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的城市不少,但有鼓浪嶼的卻只有廈門。沒去之前,想象中的鼓浪嶼就是幾塊大礁石,后面躲著稀稀拉拉的幾棟小房子,林語堂啊,舒婷啊都貓在那些小房子里聽海浪的聲音,一搭沒一搭地冒出些詩句、格言,甚至小說情節(jié)……
很歐化的地方。和青島八大關(guān)的有些不同(八大關(guān)像刻意達(dá)成的布景,專門讓人拍照用),這里的年代更久,式樣更繁多,保存更自然。里面的人只要不走,還住在里面,走了的人,房子還空在那里,任憑磚木凋零,蛛網(wǎng)密結(jié)。亂逛的時候,常見一些看似要倒塌的小樓,周圍的植物瘋長幾乎成了房子自然的保護(hù)墻。很像魯賓遜同學(xué)在島上建的別墅防護(hù)欄。
走到林語堂的故居時已是華燈初上,但樓房的殘破仍清晰可見,樓下一個亮著燈的窗戶,飄出炒菜的熱氣。做飯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阿姨,一邊應(yīng)付我的好奇,一邊忙著推銷門前小攤上的椰子。問她為什么這個故居沒人修繕,竟有人住。“修什么修啊,這是他太太娘家的房子,他只是住在這里的。”老阿姨是娘家人的后代,她說里面還住了好些親戚呢?!S持本來的面目,才是真正的保護(hù)吧。相比其他地方成天造名人故居,掛名人牌匾,鼓浪嶼的管理方讓人尊敬。
島上溜達(dá)的地方很多,只要你有時間。小巷,石板路,墻縫里擠出的花,長裙飄飄的美女、百歲的大榕樹……這里可以滿足你對閑適生活的各種想象。走在路上,也像在想象,因為太安靜。到了這里,連大嗓門的人都學(xué)會了細(xì)聲細(xì)語,尺碼再大的腳,也會像穿了芭蕾舞鞋似的悄悄地走路。——除了龍頭路,游客忙著吃飯的地方。
風(fēng)琴博物館 門票:20元
鼓浪嶼有鋼琴博物館,風(fēng)琴博物館。后者更值得一看,古董更多,且門外的風(fēng)光更好。里面不許拍照,但不太自覺的某些同學(xué)還是拍了一點,情不自禁吧:)
日光巖,門票:早晚30元,白天60元
——————————————————————————————
小攤上賣海蠣煎的老大爺偷偷告訴我,晚上7點半后去日光巖不要門票。我偷偷把這個意外的好消息告訴了Tiger和Tiger爸爸。我們又有了理由閑逛了一會兒,乘機(jī)去了日本領(lǐng)事館,天主教堂,林巧稚紀(jì)念館。來不及吃晚飯,餓著肚子去了日光巖,發(fā)現(xiàn)那里已有幾個同樣偷偷從老大爺那里得到消息的游客候著。但進(jìn)門處有人把門,讓大家買半票,30元。其他人決絕而去,我們決絕上山——不能白等,對吧:)
只有我們?nèi)齻€,兩大一小,燈光昏黃,但該亮的地方很亮,看不見的地方黑得懾人。上了最高處,風(fēng)很大,對面的廈門市區(qū)燈光冉冉,能看見最長的海滄大橋。上面狂喜良久,下山,心滿意足去吃晚飯,此時晚上八點半,正好是看門人要求我們下山的時間。
關(guān)于美食。忙著吃,顧不上拍照:)
島上的小吃,吃了些,買了點,最喜歡的是葉婆婆糍、米線糊,海蠣煎也很棒。Tiger父子仍舊固執(zhí)他們的肉食喜好,晚上吃了牛肉面,魚丸湯。后到市區(qū),每晚父子倆堅持去中山路的一家美食城吃烤肉、雞翅、壽司等在上海也常見的東東。鄙視之。
其他美食我一人美滋滋獨享。沙茶面不喜歡,像滿嘴沙子。
廈大的國際交流中心吃了一頓午餐,某老師請客,每道菜我們都喜歡,清淡精致。但幾乎不是小吃了:(
——————————————————————————————
竊以為,一家三口可去的地方太多,但廈門真是俺最愛的地方,性價比超高:上海飛廈門的航班運氣好能有199元的機(jī)票,從機(jī)場坐公交車,一路看風(fēng)景,才兩元。
鼓浪嶼上住一晚,不到400元訂花堂,兩晚住廈大附近的如家。免費逛海灘,又比這個更劃算的嗎,呵呵。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