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紙上動物園,感受畫面上的動物之美——讀《紙上動物園》

2018-1-29 15:01 原創(chuàng) · 圖片5

走進紙上動物園,感受畫面上的動物之美——讀《紙上動物園》

by:潔yuanyuan

家有喜愛動物的男娃一枚,各種動物模型自娛自樂能玩好久,去動物園玩也是樂此不疲,對于不愛看書得娃子開講,關于動物的書籍也會看的津津有味。而這次和娃一起走進《紙上動物園》,對于動物我們又有了新的認識。

怎么說呢,我們以前去動物園看的動物真實立體,但是種類都是很常見的,很少有稀有動物??梢韵胂?,稀有動物之所以稀少,肯定也不會在任何環(huán)境存活,所以在書中讀到這些沒見過面的家伙,也不失為一種新鮮有趣得方式?!都埳蟿游飯@》中,作者夏洛特.斯萊把大英圖書館五百年來的畫作,用有歷史根據的筆觸為我們演繹了一場從古代到現代甚至未來的動物演變。

我們平時去動物園,總是去看鳥類館、野獸類、爬行類等等這樣的分類逛園子。這次在紙上動物園,我們又有了新的游覽路線:異域生物——本土生物——家養(yǎng)生物——怪異生物。

異域生物書中有句話這么說的:一些人認為珍惜罕見的動物,在另一些人看來則稀松平常。貓科類動物豹子、老虎的畫面讓人看到了這些野獸嚇人的一面。這可不像動物園里那些瘦巴巴干癟癟的形象,野性全無。即便老虎輕輕松松躺在那里,溫順似貓咪,但眼中透漏出來的銳利的光芒,也讓人精神為之一震。

長頸鹿的大長腿和長脖子無疑不讓人心動,那小巧的舌頭勾住葉子的一刻,也讓人想到了在動物園里投喂長頸鹿時它們的大力氣,為了吃為了生存,大家可是不遺余力啊。

水里的鋸齒龍蝦和爬行動物中的變色角蜥,讓我們平時無法仔細看清它們身材身段的模樣,這次在書中一次看個清楚。

相比本土和家養(yǎng)生物,兒子更喜歡怪異動物。這里的動物看起來就比較稀有了,但是從畫面中,我們依稀也能看到動物們的形態(tài),雖然有變化,也可以看出動物發(fā)展的演變過程。當然其中獨角獸、蝎尾獅這些畫面還是讓娃子印象深刻的,他們半人半獸的形象看著有點嚇人,更是讓人無所辨別其種類。這些也不單單是動物的,更像是怪獸,很符合怪異動物的形象。

厚厚的一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帶我們走進一座動物種類豐富的動物園。它有著考究的科普知識,同樣配有精美的畫面,而這些畫面不在是配角,它們帶給我們一場精致的視覺盛宴,比單單看到園子里的動物的既視感更加強烈。

書中附贈十種動物的圖鑒,讓每一種動物躍然紙上,面對面觀察他們的特點,走進他們的世界。兒子拿著兩張圖鑒不停地把玩,每每有新發(fā)現總是不停地與我分享。如此厚重的一本書可能很多人覺得孩子看不懂,在我看來,孩子的讀圖能力遠遠勝過我這文字控的人,而這本書也讓我們一大一小愛不釋手,即便無法去親眼看一下這些珍惜的動物,書上的畫面依然讓我們停不下來瀏覽的腳步。而我們曾經遺憾很多動物的消失,遺憾不能看到他們的真身,但在這里,我們依然能發(fā)現它們的身影,了解它們的過去,彌補我們心靈的空缺。

記于2018.1.21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潔yuanyuan
潔yuanyua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