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琴童,一路高歌

2018-3-7 21:28 轉載 · 圖片10


偶然看到一篇關于墨爾本“Play Me, I'm Yours”街頭鋼琴活動的報道,就是整個墨爾本有21處公共空間,放置了可以免費彈奏的鋼琴,鋼琴被設計成各種圖案,不管你會不會彈,都可以坐下來感受一下,當然,更多的是會彈的人們各種享受。

那么多年做雜志的習慣,讓我遇到感興趣的話題,再忙也愿意多花些時間去了解,所以專門到官方網(wǎng)站看了下活動的背景。這才知道這個活動竟然已經(jīng)做了好多年,巡回了55個國家。今年是第二次在墨爾本舉行。

在網(wǎng)站的資源庫,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彈琴的圖片和視頻,從年邁的老人,到剛學琴的孩子,上班族下班后,甚至穿著婚紗的新娘。這些照片,有攝影師專門拍攝的,也有彈琴的人自己上傳的。不管怎樣,每個人坐在鋼琴面前的那幾分鐘,都無比幸福,這種幸福明顯也傳遞給了周圍聽TA彈琴的人們。

遺憾活動昨天結束了,真希望在下一站某個城市能偶遇這樣的場景。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看到這些溫暖的畫面,忍不住羨慕,會彈鋼琴的人真是幸福。

抬頭看看在不遠處練琴的木朵,今天是這周作業(yè)的最后一天,估計已經(jīng)胸有成竹了,狀態(tài)比前幾天放松了不少。幸福的小孩,雖然每周都要經(jīng)歷前三天很痛苦,后三天很享受的過程,但能彈上幾首心儀的曲子之后,也是彈得越來越自信。

說起木朵學琴,到現(xiàn)在兩年時間,但學琴開始之前,卻是滲透了好多年的。

2011/02/16 廈門“純真博物館”,一架小玩具鋼琴,大小正配上木朵的小手。和鋼琴島博物館里的古董鋼琴比起來,這一架不算什么,可就是這一架,木朵的小手輕輕按下去,我們小時候的那些回憶,就從若干年前,瞬間跳到眼前。

2013/12/07 木朵擁有了人生中第一架鋼琴,木朵是個跟鋼琴有緣的孩子,在廈門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三亞西島,不管是對真琴還是模型都產生著濃厚的興趣,不是想讓她彈出什么名堂,而是滿足孩子對音樂和美好旋律的一種渴望。

記得一次逛街路過琴行,趕上一位買琴的叔叔在試琴,木朵湊過去聽。那次好像是她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看人彈琴,直接震撼了,我覺得那天琴行里偶遇的“演出”,比我們之后帶她去看的任何一場音樂會都特別。因為那之后,她就開始念叨著想學彈琴了。




2014/04/23 木朵正式開始學鋼琴,第一次上課,雖然跟老師不熟悉,開始坐得遠遠的,但后來表現(xiàn)還是不錯。一個四歲半的小孩兒,能坐的住就是個不錯的開始,加油?。上У氖牵淇斓匿撉僬n只持續(xù)了10節(jié),因為我們從城里搬到郊區(qū),上課太遠了,只好暫停。)

2016/02/24 木朵經(jīng)常坐在鋼琴前,把自己會的曲子串起來,再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作,看似隨意的彈奏,卻能聽出些情緒。看著她的背影,有些感動,這也許就是我希望木朵可以學會一門樂器的原因,音樂跟畫畫一樣能釋放情緒,好的或者壞的情緒!

其實,木朵當時只上過10節(jié)鋼琴課,不到5歲的孩子,搬家換了新的環(huán)境,新學校,新同學,我們不愿意再給她太多壓力,所以每天放學都是到大草地瘋跑解壓;另外,我們也是抱著試驗的心態(tài)搬家,所以也要看大人和孩子是不是都能適應這里的生活,再決定是不是長住,是不是重新開始學琴,避免再有變動又要換老師。所以就沒有急著開始。

但那段時間,她還是偶爾會去摸摸琴,胡亂彈彈。直到一年多以后,我們經(jīng)過磨合,決定要長期住在郊區(qū)了,才開始重新考慮找老師和上課。

遇到現(xiàn)在的老師,很偶然,也是緣分。學校家長群里推薦了三位老師,加了微信,看她朋友圈,知道她也喜歡旅行,而且跟我們一樣,帶著孩子一起。我一直認為喜歡旅行的人一定不復雜,一定熱愛生活,所以直接約了試課,一拍即合?,F(xiàn)在,老師已經(jīng)教了木朵兩年,我們也成了朋友,并且分別見證著對方升級成為兩個孩子的父母。

木朵的老師很適合她,她會根據(jù)每個孩子的特點,靈活安排教學,而不是對所有學生采用一成不變的方法。這讓木朵對鋼琴的喜愛沒有因為練琴的枯燥而減退。

前年木朵開始學芭蕾,老師就在教材曲目之后,額外教她彈《四小天鵝》,挑戰(zhàn)當時她初學的水平;去年,老師鼓勵她考級,去年夏天,演奏曲目、音階、試奏的基本功訓練期間,老師教她《菊次郎的夏天》。我們聽她彈了一個夏天,彈的和聽的都很享受。

去年年底帶她去考級,看她自信地獨立進考場,等她輕松地走出考場,告訴我:“媽媽,考試很簡單?!?然后就是不停夸贊考官老師出聽力考題的時候,彈得很好聽。

我特別喜歡這樣的狀態(tài)——不把考試當回事兒,考試的時候還有精力研究考官琴聲

。

木朵真正開始正式學琴都已經(jīng)6歲多了,比起同年齡學琴的孩子,水平和進度還遠遠落后,她也會跟我說她的同學特厲害,已經(jīng)有考完8級的。她說這話的時候,我一點兒也看不到她這個初學者有任何的不自信。

我也特別喜歡這樣的狀態(tài)——不比較,愿意贊美和欣賞。

跟木朵一起看了看開頭墨爾本的那個活動,那些街頭鋼琴旁各種享受的人群,就會覺得,作為普通人,會彈琴真好。

每個學琴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ps.話又說回來,哪兒有琴童的爸媽每天樂呵樂呵的;難的時候,各種哼唧自然是有的;彈不過去的時候,各種求助也是有的;當然,偶爾的河東獅吼,還有越來越幫不上忙的無奈更是有的。

來源:速寫本子


回應16 舉報
贊4
收藏3
7年前
看到我和孩子最喜歡的木朵的消息了??
7年前
享受音樂,達到了學琴的最高境界
7年前
音樂帶來的快樂大概只有自己能體會,昨天看新聞說小升初取消特長生,對于去掉學琴功利心、真正享受音樂的美好,有積極作用??
7年前
能遇上好老師是幸事、樂事。
7年前
愛娃如初見 看到我和孩子最喜歡的木朵的消息了??
看你這么一說,我去扒下這個公眾號??????
7年前
文中所說,應該也是我追求的境界
7年前
誠新媽 看你這么一說,我去扒下這個公眾號??????
沒有公眾號吧?我是買了很多他創(chuàng)作的關于木朵的書
7年前
誠新媽 看你這么一說,我去扒下這個公眾號??????
然后喜歡他們家的生活方式和喜歡上了木朵
7年前
誠新媽 看你這么一說,我去扒下這個公眾號??????
居然真的有,我關注了
7年前
愛娃如初見 沒有公眾號吧?我是買了很多他創(chuàng)作的關于木朵的書
有啦,文末不注明了來源“速寫本子”嗎?我查了下,有這公號,人物對的上。你去關注下,不用太感謝我??????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