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不是把自己變成一個行走的保姆

2017-10-6 20:41 轉(zhuǎn)載 · 圖片4

女人,你的名字叫西西弗斯

不得不說,這兩年的家庭旅行常讓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女神經(jīng)。

提前半年或3-4個月買機(jī)票、訂酒店 ;提前1個月,看行程、做排期、辦簽證;提前2、3天,收拾行李,打印表格。出發(fā)前,看天氣,買保險,租車、訂WIFI、換錢,檢查出行清單。一堆必不可少的爛俗動作。

年復(fù)一年,每年全家都有10多天的旅行,和春節(jié)、國慶、五一黃金假期一樣,上演一次遷徙大戲。我是開演前,那只領(lǐng)頭的大雁,最胖、最前那只。

出發(fā)前,發(fā)揮前媒體人查資料扒皮的本領(lǐng),我從攜程、窮游、螞蜂窩、AIRBNB、BOOKING各種網(wǎng)站扒資料,貨比三家,安排行程——當(dāng)?shù)鼐包c、天氣、出行清單,孩子們做哪些活動,帶多少套衣服和什么書籍。通常,沒到目的地,我已經(jīng)看吐了資料,又像啥也不知道,似乎做了一頓滿漢全席的廚師,胃口全無。然而,這才是旅行的開始。

接下來還要坐飛機(jī),轉(zhuǎn)機(jī)、出境、安檢、取行李,換地鐵或打車到目的地酒店。

進(jìn)房間,我打開28寸的行李箱,兒子的行李箱,把三個人的洗漱用品、內(nèi)衣、拖鞋一個個擺出來。當(dāng)我走出衛(wèi)生間,通常臟衣服已扔到了床上,拖鞋和運動鞋到處都有,書包、飲料、書本、電腦和充電器到處都有。不到10分鐘,酒店房間成了一個比家里還要差2、3倍的地方。

孩子呼嘯而過,畫畫、玩玩具,老公在看手機(jī)、大聲電話。而我還在呼哧呼哧、熱氣騰騰搞新家建設(shè)。然而,這一切都是幻覺。再過2天,又是一輪循環(huán)。

10多天旅行,換了4、5個地方,換了4、5家酒店。我打開行李箱、整理房間,吃飯,出門,看行程,洗衣服,整理房間,洗漱睡覺,再度打包收拾行李。旅行的輪回和套路,無非如此??吹揭粋€干凈明亮的房間,歡呼雀躍,高興10分鐘,我再度埋頭干活,在重新建立自己的秩序。

哦,女人,你的名字叫旅行中的女西西弗斯。

每天出門前,我開始檢查孩子是否涂了防曬霜,書包里是否帶好了他的備用衣物,外用藥是否帶好,水是否裝好。

進(jìn)餐廳,看菜單,點菜,觀察幾個人如何點菜才可以均衡;吃飯時開始死盯孩子碗里的飯菜;結(jié)束時,擔(dān)心兒子飯桌不干凈。

到了旅行景點,別人在看風(fēng)景,我在盯孩子;我要么就在舉起相機(jī)拍照,要么檢查自己的垃圾袋、濕巾紙是否帶足。

我知道,我不在看風(fēng)景的路上,就在看孩子的路上。我不在拍攝孩子照片時,就一定在整理照片。拍照讓我忘掉自己,也常常忘著忘著,丟掉了自己。

更掃興的是旅程中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和老公大吵一架。觀念不同,教育方式各異,無法說服對方。因為無法說服,更加氣急敗壞。在美好的旅行地,大發(fā)一通火以后,我嘗嘗覺得虧對良辰美景。

人生美好時光,浪費在美景上,性價比更高。我為何要讓自己生氣?

我成為一個旅行中女漢子,訂酒店,買單,照顧孩子,洗衣服,整理房間,陪寫作業(yè)。事事參與,事事操心,事事追求完美。

想想,都想抽自己兩巴掌!

你是女人,你是老婆,你是母親,又能怎樣?

我不要只是一個完美的女機(jī)器人,一個行走的保姆,不帶笑容的自己。

想想,該從哪里再給自己找一點樂子,找一點笑容?一個人獨自在哥本哈根狂走,一個人在舊金山靜默一周,一個人在馬德里獨行,一個人徒步美國山間的日子去哪里了?

有了孩子,有了家庭,我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名行走的保姆,一個在世的女機(jī)器人?

這就是旅行的初衷嗎?

“ 旅行愉悅自己四大原則”

年輕時,因為有朋友、情侶作伴,通常旅行都是高飽和度愉悅之事,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自從有了娃以后,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去不復(fù)返。

作為忙亂工作中還要貪圖旅游快活的職場母親,我意識到必須把自己的旅行生活模版化,不要為一些細(xì)節(jié)抓狂。只有這樣,家里一年大大小小的旅行,我才能享受真正的愉悅。只有自己愉悅了,旅行才會變得生動和更有價值起來。

于是閑來無事,畫一張思維導(dǎo)圖,試圖建立起自己的旅行七個原則。

 旅伴選擇決定出游方向和風(fēng)格

關(guān)鍵詞:需求

一個人旅行,就是怎么歡喜怎么來。情侶旅行,幾乎要么是宅酒店,要么就是纏纏綿綿看風(fēng)景,摩擦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少。吃穿住行,可奢華,可窮游。

可家庭旅行的難度就連級跳了。帶著嬰兒出行,衣食住行樣樣都要花費巨大的心思,背帶、嬰兒推車,隨身攜帶的尿布、奶粉瓶和藥品、玩具……拉下一樣都是致命。

隨著孩子長大,還要考慮孩子不同年齡段的體力、注意力和興趣點,選擇旅游的目的地也會有很大差別。

帶老人出游,也是如此。一定要考慮老人的體力、健康狀態(tài),以及飲食偏好。我記得帶父母出游過幾次,吃東西成為一種負(fù)擔(dān)。一個朋友帶家里老人出國,行李箱永遠(yuǎn)背著電飯煲。

你選擇了什么樣的人,幾乎就選擇了什么樣的旅行方式。如果背著嬰兒去野外,就需要父母有足夠的體力,對旅行強(qiáng)度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帶著老人,每1、2天換酒店、換城市,這對誰也都將是一場災(zāi)難。

 根據(jù)目的選擇不同旅游類型

關(guān)鍵詞:目的

和什么人旅行,基本指向了一個清楚的旅行目的了。

獨自旅行,就是自己開心就好;和父母旅行,主要是讓老人愉悅;和孩子旅行、家庭旅行,需要照顧每個人的感受,尤其是嬰兒。即使年輕父母帶嬰兒出游,更多時候是自己想玩,但照顧好嬰兒的感受,才是王道。餐廳里一塌糊涂地哭,倒地撒潑,這些在之前之后都需要做好心理建設(shè)。

旅行的場景也有很多:酒店、游輪、度假區(qū), 山區(qū)、海邊、草原、森林、城市等。

我現(xiàn)在出門旅行,更多根據(jù)旅行人群來選擇類型——辨別旅行強(qiáng)度有多大。  譬如老人,適合坐游輪,吃穿住行全包了。

孩子很小時,我更傾向于海邊的度假區(qū)。記得孩子2歲多時,聽到海浪就害怕,去到海邊就要回酒店。于是,我們?nèi)揖驮谟斡境嘏萘?、8天。孩子也從怕水變成愛游泳了。孩子大點,徒步山間的體力也好了。慢慢,我們開始選擇山間徒步,森林徒步,這樣對大人和孩子都是非常好的鍛煉。

通常,我們也選一些安靜的、不那么熱門的地方去爬山,游玩。如果實在找不到,真不如在家附近的公園,撐一個帳篷,野餐燒烤,也是快樂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關(guān)鍵詞:邊界意識

女性往往喜歡大包大攬,代勞孩子和老公做很多家務(wù)事,同時又有怨氣。因為對環(huán)境的清潔、秩序感,女性也往往要求更高一些。

建議女性朋友,這個時候最好忍住自己的清潔意識,建立秩序意識和邊界意識。家里每個人都是個體,自己的行李箱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如果大家一起洗,大家輪流去洗。

旅行前,大家可以一起坐下來分工,爸爸做什么,媽媽做什么,孩子需要做什么。只有這樣,每個人各司其職,家里才會有平等意識,而不會總存在著一個怨婦和不快樂的某個人。

也只有這樣,大家在旅行途中,既有共同目標(biāo),也有自己的職責(zé)。而不是媽媽、爸爸負(fù)責(zé)所有的事情,孩子只顧自己玩樂就可以了。

 自我愉悅

關(guān)鍵詞:關(guān)注自我

女性出行,多過于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即使帶了書、帶了IPAD,可能為了照顧別人,也會放棄。

我建議自己給自己強(qiáng)行打卡,給自己留30-60分鐘獨處的空間。

之前一次出行日本,住的酒店有溫泉。老公和孩子都不喜歡泡溫泉,我卻很喜歡。于是,每天早上7點起床去泡溫泉,一個人開開心心去,獨處泡溫泉,身心愉悅。到了晚上吃飯結(jié)束,和大家玩一會兒,我又一個人出門泡溫泉。這是一樂。

晚上孩子睡了,我再爬起來看書,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也是一樂。

還有美食。家人飲食習(xí)慣不一樣,愛好不一樣。每個家里都有一個美食家、愛喝酒的,另外一個則沒有那么高性質(zhì)。沒有關(guān)系,自己一個人點自己喜歡的喝,吃自己愛吃的點心。

我喜歡看照片,剪輯照片,因為看到孩子的照片,會給自己留下很多溫情和愉快的空間。旅途每天,我都會把照片篩選出來,再做成小視頻,這樣既享受了復(fù)習(xí)的快感,也練了下自己的手藝。

我相信,旅行的目的最重要是看世界,其次就是自己開心。不然,一切就是失去了意義。

做一個負(fù)責(zé)任又會享樂的媽媽吧。只有在有原則、有邊界和充分認(rèn)識的基礎(chǔ)上,你才獲得了自由的空間。工作如此,生活也如此。

愉悅自己,享受旅行。

來源:小曾咪呀


回應(yīng)14 舉報
贊6
收藏10
8年前
假期旅行,感概很多!也理解很多!
8年前
作為懶人,心有千頭萬緒,抓狂之后就抓瞎,哈哈
8年前
前半段我以為我寫的。所以我從不寫游記,也很少發(fā)旅行照片,我現(xiàn)在一點兒也不喜歡去旅行,又不得不去旅行。也因此一年安排2次自己跟閨蜜的旅行。才是真正的度假。
8年前
家有小娃,旅行的關(guān)鍵是慢節(jié)奏,玩半天睡半天。心態(tài)慢下來之后旅行就變得放松許多
8年前
這寫的就是我呀!旅行女漢子。
8年前
想到了一首歌:旅行的意義
8年前
旅行就是要愉悅,放松慢下來。
8年前
帶孩子出門就是慢慢逛,一切都是慢
8年前
放慢速度,享受假期
8年前
為自己留些時間 愉悅自己 享受出行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