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趙俊書聯系我,說想我了,語氣很激動。我并沒有表現出熱情來,因為不想,便不再要求自己去做。并不是故作高冷或覺得優(yōu)越,只是單純的沒有感覺,也說不出有感覺的話來,與其“造假”,不去做到表里如一。
其中讓我最為觸動的是談到我事業(yè)的問題,我說等我規(guī)模擴大之后,我要租一個商企,她毫無猶豫的說了句:咋好大呀?還租商企?等你干大了找我入股,我撈分紅。
看似戲謔的表象之下,是她并不愿意給我好的祝福。這就是我的感覺。
相比之下我的反應才是我最關注的,我發(fā)現當別人質疑我的時候,我的條件反射就是找證據證明自己。我就開始說:這不是還沒開始工作么?期間還回避趙俊書提出的一些可以證明我“無能”的問題。
我發(fā)現這才是我的老路,我一直陷入“六子到底吃了幾碗面”自證清白的怪圈。歸根結底還是對自己的不接納。
首先,應該接受認知層次低的人確實是見不得別人好的。因為她不知道如果一個有能力的人,不會因為她一句打擊變差,也不會因為她的祝福就一下變好,一個連好的祝福都吝嗇贈與他人的人,擔心他人汲取她祝福的能量?必定是心胸狹窄,自卑,以及生活掌控感極差的人。
和一個人接觸談話,最基礎的就是先去了解這個人的認知水平,是努力提高自己,虛心向他人請教,愿意發(fā)現他人長處優(yōu)點,還是喜歡盯著別人缺點彰顯自己。
自己琢磨一個測試方案,典型話術,上網去搜一下。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