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家長向我請教,她兒子馬上就要6歲了,學習鋼琴已經(jīng)1年零2個月,彈好拜厄剛開始彈到《車爾尼599》20條,《孩子們的哈農(nóng)》也練到15條了吧。音階與琶音彈了12個調(diào)了。孩子識譜比較快,所以進度不慢。記憶力也不錯,譜子基本都能很快背下演奏出。耳朵也不錯,聽三組內(nèi)的單音都能準確說出,熟悉的和弦或比較靠近的雙音之類的也問題不大。有些困惑的是,他對演奏的美感似乎相對遲鈍,現(xiàn)在也還不懂得、沒有興趣欣賞優(yōu)秀的演奏作品。我陪練時讓他注意音的輕重變化、斷音、抬手等技巧,他并不十分重視,當然技巧也達不到,只能非常生硬或夸張的表現(xiàn)出來。
以他現(xiàn)在的水平是不是不能過分苛求或強調(diào)每一曲的彈奏美感程度,還是應該在日常的訓練中就隨時要盡量多注意一些。因為我聽過599的示范光碟,和老師彈的好聽程度實在是有一定的差距。之所以不能演奏的同樣好聽,是和他本身的審美程度和技術(shù)水平都有關(guān)系的吧?是不是鋼琴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更多指導一些會有作用呢?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這樣的。
音樂是具有美感的藝術(shù),任何樂曲只要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去演奏,聽起來都會十分美妙。但是,要美妙演奏出這些的旋律,必須依靠演奏者扎實的彈奏基礎(chǔ),過硬的演奏功底以及正確的對樂曲的理解。只有這樣,樂曲才會動聽,美妙。
不過以上幾點對于剛剛學習彈奏鋼琴不久的,只有5、6歲的孩子的來說,要求的確是太高了。因為要完美的達到以上幾點要求,必須付出極大的精力和時間,這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都太過于痛苦,我個人也不贊成這么做。
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們就不要求孩子不要去做,相反,隨著孩子彈奏能力的增強,手指靈活性的增加,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逐步的教授一些孩子們能夠做得到的演奏技巧,且對你所提到的音的輕重變化、斷奏、連奏、落提等基本功要求要嚴格一些,使其能盡量熟練掌握這些彈奏的技巧,這是其一;
其二,在教授演奏技巧的同時,也要逐步的教授孩子對音樂美感的認識,按照樂曲要求極其難度,逐步演奏出音色、樂句變化;
其三,也要教會孩子如何多用耳朵去辨別,用腦筋去思考,多用心去感受,何為美妙旋律。當然,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有完備的教學計劃和恒心、家長有足夠的耐心。
因此,我建議你可以找個合適的機會和教師溝通一下,說說你的想法,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增加這些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