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歲多的時候,第一次給yoyo看《好餓的小蛇》這本繪本時,她就愛上了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她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我給她念,直到自己背出來。
每翻一頁,我都會問,“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yoyo便急急忙忙地?fù)尨稹跋憬叮垐F(tuán)”。
“它就怎么樣?”
我們再一起做一個很夸張的“阿嗚一口”
看到最后,毛毛蟲吞下了一棵蘋果樹時,眼珠冒星星,都會哈哈大笑,這是我們之間一個樂此不疲的小游戲。
隨著她慢慢長大,開始接觸更復(fù)雜而有趣的故事,這本繪本漸漸就被冷落了,但是偶爾翻到它,她依舊是開開心心看完再放回去。
上周,幼兒園布置了一個手工作業(yè),要求是“請家長在家與孩子一起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一樣會動的玩具?!蔽揖拖氲搅诉@條貪吃又可愛的小蛇,于是征詢yoyo意見,“我們做一條好餓的小蛇好不好?” yoyo挺開心地答應(yīng)了
我們先是重讀了《好餓的小蛇》
再在百度上查找蛇的圖片,讓她觀察真的蛇是什么樣子的
她說,蛇身上一塊一塊的
觀察完蛇之后,就動手做手工了
1.用一塊半圓形板在綠色紙上畫出小蛇的鱗片
2.把鱗片剪出來
3.涂膠水
4.把鱗片一片一片粘在一次性杯子上
5.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用皮筋把一個個杯子串起來
6.制作小蛇的頭部
這是yoyo第一次做手工作業(yè),在這個過程中,她變現(xiàn)出了極大的耐心和積極性,這是我沒有預(yù)料到的。雖然成品有些粗糙,但是媽媽真的好驕傲!
有個媽媽說“重在親子陪伴的時光和孩子參與的過程”,說的真好!
自己動手做的玩具,玩了好幾天都不厭
第二天,又找出一種大象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