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3億人不能睡覺!用時間換生命的背后,是殘酷的生活真相...

2019-3-25 21:30 轉(zhuǎn)載 · 圖片48

文 / 說姐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而你有多久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

當四周寂寂無聲時,你是安穩(wěn)地沉入夢境;還是沉浸在堆積如山的工作之前,搖搖腦袋,猛灌一口咖啡?

“加班”二字貫穿整個生活
 

手機屏幕里倒映出你眉頭緊皺的臉,睜眼望著天邊漸漸染上一絲光亮,內(nèi)心涌起的,是一陣疲憊的無奈。

通宵學習成了備考常態(tài)

時代洪流之下,我們似乎都得了無法入睡的病。

根據(jù)中國睡眠研究會發(fā)布的《中國人睡眠質(zhì)量及科普報告》顯示,全國38.2%的人存在睡眠問題,超過3億中國人受失眠困擾。

“缺覺、失眠”已經(jīng)成為這個時代的病癥。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于原作者

為什么中國人睡不著?

這部中國首部睡眠紀錄片--《追眠記》來得很及時。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紀錄片在東方衛(wèi)視播出之后,收視率就在25-45歲人群中排名第一,豆瓣評分8.2。B站點擊量超18萬,評分更是高達9.2。不難看出,當今社會無數(shù)中國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睡眠困擾。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有網(wǎng)友在B站評論區(qū)這樣寫道:“這可能就是為什么中國人能用30年,走完了別的國家一百年的路程吧。因為我們六點就已經(jīng)起來別人9點才醒,我們加班到9點別人4點半就收拾東西了下班了。中國人是在用生命和時間換取生存,或許我們應(yīng)該好好思考下了?!?/p>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用睡眠,換明天。今天的你,是否和他們一樣?

18歲

不同的學歷有不同的人生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這條路,走過的人都知道有多辛苦。

翟曼婷和方正宇就讀于河南省的一所重點高中,在這個高考人口突破九十萬的省份,備考成為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每分每秒,考生們都在緊繃著學習。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當黑夜降臨,星空靜謐,書桌前泛起一盞盞白晝般的燈光,對于莘莘學子而言,他們的一天遠遠沒有結(jié)束。
 

連續(xù)三次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的翟曼婷,內(nèi)心焦慮,無法入睡:“每晚都很焦慮,頭疼睡不著,怎么辦,怎么辦?”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為了備戰(zhàn)高考,每天堅持到深夜,直到困到無法思考才爬上床睡上一覺。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白天里,用來補覺的,只有課間那短短的5分鐘。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方正宇兩次考試前夜都沒有睡好,第一次是因為室友打呼嚕影響了自己睡覺,導致考試發(fā)揮失常。第二次有了陰影,擔心睡不好,心理壓力太大,更沒入法安然入睡。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24歲

“誰愿意承認自己是個病人”

忻雨,是一個中重度抑郁癥患者。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忻雨來自農(nóng)村,在很小時候,母親便拋棄了她,父親靠收廢品將忻雨拉扯長大。作為小地方的優(yōu)等生,忻雨不負眾望,考上了上海的重點大學。

但只身來到這個繁華的都市,身邊高手如云,巨大的落差感和壓力迅速向她襲來。面對經(jīng)濟和智力上的多重壓力,無數(shù)個夜晚,她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終于,在大二那年,她被診斷出來得了抑郁癥,每天晚上,只能依靠安眠藥才能勉強如睡。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曾經(jīng)父母親戚們眼中的天之驕子,漸漸地被病癥抽去精力...吃藥,更像是維持生命的折磨。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因為情緒不穩(wěn)定,她找不到工作,生活難以為繼。為了治病,還欠下了10萬元的債款。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村里人異樣的眼光,家庭艱難的處境,虛無縹緲的未來,還有無力償還的債務(wù),這些難題全都壓在忻雨的肩上,讓她連呼吸都變的艱難......

她說:我覺得我爸太可憐了,他以為自己要熬出來了,然而遠遠沒完,遠遠沒完…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27歲

“我懷疑自己得了產(chǎn)后抑郁”

1991年出生的韓佳,從前是個快樂愛玩的女孩子。作為父母的獨生女,一直以來很受寵愛。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可是有了孩子之后,她的生活被徹底打亂。自由,安眠都與自己遠去。面對鏡頭,韓佳還沒有開口述說,就拿起紙巾,不停地抹眼淚:“一個晚上都睡不好?!?/strong>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白天不屬于韓佳,因為她要陪兒子讀繪本,拍皮球,小心翼翼地教他認識這個新世界。

夜晚也不再屬于韓佳,孩子一哭,韓佳就要翻身起床,給他喂奶、換尿布,每晚重復不下10此,每隔兩三個小時后就會醒來,這讓她倍感疲憊。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有時候,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著,自己的睡意卻也隨之煙消云散。

產(chǎn)后的第一年,她患上了產(chǎn)后抑郁癥。有次被折騰到精疲力盡,韓佳忍不住打了孩子,事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她質(zhì)問自己:”我為什么要發(fā)脾氣?”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只有在晚上九十點鐘,丈夫哄孩子睡覺,隔著一道簾子,韓佳才能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

即使在做全職媽媽,她還需要看書,復習準備考取會計資格證,以此換來未來回歸職場的機會。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等到孩子睡著之后,丈夫也一起擠在這方小小的書桌前,借著昏暗的燈光,抓緊時間看書學習。

并肩奮戰(zhàn)的兩人

35歲

“只有不停奔跑,才能不被落下”

“有些人無法入睡是迫不得已,而有些人則是選擇主動拼命?!?br> 

張成是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他每晚工作到凌晨3點半,早上8點半就得醒來。為了不讓寶貴的時間耽誤在路上,他干脆睡在公司里。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一個正值壯年的男人,成天帶著深深的黑眼圈,臉上寫滿了疲倦,內(nèi)心卻始終憋著一股勁。搭上這飛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誰都不想輕易被時代的大浪掩埋。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面對睡眠和未來,張成有著自己的抉擇:“人活著總得留下點什么,不然這輩子白過了。死后自會長眠。”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37歲

“生活就是戰(zhàn)線漫長的戰(zhàn)役”

張磊是上海兒童醫(yī)院的三線值班醫(yī)生,每天,他要看100個病人,每周會有將近20臺手術(shù)。

夜班的時間是從第一天早上8點到第二天晚上8點,時刻都得在工作狀態(tài)中。他不需要時刻待在病房里,但只要手邊的call機響起,就要立刻爬起來解決問題。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由于精神上時刻保持警惕,一旦忙起來,人就會進入興奮狀態(tài),想睡也睡不著。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作為兒科醫(yī)生,他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解決孩子的病痛,還需要和孩子的家長們反復溝通,每天的工作任務(wù)繁重。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對于一個醫(yī)生而言,家庭和事業(yè)的天平似乎永遠也無法達到平衡。休息的時間少,意味著陪伴家人的時間也少。

張磊的妻子面對鏡頭無奈地哭訴,因為工作原因,丈夫從來沒時間陪伴孩子,周末不在家,孩子生病也不能陪伴左右。

而面對妻子的淚水,張磊無能為力,只能低頭、沉默。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不是不想睡,不是不珍惜,只是不能選,不能睡,身之所系,還有一個個等待被救贖的家庭。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78歲

“我這把年紀,什么時候走掉都不知道”

據(jù)2016年民政部統(tǒng)計,全國沒有子女在身邊的留守老人總數(shù)已超過5000萬,鄭秀華正是其中之一。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丈夫很早就離世,是她一手將四個兒子撫養(yǎng)成人,如今各自成家立業(yè),奔赴不同的城市,為生計打拼。而鄭秀華,理所當然地留在家中,帶著對孩子們深深的思念和獨自生活的孤獨聊以度日。

每到夜晚,這份孤獨感便沒由來地更加強烈。但一想到子女打拼的艱辛,也不敢輕易打擾他們的生活。

“想來想去都是壞事,沒有好事。我這把年紀,將來怎么辦?什么時候走掉都不知道......"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凌晨四點,她就已經(jīng)清醒,和村子里其他的老人一起在鄉(xiāng)間散步,借著微茫的月色,一走就是兩三個小時。她們明明相攜同往,但背影依舊孤獨地讓人心碎。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作者喬納森·克拉里在《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jié)》一書中寫道:“睡眠,是資本的敵人?!?/strong>

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背后,是肉眼可見的睡眠時間的壓縮和蒸發(fā)。生產(chǎn)、勞動、消費,人們被時間拉扯著拼命轉(zhuǎn)動利潤的引擎,晝夜不息。

在中國工作七年的德國攝影師貝爾恩德·哈格曼,拍下數(shù)百張中國人睡覺的照片。他還專門建了一個網(wǎng)站發(fā)布這些照片,名字就叫做“沉睡的中國”。

他寫道:“這些隨時隨地都能睡覺的人,是中國經(jīng)濟復興的原因。”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即使睡眠時間一再被壓縮,大家還是在感慨,我的時間不夠用!??!

一個個不眠不休的夜晚,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熬夜猝死,過勞死等可怕的字眼越來越多地在新聞報道中涌現(xiàn)......我們用雙手換來的匆忙人生,是否就是我們真正追求的生活?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紀錄片中公布的一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媒體人以每天平均工作9.5小時,平均睡眠6.5小時,成為工作最久,睡得最少的職場人士。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而醫(yī)務(wù)人員以高達39.9%和56.9%的比例,成為最常失眠和睡眠障礙嚴重程度最高的職業(yè)。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這些冰冷數(shù)據(jù)的背后,我們似乎遺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從前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如今,更多的夜晚,因為學業(yè),因為夢想,因為生計,人們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

當睡眠被撕扯成碎片,人們開始計較睡眠的成本和得失之后,除了健康之外,我們還失去了一場好夢所帶來的幸福感。那么多人努力跋涉,不敢停下,生怕一場好眠,就被時代的洪流沖的老遠。

“我們已經(jīng)跑得足夠快了,卻常常追不上一個緩慢平和的好覺?!?/strong>

我們的明天,不該以透支的健康作為代價。
 

今夜,世界喧擾,愿你好眠。

圖片來源自網(wǎng)絡(luò)

Reference:

1.https://mp.weixin.qq.com/s/yLyXptu-eEWnNiDPsN85gg

2.https://mp.weixin.qq.com/s/u_ifva95ZMY0sgMCliuAtg

3.https://m.sohu.com/a/240074865_791670/?pvid=000115_3w_a

4.https://mp.weixin.qq.com/s/OtSxL9EAvERaXFmBDvsOZw

5.https://mp.weixin.qq.com/s/pO42vkFsjIVQAPX3aBdx6w

6.https://mp.weixin.qq.com/s/SfV7aYQENB_2umzUAouDMA

7.https://mp.weixin.qq.com/s/iHvECxedtwWzM3G4XD1VTg

8.https://mp.weixin.qq.com/s/xT4v0JtPjln4Hh6tl1QAOA

9.http://www.sohu.com/a/231652389_619233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精英說


回應(yīng)6 舉報
贊2
收藏11
6年前
全民失眠,包括從小學開始的孩子。這是個全民奔跑的時代,總有一天,有人會慢下腳步,想一想,這是不是我要去的方向。Busy for living,or busy for death。
6年前
這就是出生在hard模式的悲哀吧。
6年前
我也是那個夜深了還不能睡的人。明明已經(jīng)很困了,一堆客戶上線了。只好一個一個談。好在白天我還能休息幾個小時。比打工族加班狗稍微好一點點。
6年前
好文,我們犧牲睡眠值不值
6年前
現(xiàn)在人的睡眠還被手機占據(jù)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