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的居家整理清潔與能量調(diào)頻(下)

2020-2-2 13:26 原創(chuàng) · 圖片7

提到居家能量調(diào)頻,我們這里說的并不是網(wǎng)絡(luò)上通常說的,保持淡定,保護樂觀,保持希望,更多的是對于這樣一個我們只能“宅”家里給祖國做貢獻的時刻,我們?nèi)绾闻c家相處,如何通過理家來理心,畢竟雖然我們經(jīng)??陬^說我愛我家,但是只有在這樣一個節(jié)點,很多人才真的有心境靜下來打量自己家。

如果有一直好好呵護它,相信它一定讓你在這個時刻覺得特別溫馨特別安心,如果沒有,這就是最好的時機,讓我們與家、與家人,重新“看見”彼此。

我們總是渴望愛,呼喚愛,可是愛需有載體,我們對所愛之人所有的表達都需要實現(xiàn)的空間來裝載---家!

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未來。

我們的家就是我們改變的起點,因為所有外在空間的問題,都是我們內(nèi)在狀態(tài)的呈現(xiàn),我們可以通過內(nèi)外聯(lián)動化的梳理整理,重啟人生行進軌跡的按鈕。

正如理家理心社群宗旨“理家只是途經(jīng),理心才是歸途”說的那樣,我們的本心是想帶領(lǐng) 大家通過有“有覺知”的去整理物品、去面對空間,從而達到由整理入道的過程, 因為每個外在空間的問題都是內(nèi)在空間狀態(tài)的呈現(xiàn)。

用心審視自己的家檢驗居住空間的物品,一方面可以通過不斷的調(diào)整空間的布局讓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溫馨舒適,還可以幫助我們自我探索、聆聽內(nèi)在潛意識的聲音。

你的物品,都是你靈魂的共振

所有的物品跟我們的靈魂都是共振的——我們身邊的所有物品都不是無緣無故到自己家的,它們本來都在店里,可究竟是什么機緣之下你把它們帶回了家?如果不是那一刻它觸動到了你的內(nèi)在,你是不會做這個決定的。

所以物品讓我們有機會去看見自己,有機會去探索忽略的那部分自己,更有機會通過清理物品而去清理、去療愈存在我們生命某個片段能量的卡點。

比如當我們在整理書房過程中, 發(fā)現(xiàn)有很多書,這說明我們內(nèi)在對于上進和成長的渴望,這本身沒有問題, 但我們可以升起的覺知是,這份對成長對上進對知識渴望的動力來自何處 ?」

如果是為了探索世界,為了拓展自己的眼界,內(nèi)在的頻率是喜悅的這自然是極好的;

但如果是怕落后于人,怕沒有知識賺不到錢,是想要成為別的看過這本書的人能學(xué)到很多的樣子,這樣出于恐懼的頻率就會把這件事帶偏;

(理家理心社群小伙伴對于整理的覺知)

這也可能是為什么你買了很多書都沒看完,或者買的時候一時興起但到手后沒打開就不想看了的原因 ,因為你買它們時候的頻率就是不對的。

檢視物品,覺察生活狀態(tài)

再比如,當你整理廚房時候,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食材過期了,在像之前一樣簡單的清理出去之前,這次你可以先問問自己為什么會過期?

是否說明你已經(jīng)很久沒有下過廚房,或者你們家人很久沒有在一起在家里吃飯了?

再結(jié)合這次的事件,疾病的傳播正是在聚集的人群中才會發(fā)生,如果經(jīng)常在家吃飯,而不是去外面吃,可能被傳染的幾率是否會降低?同時經(jīng)常在家吃飯,勢必比外面用料更健康,抵抗力也會更強,這次病毒是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感,如果我們在家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把廚房變成藥房,是否也會更加遠離疾???

是否說明自己太過于繁忙而失去了照顧家人的時間?

當你買這些食材回來的時候,你內(nèi)在是希望給家人做更多健康的餐食,想要營造有愛的氛圍,可是為什么等到過期你也沒有能完成帶它們回家的初衷呢?

再結(jié)合這次的事件,我們會發(fā)現(xiàn)健康有多重要,但獲取健康其實我們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條件,簡單而干凈的食物,規(guī)律的生活就能做到,如果我們?yōu)榱烁嗨^的有錢的生活,忙到這些都沒時間顧及,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前面的1,后面再多0又有什么意義?

又或者是否因為家里東西太多,沒有好好打理,經(jīng)常找不到東西,才會自己還總是買買買, 導(dǎo)致一部分食材過期? 是否說明我們從來沒有停下來好好照顧過家 ,如果我們都沒有用心照顧它,又何談家是避風(fēng)港?

以上只是兩個例子,我們在整理所有空間時候都可以帶著這樣的覺知去檢視物品、面對空間,「 當我們從整理各個空間的過程中都能聽懂我們的空間在向我們傳遞何種訊息,能得到不同的領(lǐng)悟,就已經(jīng)是在理家理心,也是從“整理入道”了?!?/strong>

物品愈多,外在抓取欲愈強

很多人家里亂其實是因為物品太多,物品的數(shù)量超過了適量, 當去清理巨多物品時候,又可以由內(nèi)心生出何種體悟?

是覺得自己原來已經(jīng)很富足了,可以停止向外界物資的追取,還是覺得自己原來是如此的浪費,今后面對各種商家的打折游戲可以做到不為所動呢?

這次事件,網(wǎng)上文章都在強調(diào)人類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要平等對待一切物種,要控制“貪欲”不能再吃野生動物;但其實,在理家的過程,我們可以再往前進一步, “貪欲”不僅存于“口欲”,家里每件多出來的物品,其實都代表了我們某種程度上的“貪欲”。

想要更好的車子,想換最新的手機,想買更多新衣服,我們的每一個不是為了生存而去進行的買買買 ,其實都是對自然的破壞,因為生產(chǎn)這些物品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全球海平面升高,霧霾嚴重,都是我們在生產(chǎn)過程中帶來的環(huán)境破壞后遺癥!


與自然和諧共處,意味著我們需要管理好自己的需求 ,這點我們反而需要向動物們學(xué)習(xí),它們每次捕獵都只是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你不會看到一個獅子吃完兔子,還要再想著逮一只兔子回家剝皮在窩里做裝飾品,或者給自己做個衣服。

它們吃飽了有空閑時間就會去草地上曬曬太陽,或者和同伴追逐玩耍,這才是真正的享受生命,享受自然的饋贈 ,而不是去拿自然資源換取一己私欲!

回想起在理家理心社群里很自然討論到極簡生活趨勢,一群伙伴們通過理家的自我覺知覺察,這種從自覺到自發(fā),一起走向更加靠近生命本質(zhì)生活的共進感覺真是無比美妙!

這次疫情讓大家都開始關(guān)注健康,也因為不能親友團聚,反而更覺親情珍貴。

當我們不再追逐物質(zhì),我們就可以省下為賺取這部分物質(zhì)的錢而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可以把這些時間和精力放在更靠近生命本質(zhì)的事情,去花時間做運動保持健康,更有時間和家人團,感受親情。

脫離對于物品的執(zhí)念,自然的走向極簡之路,讓未來的你更能遠離顛倒夢想,綻放生命品質(zhì),這就是我們這次居家能量調(diào)頻想要帶給大家的核心內(nèi)容!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1

推薦閱讀

理家理心
理家理心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