游戲、繪本、唱歌的方式增加專門學英語的時間。

我覺得這個課程除了熟悉英語,更多是可以給小朋友一點心理安慰,讓她更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進步,不是永遠做班級里那個聽不懂的小尾巴。而老師還會經常去她的班級聽課,觀察在實際學習中小朋友的真實運用能力。

其實,佩佩的英文已經進步很大了,從開始的時候常?;貋肀г梗浆F在簡單的繪本可以讀個七七八八;但是她始終認為自己的英文不好,碰到上課不明白的地方,都歸于自己聽不懂,可是很多時候因為這是個新知識點,不是聽不懂,是真的還沒學會。

/ 閱讀 /

Lifelong Reader

在國內知名學校里,閱讀已經成為最日常的教學活動。美國小學的閱讀作為一項技能培養(yǎng),貫穿教學始終,目的就是教會孩子們讀書,成為一個“READER”,而不是單純通過讀書來背單詞、學語法,所以閱讀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不是一門功課。

K年級的閱讀課指引目標很明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讀者:

During this time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features of books, concepts of print, decoding,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to help them become successful, lifelong readers.

Unit Outcomes:

●  I can use strategies to read tricky words.

●  I can think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in my books.

●  I can reread in different ways.

●  I can talk about my books with my partner.

Unit 1: We Are Readers

Unit 2: Emergent Storybooks

Unit 3: Super Powers

Unit 4: Bigger Books, Bigger Reading Muscles

Unit 5: Becoming Avid Readers

Unit 6: Growing Expertise in LittleBooks - Nonfiction Reading

Unit 7: Readers are Resourceful: Tackling Hard Words and Tricky Parts in Books

我一直怕佩佩因為語言問題跟不上,希望可以在家?guī)退龔土曇幌掳滋鞂W校讀的書,可是我?guī)缀鯖]有辦法找到書單,因為老師每天讀的書太多,而且也不會通報名字,好多書就是拿來引用講述內容,根本不要大家仔細閱讀。

每天的讀書和朗讀時間都是小朋友自己選擇要讀的書,也可以畫圖或者編故事,隨著詞匯量增加,未來會在每天的圖畫上寫句子,越寫越長、越寫越難,這就算是一天的作業(yè) .

家庭閱讀不會指定任何材料,學校會有很多第三方推書的彩頁分發(fā)給家長自由選購,也會有一些分級閱讀的指導,并且每個月校長都會推薦一本主題圖書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讀。最重要的是,在家里也要每天讀書,這一點是和不能遲到曠課一樣寫進校規(guī)建議的!

/ 寫作 /

Strong Writer

佩佩說的作業(yè)多,就是這個寫作的課內作業(yè)完不成。她說老師會讀書,然后請小朋友寫下來自己學到了什么;寫作課每天都有,一周一個主題,第一天寫不完可以第二天接著寫,但是第二天會有新的要求,所以作業(yè)就越積越多。

這可真的是難為她了,她從來沒有背單詞的概念,中文字也還不會寫幾個啊!我們說你把作業(yè)帶回家吧,我們幫你慢慢寫,爸爸還連夜發(fā)郵件給老師,詢問這個作業(yè)到底是什么。

收到老師的回復,好像跟我們想象相去甚遠,我們和佩佩還真是用中國思維誤讀了美國學習。

首先,老師表明佩佩并沒有她想象的落后很多,這個寫作課就是很難的,美國小朋友也認為自己不會,不是由于她的英文不好造成的;但是她也很理解佩佩的失落.

其次,寫作課是講解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每天在課堂上做寫作練習,但并不是“作業(yè)”的性質,所以也不存在“寫完”這個概念。

最后,老師表示,這個寫作課的方法已經教了很多年,家長不用太擔心,具體內容可以去學校的網站查看課程說明。

看了上面的寫作示例后我終于明白了,老師說的教寫作技巧,確實就是教小朋友怎么寫,至于寫得對不對、好不好都不重要,關鍵是觀察的角度、敘事的邏輯和寫作的興趣。

從上面的句子也可以看出來,美國的小朋友也只是寫出想表達的意思,畫圖是提煉繪本中自己要表達的觀點,然后看圖說話就更具體了,所以語法、拼寫都不重要。寫作就是綜合了閱讀能力、字母抄寫和自然拼讀、自然拼寫后,進一步深化成一個綜合造句的過程。

至于拼寫是完全根據發(fā)音規(guī)律,K年級的小朋友還只能寫出最簡單的輔音和單元音,老師也只要求盡量拼對首字母和尾音,所以拼錯單詞是再正常不過了,老師通常都不會糾正。佩佩說的她不會寫也是因為她沒有完全理解寫作課是什么,同時又按照作業(yè)的要求來為難自己。

Unit 2: Looking Closely: Observing, Labeling, and Listing Like Scientists

●  I can look at real things and draw and write what I see (just like a scientist! ).

●  I can carry a pattern across the pages of my book.

●  I can revise my books to teach my reader more.

●  I can edit my writing to share with others.

這是本單元的寫作計劃,是學寫自然科學題材的文章,比如觀察日記、實驗報告。

因為馬上就是萬圣節(jié),本周講的是南瓜,佩佩說她想寫的是“開始南瓜是綠色的,它會越長越大,但還是綠色的,到了最大的時候會從綠色變成橘色?!焙芎茫∵@個句子至少說明繪本聽懂了,并且也思考過,只是用英文無從下筆。

本來我還給她出了個餿主意,作為學文科的政治小能手,我和她說,你不會寫就抄書上的句子好了;佩佩說書是老師讀的,手上沒有書,而且要寫的是自己的想法!好吧,我顯然把寫作課上成了閱讀理解 !

我認真體會了以上的寫作指導,寫作課不必要把每個單詞都拼對,提起筆來就好;更不需要背單詞,因為在英語環(huán)境中,大部分日常單詞靠拼讀就可以寫出來,特殊的組合隨著閱讀量的提高也會慢慢記住,這與中文讀書認字是一個道理。

佩佩還是堅持要回來練習,因為她還擺脫不了作業(yè)思維,現在每天晚上寫一句話,她想怎么寫我們就會幫她把單詞拆成音節(jié),用拼讀方法寫出來,也不會糾正她的語法和時態(tài)了,這周就寫了:

Pumpkin is green, first.

then, biger and biger, and still green.

when very big, it turns to orange.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已經不能像自己當年學習時候的高標準、嚴要求了。靜待花開,小河潺潺,只求細水長流才好啊。

/ 數學 /

So easy! 

可能因為美國的數學真的要求低,班級上也確實有不少聰明孩子,所以很多小朋友回家都說數學太簡單了。佩佩說現在還在教數數,畫格子涂色算加法,實在沒難度。

不過看看教學目標,美國的數學強調的應該是思辨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計算的答案,所以要求思考、求得答案、證明過程,聽上去還真不簡單。比如下面這個“Make sense NOT memory”還真的和我們幼升小就背“九九乘法表”的思路差異很大

Be Positive About Math At Home

?Emphasize the numerous ways YOU use mathdaily

?Show/model excitement throughout theproblem-solving process

?Encourage persistence, when a problem seemsdifficult, remember just beyond frustration is deep understanding

?Make sense NOT memory

我也告訴佩佩,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你覺得英文很難、數學很簡單,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人可以十全十美,也不需要科科滿分,加強優(yōu)勢彌補劣勢,揚長避短才能取得勝利。我還順便講了個田忌賽馬的故事。

來源:菁kids上海


閱讀原文 回應12 舉報
贊20
收藏50
8年前
干貨滿滿,學習學習
8年前
謝謝樓主分享值得學習一下
8年前
關于寫作這部分確實很不一樣。??
8年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年前
我家女兒讀K時,老師也是這樣教writing的,堅持下來,收獲滿滿。我寫了篇日志,樓主感興趣可以翻翻去。
8年前
孩子有這樣的體驗機會,太棒了
8年前
感覺寫作是在慢慢滲透的過程中提高,這一點跟國內確實是不一樣??
8年前
看來都是從娃娃就抓起來了
8年前
感覺我國的教育沒有容錯教育,只有對錯,看花友說作文,寫不好重寫就知道了,老師不是發(fā)現閃光點,再啟發(fā),而是要對,所以還是數學好教,只有對錯。
8年前
Lucky_gjy 感覺我國的教育沒有容錯教育,只有對錯,看花友說作文,寫不好重寫就知道了,老師...
是啊,太注重正確率了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