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媽成佛記-第N+2天:慢跑的蝸牛-挑戰(zhàn)不遲到

2014
2018-11-1 12:53 原創(chuàng) · 圖片2

一、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

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jīng)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

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

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

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nèi)心聲音在俗世的回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從沒完沒了的生活里探出頭,

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這首詩需要當作圣經(jīng),每日早晚閱讀!療效是平復一早上的匆匆忙忙和晚上陪讀時的雞飛狗跳!

二、叫早神器    

      早上我是設了鬧鈴的,讓孩子自己選的鈴聲,熟悉的鈴聲更容易喚起他的共鳴,然并卵,慈母在鈴聲響了三聲后,看娃沒有動靜,不忍心就給關了,關了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更好的方法能溫柔的喚醒這個小人兒,因為我們還有起床氣……

靈光一閃,我打開了平時每晚聽的APP,其中講小知識的節(jié)目十分生動有趣,感覺一早上都陽光明媚,活力滿滿的樣子,而且小知識只有十分鐘不到,剛好可以讓娃迷瞪一會。

果不其然,娃醒了,沒有起床氣,認真的聽著小知識,不一會就清醒了,氮素……起床動作卻慢的可以,因為在專注的聽小知識去了,而且這個小知識會不斷循環(huán)播放,哈媽在廚房不斷的催促:

聽完小知識一遍就換好衣服啊~

我做好飯了,快下床了~

衣服穿好了么~

出來洗刷了~

進房間一看,還坐著被子里拿著小音箱認真的在聽呢,只好撂下狠話:我不說話了,你自己趕緊的!

至少,今天老媽我不幫忙穿衣洗漱了!

二、營養(yǎng)早餐

哈媽廚藝很一般,但鑒于小時候爸爸媽媽還有心愛的外婆特別手巧能干,總能給我們做出一些點心面食當零食,所以,哈媽有這種信念,我也能做!經(jīng)過千錘百煉,我做過包子饅頭,餃子餡餅之類的中餐,也搗鼓過蛋糕,發(fā)糕,面包之類的所謂西點,為了讓娃自己主動的好好吃早餐,我都遵循娃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早餐吃什么,然而我做過這些愛心早餐,諸如手工中式,西式早餐均沒有被他主動提起過,反而是寶爸吃貨給帶著吃牛奶,麥片,奶酪,意面,外面買的蛋糕面包每日被翻牌。

哈媽是一個比較喜歡創(chuàng)新的人,于是在娃提出自己想吃麥片的時候,我會給他搭配著蒸餃燒賣;如果想吃面包蛋糕的話,我又給搭配了白粥雞蛋。嘿嘿嘿!搭組合,完全顛覆了他爹想營造的美式早點風,其實我就想讓娃吃口熱乎的!?。?/p>

三、挑戰(zhàn)不遲到

哈媽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很在意遲到這件事的呢?估計從小班開始,我們就沒正常出勤過幾回吧,小班一直都是由哈爸送娃上學,哈爸是完全放任的那種,也許他自己就是個大蝸牛,步調倒是挺一致的。我就不說什么了,反正小班早去了,老師們也是忙乎著安撫哭的小朋友,萬一情緒被感染了,也來一個生死離別就糟了,萬幸,我們小班入園很成功,從來沒有抗拒過上學。

娃喜歡去幼兒園,然而扛不住幼兒入園就生病的魔咒,生病了就在家被呵護著,時間久了,反而養(yǎng)成習慣了,估計在學校不舒心了就想要請假了,對于早起上學,孩子自己也沒有那么熱情了,于是乎,在遲到與請假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出勤率太低,和小朋友們互動的機會少了,和老師們相處的時間也相對少了,孩子到了中班想要社交的年紀,卻苦于找不到很玩得來的朋友,于是哈媽警醒了,難不成因為經(jīng)常遲到請假造成孩子社交障礙了?!

觀察了娃在外面和陌生小朋友互動的過程,也會自己主動示好,要求一起玩,玩的過程也是很友好和諧的,回家也會自己復述在學校和誰誰一起玩了,然而過一會又抱怨沒有人和他玩,他們都有自己固定的好朋友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哈媽認為遲到可能是一大因素之一,必須重視起來,源頭還是早起洗漱吃早餐這一系列的事情,至于交通方面,我也做了兩手準備,不能完全交給哈爸這個大蝸牛了,哈媽的騎行之旅!

騎行接送孩子貌似給他帶來了很多樂趣,還有一種自豪感,估計也已經(jīng)跟老師匯報了近日的交通方式,與同樣有騎行經(jīng)歷的小朋友互相討論感受,似乎拉近了和同學之間的距離,老母親還蠻欣慰的!

繼上兩次差點趕上拉小火車一起去操場之后,娃放學跟我說,X老師最愛我了,同學們也愛我!原因是:我們挑戰(zhàn)了滑索道,成功了,老師給了他很大鼓勵,同學們也給他加油了!

我乘機引導他:因為你沒有遲到,就能和同學們一起參加這些活動,所以你有練習,就能挑戰(zhàn)成功了,老師同學們都喜歡你了!

四、幼兒園遲到的一點感受

像哈爸那樣認為孩子還小,幼兒園遲到?jīng)]關系的,又不是你一個人遲到。哈爸的想法麻痹了我一陣,看到很多文章也有提到遲到的壞處,哈媽一開始看好像覺得有點危言聳聽,但實際觀察下來,有些話說的不無道理,至少在我家哈寶身上表現(xiàn)很明顯了:

1.     融入游戲會有一定困難及錯過主題活動外,遲到的孩子會在整天不容易進入狀態(tài),尤其是那些對遲到比較敏感的孩子。

我送孩子到操場的時候,孩子先東張西望到處看看,似乎在找人,又似乎不知道該干什么,錯過了早操時間,沒有熱身就開始大運動活動,估計也不適應!同時有些活動是集體的,他錯過了,只能自己一個人完成,沒有同學帶領著,只好放棄不做了,比如攀巖,過索道橋這些需要鼓勵的項目;

戶外活動總是自己一個人做,老是失敗完成不了,就很挫敗,心情也不太好,回到教室和其他同學的節(jié)奏完全就不一致。

2.     不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幼兒時間觀念較差,會形成行為拖拉、懶惰、缺乏時間觀念。

哈寶對時間還沒有概念,所以跟他說還有十分鐘,五分鐘,他無法理解,所以我會把最終要做的事情說清楚(比如晚上睡覺),然后從現(xiàn)在開始要做多少事情才能到達最后那件事,我們從進門回家17:30開始,先和他商量先玩一會再寫字還是先寫字,媽媽做好飯之前寫好數(shù)字(30min左右),吃完飯我們就玩樂高或者上課(1h),上完課后有時間再玩一會(30min左右),然后洗澡(30min左右),如果想多玩一會,就可能會取消下一步的事情,比如睡前故事或是看繪本(30min左右),最后我規(guī)定九點要關燈,和孩子說清楚,并大致說一下需要花費的時間,大人把握好,早睡習慣幸好及時扭轉回來了!

3.     不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

哈寶的鼻炎真的是上了小班就開始變成顯性的,眾所周知,鼻炎只能靠孩子自身的生長發(fā)育來恢復,這其中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通過運動強身健體是必然的,所以學校的早操還是不要錯過為好!

五、睡前耳語

哈媽:今天不要再踹被子了哦~我給你三次機會,然后你知道會怎樣的!

哈寶:你半夜會給我穿上睡袋~那你跟我神經(jīng)元說一下吧~我睡著了控制不住自己的。

哈媽:你自己跟它說啊,它是你的神經(jīng)元!

哈寶:它聽不見了~

哈媽:它已經(jīng)睡著了么,那你去夢里跟它說吧~

哈寶:好的!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