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和西方人相比,我們中國人更為重視歷史,龐大的“二十四史”就是明證。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同樣受過各種歷史故事的影響,比如“岳母刺字”、“二十四孝”等等。今天的孩子,接觸的文化更加多元性,然而,對中國孩子來說,兒童時期多讀點中國歷史故事,是非常有益的。
小兒特別喜歡歷史,從《漫畫中國通史》、《少年讀史記》、《小學生領先一步學歷史》、《穿越報》、《中國歷史報》,《歷史穿越報》,再到《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故事集》、《吳姐姐講歷史》、《重現(xiàn)中國歷史》、《中國通史》、《中國歷史好些事兒》和《希利爾講歷史》、《五千年演義》、袁騰飛的《這個歷史很靠譜》等等
閱讀了大量歷史書籍,占到他閱讀書籍中的大部分。此外他還擴展閱讀了大量的人物傳記,如《影響一生的世界名人》系列、《我心中的戰(zhàn)神》系列等,凡是跟歷史有關的書籍和人物都很喜歡。
回望小兒走過的歷史閱讀路線,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希望對想培養(yǎng)孩子歷史興趣的家長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考,拋磚引玉。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家長培養(yǎng)孩子對歷史的興趣可以從講故事或閱讀故事書上入手,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我們知道,歷史故事能啟迪人的智慧。歷史是前人智慧和經(jīng)驗的總結。小時候?qū)W過的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記憶猶新。這些歷史故事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對孩子心靈的啟迪,是一般的童話故事不能比擬的。多讀歷史,能夠增加智慧,對兒童更是如此,那怎么做呢?
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經(jīng)常給他講一些歷史故事或一起親子共讀一些短小的故事書,雖然這只是一些歷史的片段,但是作為啟蒙確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記得孩子五六歲的時候,他爸爸每天晚上給他講一些故事,若爸爸沒空我就替補,如三十六計故事、岳飛的故事、資治通鑒故事、史記中的故事、楊家將的故事、三國演義中的經(jīng)典故事等等,有時候小孩子會喜歡其中的幾個故事纏著家長反復講,家長要耐心也要特別留心
這表示他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家長緊接著要購買對應的書籍,陪著孩子閱讀,引導到閱讀中來,這個時候孩子對閱讀一定充滿興趣,不會排斥,這個時機很關鍵,錯過了或沒有引導好,有可能會出現(xiàn)孩子只喜歡媽媽講故事不喜歡閱讀的依賴癥。比如有一套書《中外軍事故事》,注音讀本,是小兒首套自我閱讀的書籍,在他的閱讀史上起著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當然,若家長沒有很多時間陪伴或講不出那么多的故事,可以采取聽音頻的方式讓孩子對歷史故事產(chǎn)生興趣,但是一旦有興趣立馬引導到閱讀中來。因為孩子可以聽懂故事的程度和孩子自己閱讀是兩回事,關于這一點很多人都認識不清。
記得我家孩子有段時間對三國演義中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但是我們講來講去只會那幾個有名的段子,于是我就告訴他,三國演義中有幾百個有趣的故事,但是爸媽知道的有限,想知道更多嗎?自己可以看書,書中寫得很詳細,有很多爸媽都不知道的呢,你學好了以后講給我們聽好嗎?把孩子的興趣遷移到閱讀中來。
當然家長也要提前做準備,一是可以買了不不同難度版本的《三國演義》,可以是漫畫版的、注音版的、連環(huán)畫版的、有故事版的,還有白話文版的和名著版的,提供他閱讀選擇的需要,他立馬如饑似渴地把能夠越閱讀的看了個遍,最開始是陪讀,后面他就慢慢開始“嫌棄”你了,因為在不知不覺中他的識字量大增,可以自由閱讀了。
二是,下載了袁闊成爺爺?shù)恼f書《三國演義》,每天上放學途中在車內(nèi)播放,總365回,我們花了兩個學期聽完了。聽書不但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還能豐富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們知道《三國演義》并不是歷史,她只是文學作品。
當孩子閱讀完畢,家長要積極引導,所要真正了解《三國演義》中那些是歷史那些不是歷史,可以看《三國志》(白話文版),這才是真實的。當然三國只是中華歷史長河的一個小部分,要知道全部中國各個朝代的歷史,需要閱讀歷史類書籍。把故事閱讀引導到歷史閱讀中來。
其次,一旦孩子對歷史和閱讀有了興趣,接下來,要給孩子學習歷史路線做個小的事規(guī)劃。
我覺得首先讓孩子了解中國歷史的框架和脈絡。非常推薦江政啟《漫畫中國通史》,目前發(fā)現(xiàn)沒有孩子不喜歡這套漫畫書,夸張的表情和簡單的表達讓孩子立即樂在其中,最主要通過閱讀這套書能讓孩子對中國歷史的框架有個比較大的了解。我家孩子看完這套書后,突然對《新華字典》后面的年代表非常感興趣,甚至非常神奇地搞清楚了中國歷史的整個年代順序。
再次,在孩子有了歷史骨架后,可以往里面加內(nèi)涵的東西,讓歷史有血有肉。
當然選擇書籍的時候也要循序漸進,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按照孩子一般的閱讀順序,應該是首先閱讀中國歷史,然后再世界史。書籍的種類可以先繪本漫畫、注音、有圖有字各一半的書籍,然后再閱讀無圖全字的書籍。
當然,這只是一般的順序,好多孩子也不一定按照這個順序的,只要孩子有興趣,后期怎么做都行。因為,孩子對于歷史的閱讀慢慢走上了軌道了。經(jīng)過孩子兩年下來的閱讀,后面推薦了一些他喜歡的歷史書,希望對大家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我們希望孩子多學習歷史知識,能使孩子心明眼亮,遇事有自己清晰獨立的決斷,對人生始終有整體的宏觀的把握。學史不一定使我們不走彎路,但也許會使孩子的彎路走得少一些,走上彎路后能夠及時轉向,因而造就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