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小豆包進幼兒園兩個多月了,應該大部分孩子都比較順利地度過了新入園的分離焦慮期,雖然不想上幼兒園的情緒常有,但是哭到停不下來的情況應該是越來越少了。
但是分離焦慮減輕的同時,娃們又給爹媽拋出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都快遲到了還在那磨磨蹭蹭怎么辦?!
不上學的時候,孩子們都是自然醒,那個時候負責看娃的家長們都恨不得孩子再多睡一會,好讓自己也能睡會懶覺,或者再晚點“上班”??墒巧蠈W了,起床晚就會出門晚,路程遠的會堵車不說,遲到了還會錯過美味的早餐。
更重要的是,按時來到幼兒園,能夠有充足的時間調整狀態(tài),投入到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中。如果去的晚了,可能別的小朋友都在跟老師晨圈,你家娃還要餓著肚子呼哧呼哧地換衣服,換鞋子。尤其對于慢熱型的小朋友來說,這美好的一天就從跟不上節(jié)奏的沮喪開始了……
開學兩個月,總體來說虎姜在早上出門準備上學方面表現(xiàn)的還不錯。但是這不代表從一開始就是一帆風順,而且他的狀態(tài)隨著天氣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影響而經(jīng)常發(fā)生變化……總的來說,在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斗爭之下,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是革命的道路依舊很長啊……
在和孩子一起調整晨起-出門流程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三個方面,有助于孩子更加適應按時上學的生活。
流程固定
之前我碼過一篇文章,介紹了全職媽媽如何制定一日流程,讓一拖一帶娃的日子過的更輕松一些。
制定一日流程,讓帶娃的日子像水一樣順滑
其實濃縮到早上的起床與出門準備環(huán)節(jié)也是一樣的。已經(jīng)上幼兒園的孩子已經(jīng)能夠和家長一起討論一下早上必須要做的事情了,那就不妨和孩子一起做一個約定,把明確下來的流程寫出來,貼在墻上。
虎姜的幼兒園是提供早餐的,但是因為上學有一定路程,不太想讓他餓著肚子出門,所以我們選擇在家里吃過早餐再出門。這就要求我們早上都需要更早的起床,夏天還好,現(xiàn)在大冬天的每次早上叫醒外面還是一片漆黑?;⒔颊f:媽媽,天還沒亮呢,我再睡會
我們現(xiàn)在大概的作息時間是,早上6:30牛聽聽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開始叫醒。我會先起床快速洗漱然后到廚房準備早餐,虎姜會稍微地“懶一會”再起來。
從我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來看,那種非常嚴厲的“快起床,不然就遲到了!”的叫醒方式效果非常不好,雖然那一刻娃的眼睛睜開了,但是他的情緒很難受,會導致整個早上甚至一整天都別別扭扭的。
之前我們用過App叫醒法。起床后的迷糊時間用一節(jié) ai 小課過渡。因為動畫的吸引,叫醒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現(xiàn)在我們用的比較受用的方式就是把他親醒
就是那種很夸張的狂親,把肉嘟嘟的臉蛋當成美味的果凍就對了!親到他又開心又嫌棄(口水)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醒過來了。關鍵這樣子通常來說他的情緒會很不錯。
當然每個孩子的喜好不一樣,你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和孩子約定一個小秘密,或者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要對的“暗號”。這樣他對起床這件事就會有所期待,也方便轉移他不愿意起床的注意力。
接下來他會自己脫掉睡袍,換上衣服,準備去洗手間洗漱。感謝幼兒園集體生活強大的影響,虎姜現(xiàn)在在自理能力方面有很明顯的提升。穿脫衣服基本不用他們太插手,都可以自己完成。即使有的時候穿的不夠服帖,我也盡量忍著,讓他自己調整。
(在很努力地研究拉鏈怎么搞)
因為有了之前我們約定好的流程表,所以他對晨起流程哪件事在前,哪件事在后非常的清楚,操作起來行云流水……
當然了,他也有不愿意按部就班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上“套路”了,比如和爸爸比賽看誰更快地抵達洗手間,又或者和爸爸一起上廁所……(畫面已打碼,請自行腦補)總之必須得想方設法讓他動起來。
至于為什么還特意把早上的洗漱流程安排給爸爸,那是因為每天只有這個時間他倆才能清醒著見面……總要給爸爸安排點劇情刷刷存在感?。?/p>
我們在洗手間放了一個小鬧鐘,作為洗漱的倒計時。一開始從進入洗手間開始上廁所,到洗手刷牙洗臉抹香香再離開,會設定10分鐘倒計時?,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提速到8分鐘啦~而且到后來,都是虎姜自己主動要求計時的……所以說,習慣的力量真的很可怕啊。
(晚上睡覺前,自己會把兩只襪子分別塞進兩只拖鞋,再依次疊好褲子和衣服放在拖鞋上)
固定流程執(zhí)行,在效率方面的確是有優(yōu)勢的。但也不是沒有弊端,弊端就是一不小心過頭了,養(yǎng)了一個太在意秩序的娃,有時候也是很苦惱的……(凡爾賽體附身?)
比如常規(guī)流程是上完廁所后洗手,然后擠牙膏刷牙。有一天我就在他洗手的同時幫忙擠了牙膏,結果蒼天饒過誰……娃立馬炸了!愣是讓我把已經(jīng)擠好的牙膏拿水沖掉,等他洗好手了再擠一次……
后來我才搞明白他是擔心我提前擠好牙膏會掉,讓他覺得特別沒有安全感……好吧,你是我生的,你說什么都對……
位置固定
沒上幼兒園之前,說實話虎姜出門都是大人幫忙給他穿外套。但是自從上了幼兒園,學會了酷炫的穿衣服技法,就充分地調動了他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積極性。
所以為了方便他自己操作,我就在適合他取拿的高度上安裝了三個掛鉤。
每個掛鉤上用標簽紙也貼好了對應收納的物品:水杯、書包、外套。
他的保溫水杯上學的時候就會套一個有背帶的外套,回到家會換成這個硅膠防滑底座。于是我們倆就稱這個硅膠套是水杯的“室內鞋”,另一個布袋的外套是水杯的“室外鞋”。所以他很自然地就聯(lián)想到在幼兒園進屋要換鞋的動作,每次出門前都會調整好。
有的時候不用太一本正經(jīng)的講道理,編一個嘻嘻哈哈有趣的故事,先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再說。
我會盡量把孩子自己用的東西固定在相同位置上并做好標記。比如他的換洗衣服也是一樣,這樣每次就可以輕松地找到對應的物品。
干凈的衣服放在斗柜,也有專屬于他自己的小臟衣籃,需要換下來的臟衣服都會自己扔到指定位置。
這就像咱們上班,你知道在哪個街角有賣煎餅的阿姨,也知道在公司的某個位置有咖啡機一樣——“已知”會給孩子帶來內心的安全感。
態(tài)度一致
不知道別人怎么樣,其實我覺得自己當媽以后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事情。風平浪靜的時候想的是充分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看著娃在家系扣子解扣子十多分鐘也不驕不躁,還在心里默默給自己加分,嗯,我真是一個有耐心的媽媽。
但是要是快遲到了呢?讓孩子自己來,還是由你來伸出援助之手呢?尤其遇到起晚了,天氣不好,路況也不好的時候,說自己一點都不著急的我就信了你的邪!
但冷靜下來我們想想,這樣態(tài)度不一致,其實對孩子的傷害還是挺大的。他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得不到認可?!皨寢屨J為我不能在時間緊張的時候自己穿好衣服?!睗u漸地,內心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哪怕他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對你說:我不會,我不能,需要媽媽幫忙。
而且這樣也會讓孩子很疑惑,為什么有的時候我做這件事是對的,而有的時候又不對了呢?我到底應該怎么做?
所以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缺少自信,缺少主動嘗試的意愿,很可能是由于我們無意之中帶給孩子的否定。
我沒有什么宗教信仰,生娃之前沒心沒肺,當媽以后卻經(jīng)常懺悔??偢杏X還有很多事情做的不夠好,就怕自己的某些想法和行為對孩子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不過這大概就是當媽的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