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身教,孩子會自然習得家長對于情緒的態(tài)度和相處方式??墒羌议L可能也沒有被教育過如何與情緒相處,或許家長本身也需要一些練習,那么在練習的過程中,我覺得遵照下面的步驟,即可以以身示范,又可以支持到孩子情緒流淌。
?
1
傾聽,首先可以通過傾聽,了解孩子在這個事情中的情緒是什么。
2
共情,如果能把握到孩子的情緒,可以表達告訴孩子,比如“小朋友拿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氣”,這是共情。同時也要注意,表達要在情緒被準確清晰的感知到的時候才有效,如果不能明確感知到,只是自己想當然的認為可能會有這樣的情緒,那樣反倒是會有反作用的,孩子的感受也會混亂。
就像被小朋友拿了玩具的孩子,
可能憤怒、氣憤
——最珍愛的玩具被人拿走了;
可能難過、失望
——覺得自己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玩具;
可能害怕、緊張
——被拿的那個動作或小朋友嚇到;
可能覺得沒什么……,
如果是經(jīng)常接觸的小朋友,之前發(fā)生的事情也許會對這一刻產(chǎn)生影響,所以還有許多的可能性。
不能明確孩子的情緒時,允許孩子的情緒流淌,安靜的陪伴也是共情。
3
劃界限,有時孩子遇到的事情或者孩子的情緒也會引起大人的情緒,這個時候請記住劃界限,孩子的情緒是孩子的,大人的情緒是大人的,家長可以先陪伴安撫自己的情緒,如果不能安撫自己的情緒,也請盡量守住這個界限,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沖出自己的界限去控制孩子。
4
立規(guī)則,情緒的發(fā)泄也是需要立規(guī)則的,規(guī)則就是不能傷害自己、他人和環(huán)境。
5
我信息,家長可以用我信息來溫和堅定的表達規(guī)則,“你踢我很疼,我不同意你踢我”。也可以用我信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你這樣對我說話,我感覺很生氣,我覺得你在責怪我,用這樣的語氣讓我感覺不被尊重?!?
情緒是屬于孩子的,家長做到尊重孩子的情緒體驗,不拒絕不否定孩子的情緒,孩子也會自然習得——情緒屬于我,但我不是我的情緒,我可以掌握并對我的情緒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