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小朋友愛繪本,尤其愛繪本中的圖畫。自從4歲會拿筆后,Larry小朋友就愛上了畫畫,整天坐在桌子邊畫畫,一開始只會畫線條。一段時間后,慢慢能畫出形狀,可以將看過或者聽過的故事用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再后來,已能模仿自己看過的繪本,身兼作者、繪者,自己制作繪本。根據(jù)我收藏的Larry畫畫作品手稿,對Larry的手作繪本歷程,我大致總結了如下幾個階段。
一、繪本“插畫”階段
這個時期(4歲7個月左右)的“作品”產(chǎn)量非常豐富,重溫《晴天有時下豬》后就畫了不少與劇情相關的插畫。
二、繪本制作初期——“巴掌書”階段
2016年8月28日(四歲半),Larry創(chuàng)作了屬于他自己的第一本“繪本”。除了文字由Larry口述爸爸代寫,其他所有內容都是Larry小朋友自己獨立完成。
這本書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小朋友在馬路上搗亂,用花朵一樣的工具將路面鏟壞了;與此同時,有一輛軋路機將被損壞的路面一點點地軋平,連續(xù)軋了一百次。由于爸爸一開始沒聽懂Larry要表達的意思,只機械記錄(比如,Larry說“連續(xù)”的“連”,爸爸聽成“蓮須”的“蓮”,“新星”寫成“星星”),所以,有些詞沒寫對,看起來有點搞笑。
上圖為封面,內容有:書名、作者、出版社中英文名稱等信息,作者下方的線條是用繪畫的形式對故事內容的提煉,波浪線代表被破壞的路面,下面的直線代表已被軋平的路面。
上圖是圖畫書正文,漢字部分的正確內容應為“連續(xù)搞了一百次”。
上圖為封底,照例是書名等,封底最下面還有一句評價“這本故事書是很棒的”,以及Larry自創(chuàng)的新星出版社標記。
“巴掌書”之二:《郵遞員的秘密》
本書封面有書名和圖畫,書頁用的仍是折紙正方形彩紙。整本書的設計、排版、內容、裝訂照例都是Larry一個人完成,文字由Larry口述大人書寫。
上圖是繪本內容,Larry這個時候還只會一頁一句話搭配一頁畫面,故事內容和畫面都較簡單,但比第一次的繪本內容豐富了少許。
這個時期,Larry制作了不少“巴掌書”,有的還會送給家人,我手上只保存了一兩本。
三、繪本連載時期
5歲3個月左右,Larry不再滿足于制作小書,開始嘗試制作A4紙大小的大型書,并采取連環(huán)畫的形式,先一頁頁畫好內容,再裝訂,畫封面。比如《恐龍百科全書》,這本書歷時半個多月,畫了有大約36幅恐龍,每一頁都是不同的恐龍。
與《恐龍百科全書》類似的作品還有《大鬧天宮》之《悟空1》《悟空2》、《坐船去海底世界去旅游》(沒寫錯,Larry取的名)、《螃蟹能否變成金魚螃蟹》《恐龍大王》等。
《恐龍百科全書》封面,參考《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而畫。
以上為《兒童百科全書》內頁,這個時期,Larry不太喜歡用蠟筆、彩色鉛筆等,除了這本書的封面有色彩,其他書基本都沒有著色。
四、完整繪本制作階段
今年暑假開始,Larry一反常態(tài),不再畫畫,連筆都不碰。昨天居然說要畫一本有關臭臭的書,自己嘰里咕嚕半天后,決定把繪本名字定為《臭臭幼兒園的一天》,主人公叫“臭臭人”(嚴重懷疑就是Larry本人)。
昨天畫畫的時候,Larry還特意選擇了用鉛筆作畫(以前畫畫用的可都是圓珠筆或中性筆),我好奇問他原因,他說鉛筆畫錯了可以修改。哈哈哈,小家伙終于學聰明了。畫到剩最后四面時不想畫了,就偷懶說空白頁是要留給看書的小朋友們畫畫用的,見我和爸爸都說沒有繪本后面會空這么多的,他才默默地補齊,不過堅稱最后兩面是封底,不需要畫太多。
《臭臭幼兒園的一天》,其實昨晚就制作完成了。不過,Larry小朋友有點完美主義傾向,今天又調整了一些,主要是著色和封面設計。
封面設計完成后,Larry還特意在標題旁標了一個“1”,暗示本書還有后續(xù)。
正文第一頁,昨天晚上他畫完后,我建議他給書標頁碼。Larry很有主見,堅稱不加。
這一頁里提到“老師”,我問他咋不把老師畫出來呢?Larry振振有詞,說老師被小朋友們擋住了,不用畫。
這一頁沒有著色,Larry說這一頁是“請畫畫”的地方,當然是黑白的。
這一頁描述的是Larry幼兒園中午睡午覺的場景,估計是由真實事件改編。
Larry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有跳繩,本書里Larry也用了這個素材。
這里描述的是幼兒園下午看動畫片的場景。
Larry每周二有武術延時課。顯然,這里又是具有Larry特色的一個內容。
Larry畫的巨型“粑粑漢堡包”。
Larry說啦,明天要開始《臭臭幼兒的一天》第二本書的制作哦,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