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清理家里的書。
中文很多都是女兒小時候買的故事書,兒子不愛看,清了好多送給有女兒的朋友。兒子對科學很感興趣,所以這一類書(居然有很多)都留了下來。另外童話寓言類、老鼠記者系列、福爾摩斯系列、全套中英文小屁孩等先留著吧,如果他實在不愛看也送人。
ORT的1-9級兒子讀到6級時暫時中斷了,以他現(xiàn)在的程度來看,1-5級完全沒有必要再讀。身邊沒有更合適的贈書對象,讓爸爸問下他的同事們,有需要就送掉。
10-12級可以等兒子大一點自己讀。
另外,treetops女兒強烈建議我讀10級給兒子聽,因為很簡單。打算過陣子嘗試。
ORT的一套phonics、一套read with biff,chip&kipper不打算再看。phonics最初覺得很好,不過還是嫌枯燥,不適合兒子。而read with那套已經(jīng)讀完,在這個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phonics。
phonics的重點無非就是舉一反三,讀的多了自然就記住了。所以不想再專門花時間學了。
還有puffin young readers,2-3級挑了很多兒子沒興趣的故事書送了朋友,留下的也多是動物主題的自然科學類。
家里還有兩季peppa pig,兒子主動提出要讀。分角色,我讀女聲,他讀男聲加旁白。他很開心,讀的興高采烈,尤其是讀daddy pig還會學電視里的腔調。很有趣。
順便記錄下給兒子選書的感受:以他的興趣為前提,再好的書如果他不喜歡、我也不強迫他。因為兒子是個太有主見的孩子,高壓只會讓他反抗。尊重他吧。
~~~分界線~~~
回想女兒小時候,幼稚園任她傻玩了三年,上小學時大字不識一個。成績非常好,但幾乎沒有課外閱讀。直到二年級快結束時,我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記得很清楚,改編版的西游記是她自主閱讀的第一本大部頭中文書,一晚上加一早上讀完。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
也是那個時間段我開始給她借英文書,借的是ladybird出版的key words。現(xiàn)在回想這套書真的是不好,乏味至極,不怪女兒不喜歡。
其實女兒的英文“啟蒙”還真是晚,直到三年級下學期才開始看ORT。當然,那時候英文基本能力已經(jīng)具備,看這套書是錦上添花——意義在于極大的增加了她英文閱讀的興趣、繼而大大的提升了她的英文讀寫能力。
最直觀的受益就是升中,盡管女拔敗在見校長上,但可謂雖敗猶榮。
而且最終入讀的現(xiàn)在這間非常理想的學校、在幾乎全英文授課的前提下,仍能輕松保持不錯的成績,實在難能可貴。最厲害的是,她學的最好的一科居然是literature in English!
用她自己的話說:非常開心能用英文上課。
好吧,既然這么享受英文,爭取大學去國外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