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家不算是側(cè)重中文閱讀,而是英文閱讀意愿太強大,必須往中文拉。。。
比如開學這半個月,英文閱讀了20多萬詞,中文就看了《三國演義》3回和一本雜志,少許大語文。
在閱讀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她一定是選英棄中的從“閱讀”本身來說,我不認為需要區(qū)分語言,孩子獲得了她需要的思想和知識就好。但現(xiàn)實是考試區(qū)分語言。。。
中文大部頭看的不多,好在碎片化輸入一直在進行。
我用偏精讀的方法彌補泛讀的不足。比如現(xiàn)在正在做的文言文練習冊,她已經(jīng)當故事書主動看了一遍。但做題時我要求她每篇都翻譯,不能有遺漏的字詞,不確定的查《古漢語詞典》。在讀《成語大詞典》,每天5個,讀熟加理解。還有通過微博積累新聞素材用于寫作,看《Vista 看天下》,《南方人物周刊》,《三聯(lián)生活周刊》,觀影會找電影賞析和評論,看MV會找解讀等,都是在嘗試把“閱讀”豐富化。
目前來看,很好地滿足了她“讀”的欲望,讀信息,讀思想...大語文——記住回家的路 《成語大詞典》(最新·雙色本)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周計劃:高效訓練120篇(七年級) New Scientist Vista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