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樸米
2016
發(fā)布于 2024-12-11
有些孩子就要家長逼出來,但有些孩子不會這樣。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1歲
想法
過度順其自然,不可能出自律,最后一定是擺爛
過度嚴管,那就是他律,更長不出獨立自我

兩個極端之間有很多可選擇的廣闊空間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生命原本就是復雜的系統(tǒng)
別過度期待,期待太高,自己和孩子都痛苦,孩子還可能要用一生去治愈這段痛苦,也許還搭上孩子的下一代
也別在合適的時間段浪費了孩子的天賦,會后悔,孩子也有可能會悔恨
12 2 4
10歲
想法
不是逼出來;也不能順其自然;可以按照一定方法進行有意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比如每天固定時間起床、吃飯、睡覺和學習,讓孩子的生活有序,時間長了他們會在相應的時間自動去做該做的事。

其次,制定明確的規(guī)則并嚴格執(zhí)行。比如和孩子商量好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一旦時間到了,就要堅決制止。規(guī)則要簡單易懂、切實可行。

然后,家長要做好榜樣。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家長的行為,如果家長自己生活混亂、沒有自律性,孩子也很難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
...
7 1 1
10歲
想法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性確實是一個重要且挑戰(zhàn)性的任務,家長的方式和態(tài)度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雖然有時候家長的督促和引導是必要的,但過度的逼迫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產生抵觸情緒。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小學生學會自律:

### 1. **設立明確的規(guī)則與期望**
- **制定家庭規(guī)則**:與孩子一起商定一些基本的家庭規(guī)則,讓他們參與其中,有助于提高遵守規(guī)則的意愿。
- **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孩子設定可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明確他們應達成的期望,使孩子了解自律的重要性...
2 2 1
8歲
想法
孩子可以自律嗎? 孩子是可以自律的,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自律。
很少有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自律,但是確實有,我認識一個各方面都很自律的女娃娃,目前是我仰望的天花板,起床吃飯睡覺讀書作業(yè),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那么大多數(shù)孩子呢,比如說我家娃,不能說不自律,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律的影子了;這就是我想要的;很多男孩子到了中學還是需要家長操心的,他們在成熟的路上就是要走一段時間的路,那有什么關系呢;歸根結底,娃娃是行動人,還是要娃娃自己驅動自己,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6歲
想法
自律是天生的,不過收放自如的家長對孩子的自律有正向影響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從小爸爸媽媽從來沒有管過我的學習,上小學一年級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寫作業(yè)。從來沒人教過我,看著外面玩耍的小朋友,我還經常不解的問父母,這些小朋友怎么不學習?一年級有一次作業(yè)需要家長簽字,爸爸給我簽字后,老師批改完還是有錯誤,我就生氣的質問爸爸,怎么不給我糾正錯誤?爸爸說,老師只讓家長簽字,可沒有讓家長改錯,糾正錯誤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為自己的作業(yè)負責任,從此以后我的作業(yè)我一定會檢查完畢再讓父母簽字。還有上學總是遲到,我讓爸爸早上起床叫我,爸爸...
匿名花友
想法
父母頂級的自律,就是克制住不停糾正孩子的欲望。

如果把孩子當成私有物品,不重視他們作為個體的感受,凡事都是父母安排,他只能毫無選擇地執(zhí)行,那他能感受到尊重嗎?一個從沒被尊重過的人,如何懂得自尊?人因自尊而自重,因自重而自強,因自強而自律。沒有自尊的孩子,很難學會自律。
9歲
9歲
想法
問題所表述的兩種方式都有點過于極端了,其實可以用一種很溫和的方式讓孩子自然的養(yǎng)成自律的好習慣。比如說通過積分,通過和家長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規(guī)劃表。執(zhí)行獎勵積分呀或者獎勵和家人一起出去露營啊,這種精神方面的獎勵,相信孩子一定會從內在培養(yǎng)出良好的自律的習慣。
8歲
想法
嚴管不至于,參與一定是必要的,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作為家長我們也不去干涉太多。家長的陪伴與參與是孩子有問題時能及時的做出恰當引導,而不是一味地干涉。自律,自主性這些都是長時間潛移默化形成的,我們都碰到過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很優(yōu)秀,為什么我們的孩子沒那么優(yōu)秀?因為背后我們也沒付出過那么多,也沒去了解過彼此都需要什么?要用怎樣的方式去彼此溝通,用怎樣的方法去解決矛盾與問題。與其看這些,不如花時間和精力去尋找更適合自己家娃變得優(yōu)秀的動力和方法。
匿名花友
想法
想培養(yǎng)人,確實需要付出某種代價。??
這個道理,對培養(yǎng)“自律”、“自學”等方面的素質尤其重要。因為從字面都不難看出,這些能力的重點不在于“律”和“學”,而在于那個“自”字。?
常規(guī)的教育,尤其是看中短期成果的教育,是很難照顧到那個“自”字的,而只會用各種監(jiān)管手段保證孩子在“被律”,在“必須學”。
在保證孩子有了基本的學習能力之后,如果真為了他的長期發(fā)展,就要適當考慮下對這個“自”字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付出一點效率降低、成績波動之類的代價,但不如此,就真的很難獲得更好的...
5歲
想法
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孩子自律,家長肯定是要參與的,完全不管的話,肯定是自律不了的,玩兒是孩子的天性。不是有句話叫“身教重于言教”么,家長自律給孩子做榜樣,孩子很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觀察,善于模仿的。管得太嚴反而滋生孩子的叛逆。